新聞 > 軍政 > 正文

諾貝爾獎評委疑收賄 享免費中國大陸行


諾貝爾獎獎牌。
諾貝爾獎評委疑收賄 享免費中國大陸行

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羅彥傑/綜合18日外電報導 〕瑞典檢方已針對數個諾貝爾獎委員會可能涉及收受賄賂展開初步調查。這起案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三個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成員接受中共政府免費招待前往中國大陸旅遊,第二則是藥廠疑似影響今年醫學獎的評審結果。

瑞典檢方展開初步調查

瑞典電台本月稍早報導,諾貝爾醫學、物理及化學等三個自然科學委員會的成員,曾應中共政府之邀前往中國,就獲頒諾貝爾獎的必要條件發表演說。瑞典公訴檢察官舒爾茲決定更深入調查此事,以判定是否能對任何一位接受招待前往中國的諾貝爾獎評委控以收賄罪名。

醫學、物理及化學委員會接受招待訪問中國大陸

舒爾茲告訴瑞典電台說,至今這些調查尚未針對任何特定人士,但依程序要先鎖定幾趟中國之旅,他希望了解中共政府為何邀請這些人訪問中國。這些旅程發生在 2006年3月以及今年元月,機票食宿費用全由中共政府買單,第一趟旅程有兩位評審委員參加,第二趟則有三位評審參加。負責評選諾貝爾醫學獎的委員會主席佛瑞德霍姆參加其中一趟中國之旅,他認為旅程不至於影響到未來評選來自中國的提名人之公正性。但佛瑞德霍姆承認,他們的中國之行處於曖昧的灰色地帶。

贊助藥廠 疑似影響今年醫學獎

第二件賄賂案涉及英國瑞典藥廠「阿斯特捷利康」。該公司今年初和兩家與諾貝爾基金會有密切關係的公司—「諾貝爾網路」與「諾貝爾媒體」簽贊助協議。歐洲媒體報導說,阿斯特捷利康透過贊助這兩家公司,影響今年醫學獎得獎名單。此外,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的兩名瑞典籍學者,都與該藥廠有密切關係,其中一人是藥廠董事,另一人是前任顧問。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法、德三位科學家共享,其中德國科學家楚爾豪森分得一半獎金,他是因發現可能引發女性第二常見癌症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HPV )而獲頒殊榮。而阿斯特捷利康則擁有兩個HPV現成疫苗成分專利,楚爾豪森的發現對藥廠來說可能是金礦。

阿斯特捷利康矢口否認有任何不法。藥廠公關烏汀女士說:「挑選醫學獎候選人的是卡洛林斯卡研究院的諾貝爾獎委員會,而非諾貝爾相關公司,因此阿斯特捷利康無法影響到由誰得獎,我們也不曾設法去影響。」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