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金融危機嚴重衝擊 官員:請深信並領悟中央判斷

 

 

VOA:中國官員: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中國

記者: 莉雅
華盛頓
2008年12月13日

中國官員表示,中國經濟的下滑正在進一步加深,在明年第一季度以後才能觸底。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認為,中國的經濟下滑預示着中美之間在貿易問題上會發生碰撞。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星期五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對中國造成嚴重的衝擊。他說,這種負面影響在12月份還會進一步顯現出來。

*明年二季度觸底?*
 
受國際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11月份的出口出現了7年來的首次下滑,進口增幅的回落更為明顯。與此同時,製造業和電力生產都出現收縮,佔國內生產總值40%的工業增長的增速也逐步回落,10月份降溫到8.2%,是7年來最疲軟的增幅。11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的漲幅也明顯下跌。國家統計局星期五公佈的最新數字還顯示,11月份中國的零售額同比增長20.8%,是9個月來最為緩慢的。
 
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在財經雜誌的年會上預計中國經濟在明年第一季度還會繼續下滑,在第二季度才會觸底。
 
世界銀行中國區的負責人杜大偉在這個年會上也表示,明年第一季度將是中國經濟最為困難的時期。預計世界經濟明年的增幅只有1%,全球貿易額會收縮2.5%,是20年來的首次。

*蓋保德:明年下半年恢復增長*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蓋保德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甚至是第二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長可能會滑落到6%到7%的水平,但是他認為,在經濟刺激計劃的推動下,明年下半年會恢復強勁增長。
 
他說:「很明顯,在明年前兩個季度,中國的出口和淨出口都會出現收縮。在那之後,如果中國的財政刺激措施開始發揮作用而且我認為應該起作用,那麼明年下半年的增長會強勁得多。」
 
華盛頓傳統基金會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史劍道博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明年第一季度可能是中國經濟下滑的最低谷,但是他認為中國官員有關中國經濟在明年第二季度會恢復增長的看法可能有些樂觀。

他說:「我的確認為,明年第一季度會觸底。這可能是對的。雖然最低點可能是今年第四季度或是明年第二季度,但是說第一季度可能差不了太遠。不過我不認為你會在第二季度看到復甦。我認為可能在第三甚至是第四季度才會看到經濟恢復增長。」

*中美會出現貿易衝突?*
 
史劍道認為,中國經濟的下滑預示着中國和美國之間會出現貿易上的衝突。
 
他說:「如果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話,當美國人走過來,說我們的經濟現在很疲軟,我們需要你們在這些貿易政策方面做出改變,中國可能會與美國配合。而現在,出於可以理解的理由,中國的抵制會更大。」
 
他舉例說,自從今年9月以來,中國已經3次提高出口產品的退稅率。但是與此同時,中國的貿易順差月月創下新高。這位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目前因為新舊政府的交接而無瑕顧及這個問題,但是明年2月份,美國新政府和國會在審核這個問題時,是不會接受這種情況的。
 
一些人擔心,中國會通過人民幣貶值來促進出口的增長。史劍道並不這樣看。他指出,儘管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本上保持穩定,但是在貿易加權的基礎上,人民幣實際上在升值。不過他表示,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反而是一個問題。
 
他說:「僅在10月份,人民幣對歐元升值了將近15%。美國國會會說,如果人民幣能夠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對毆元升值15%,你為什麼不能對美元也這樣做呢?」

*史劍道:需刺激內需*
 
中國目前把扭轉經濟增長下滑、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一個月前,中國公佈了4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希望在國際需求疲軟的情況下通過投資基礎設施等來擴大內需。不過,傳統基金會的史劍道認為,中國要想達到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就必需刺激國內消費,而不是像以往那樣通過擴大投資和生產來刺激出口,從而推動經濟增長。
 
他說:「他們面臨的一個大挑戰是採取一個真正刺激經濟的刺激方案,確實使消費者增加支出。但是做到這一點將是困難的,因為這不是他們過去所做的。他們在過去總是提高企業的投資,生產更多的產品,然後向海外出口更多的產品。但是這次,這種做法不會起作用。」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目前中國各個行業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

官員提醒投資者:請深信並領悟中央的判斷

2008年12月12日,「預測與戰略」年會在北京JW萬豪酒店召開,圖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

【星島網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12月12日表示,針對未來經濟走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等四個重要判斷,他提醒投資者,一定要深信領悟這四個經濟判斷,以對未來發展做出選擇。

  在由《財經》雜誌、《財經網》於2008年12月12日主辦的「《財經》年會2009:預測與戰略」上,劉鶴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四個重要判斷:一是判斷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中央認為,市場機制仍然會發揮作用,「我們不認為金融危機的發生會逆轉這種市場機制。」

  二是中國有能力戰勝金融危機的挑戰。「中國具有擴大內需的巨大空間,經濟周期不會改變中國長期趨好的趨勢。」

  三是金融危機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雖外部需求大量減少,但是客觀上對我們調整結構,加快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四是提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保增長等帶來投資機遇。「這次危機和1998年時的危機不一樣,我們要把握好投資方向,注重對社會領域,環保等的投資,注意機遇,但避免重複建設。」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