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溫家寶強調: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有限、可控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4日應約與英國首相布朗通電話,就當前國際金融形勢交換看法。 溫家寶強調: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有限、是可控的. 中共外交部網站(2008/10/14 20:22)
 
BBC:受金融危機衝擊中國經濟放慢
中國的出口定單減少很多

更多證據顯示中國經濟放慢。最新的數字顯示,中國製造業10月份急劇緊縮。

隨着中國的外部市場面臨衰退,中國的出口定單減少很多。北美和歐洲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那裏需求減少導致中國出口業面臨艱難處境。

中國集中在沿海的出口業現在面臨勞工費用上漲,外國訂單減少。在中國廣東的許多玩具生產廠家今年1月到7月期間紛紛倒閉。

上月初在香港上市的兩家大型玩具製造商倒閉,7,000工人失業。

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出口在今年前三個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長減慢,從27.1%減少到22.3%。

新公佈的數字進一步顯示,中國今年的經濟發展將下降到單位數,這是6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從雙位數下降到單位數。

中國GDP增長在第三季度增加到9%,比去年減少了3%。

就業擔憂

中國失業問題成為人們擔憂的主要內容。雖然中國有兩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預算盈餘以及沒有開放的資本市場,但是中國仍然會受到金融危機的相當的直接衝擊。

許多大學生和白領僱員現在都擔心就業問題。今年超過一百萬人參加了中共政府公務員的考試,比去年增加了20萬人。

大學生是中國新招收公務員的最大來源,但是今年許多白領僱員加入了申請的行列。

擴大內需

中國的經濟學者認為出口需求減少是經濟放慢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勞工市場費用上漲。不過刺激內需可能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並且創造更多就業。

另外,中共政府最近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可能刺激更多消費。上月早些時候,中國黨代會宣佈允許中國農民租賃、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計劃。據信此舉會促進廣大農村地區的消費,進而拉動內需,創造更多的就業。

另外,為了快速增加農村地區的收入,中共政府明年將把糧食收購價格提高多達15%。另外一個刺激內需,創造就業的途徑是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官員說,在上次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刺激國內經濟增長的辦法是加大投入建造公路,這次要在鐵路系統建設中加大投入。

亞洲其它的經濟大國印度宣佈進一步削減關鍵的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印度央行將短期貸款利率減少半個百分點,下降到7.5%,將商業銀行現金儲備要求減少到5.5%。

**************************

央行全力保增長 不再強制約束商業銀行信貸

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蔓延,中國央行新聞發言人李超10月31日表示,為靈活有效應對金融海嘯帶來的影響,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央行不再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加以硬約束。

  香港《大公報》報道,李超表示,針對去年下半年開始的物價上漲、投資信貸高增等現象,為防止經濟大起大落,央行採取了一些臨時性措施,合理調控信貸總量,商業銀行根據宏觀調控的要求,根據各自需求提出了在信貸方面的規劃,央行從宏觀政策層面加以指導。從當時情況看,需要對信貸投放加以約束,從之後的效果看,這些措施對防止產能過剩、信貸擴張過猛等問題產生了積極效果。

採取「組合拳」政策擴內需

  他說:「這些措施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從年中開始,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快速變化,特別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我們根據這些新形勢進行適時調整。

  談及金融海嘯對中國經濟產生多大影響的問題,李超表示,中國屬於發展中的大國,內需潛力巨大,國內市場有着廣闊發展空間,金融體系總體穩健,中國經濟具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和信心。

  不過,李超強調,金融海嘯下一步的演變及影響尚需密切關注,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在擴大內需等方面,要採取有效的「組合拳」式的宏觀經濟政策。

  目前,隨着金融海嘯的深度蔓延,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已成不少國家的共識。對此,李超表示,這場危機發生後,現有國際金融組織架構和功能在作用發揮、市場約束、監管規則、風險預警等方面暴露出一些弊端和問題,因此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改革。

惠州中小企獲貸31億元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表示,金融部門對廣東惠州市中小企業貸款不斷增加。僅上半年惠州市中小企業就獲得貸款31.39億元,增長速度居珠三角前三位,力求避免金融海嘯帶來的影響。

  惠州市金融系統的資金流動性比較好,沒有出現資金短缺現象,其中農信社的信貸規模還沒用完。

  據介紹,以前有不少銀行一般都把貸款集中到大企業,真正給中小企業的貸款額不多。但現在不同,不少銀行轉變了觀念,認為中小企業具有盈利快、周轉快等特點,並且客戶忠誠度高、業務多、盈利也不小、貢獻大。因此,銀行在貸款中,中小企業的貸款利息可以平均上浮16%,而平均貸款利息收入上浮8%左右。

  如何挖掘中小企業的信貸市場,將成為各大商業銀行今後的重點工作。

*********************************

金融風暴席捲全球 加劇廣州樓價下跌

金融風暴的影響正在蔓延,廣州樓市慘澹。珠江新城某樓盤的售樓小姐透露,「以往都是中小企業老闆買我們的房居多,現在企業的生意不好做了,這類客戶都很少了。」和北京上海不同的是,廣州作為商貿之都,中小老闆歷來是住房消費的最大主力軍。

  《中國證券報》報道,據了解,在廣州最大的玩具批發市場,也是小老闆聚集最多的廣州萬菱玩具禮品市場,由於自去年以來,珠三角地區玩具業持續低迷,利潤下降,造成眾多中小企業關門倒閉。萬菱市場的客流量明顯減少,一些鋪面由於生意清談,甚至已發生租客棄鋪逃跑的現象。

  實際上不僅是玩具,製衣、製鞋、家具等珠三角傳統製造業在過去一年裏,行業普遍利潤下滑,日子過得都非常艱難。而作為珠三角中心城市,歷來以商貿物流為主的廣州,自然也受到波及,最終影響到廣州中高檔住宅樓的銷售。

  而這種現象,在廣州寫字樓市場上體現的更為明顯。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廣州一手寫字樓成交面積為22.78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9.2%。而在第三季度,除了8月份成交略有起色,達到5.58萬平方米外,其餘的月份同樣成交低迷。進入第四季度,這一狀況非但沒有改善,甚至還有惡化的跡象。

  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從9月起更加劇了廣州樓市的觀望氣氛。「很多原來非常有興趣買樓的客戶,現在打電話過去則都非常謹慎,認為面對金融危機,還是等等再說。」上述的售樓小姐說道。

  經濟走弱,保留現金,謹慎投資,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據最新統計,廣州10月份一手寫字樓的成交面積只有13530平方米,只有上半年月均成交的36%。

  一位家具廠老闆說道,「國內經濟究竟能影響到什麼程度,現在誰也說不清楚。只有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緊點。」

************************

今年底明年初是中小企業最困難時期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日前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的中小企業經營出現了一些困難,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將是中小企業最困難的時期,政府與企業必須攜手才能共渡難關。

  新華社報道,李子彬是在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舉辦的「2008新財富年會」暨「第二屆中國中小企業節」新聞發佈會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表示,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必然產生影響,而隨着經濟的全球化,這場危機也不可能不影響中國。而在中國,受到危機衝擊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小企業。

  自2007年以來,中國的一系列從緊政策使中小企業增加了經營壓力。這種現象在去年下半年已經有所表現,目前形勢越來越嚴峻。主要表現為:

  融資困難,成本增高。去年,央行6度加息,並且收緊信貸規模。統計顯示,在全國信貸餘額總量中,中小企業只佔22.5%,而自去年9月以來,只佔15%,特別是在浙江等地區,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規模減少了25%。

  同時,融資成本也在增高。從商業銀行貸款的利率現在約為11.3%,這包括了擔保公司的成本以及銀行根據規定自行上浮的部分。而民間借貸的利率一般在20%-30%。綜合看,融資成本上升了40%-50%。

  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企業成本加大。去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升了11%-15%,而企業產品出廠價只上升了5%左右。

  李子彬說,「另外,由於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成本增加、新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導致用工成本增加等,都加大了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現在,有的企業的資金鍊已經斷裂,有的成本增長達到了虧損程度,特別是那些外貿出口型企業。」

  面對國際形勢發生複雜變化和國內出現困難的情況,中共政府已經並將繼續採取措施應對外部衝擊,努力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

  為減輕紡織等行業出口壓力,自8月1日起,中國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同時,央行調增了全國商業銀行信貸規模,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擔保難問題。隨後,央行又決定從9月16日起下調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和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以解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短缺問題。

  李子彬說,「當然,這些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具體落實,其效應也會在今後逐漸顯現。」

**********************

珠三角用工急降 企業倒閉農民工提前返鄉

2008年10月31日22:55  

 受金融海嘯影響,依賴出口的珠三角企業經營慘澹。

  在剛剛過去的10月,東莞深圳、中山等地接連出現規模較大企業或關門歇業,或大量裁員,「世界製造工廠」大量工人一夜之間失去飯碗。

  「如果一個月內再找不到工作,我只好回家了。」到深圳打工的廣西籍小伙劉春喜10月29日在寶安區福永街道永信職業介紹所對記者說。10天前,他被一家模具廠以工作失誤為由辭退,在該人才市場等候5天,沒有企業能提供合適的崗位。

  永信職業介紹所總經理邱木貴一臉沉重地說,如果這樣的情形繼續一個月,大多數農民工只能在離春節尚有兩個月時,選擇提前返鄉。

無良企業增多

  導致工人失業的原因,除了一些工廠倒閉和經營困難外,無良企業增多成為一個重要的原因。

  10月29日上午,譚桂林和陳勇剛再次來到位於深圳寶安區福永街道的百鴻電線(深圳)有限公司和源富聯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討要被剋扣的工資、加班工資和解除勞動關係的賠償金,但遭遇冷臉。

  譚桂林在百鴻電線當業務員3年,今年9月8日被公司單方解除合同;陳勇剛在源富聯穎工作了9年,今年10月8日合同到期時,公司不再續簽合同。這兩家在同一工廠合署辦公的公司,被指「剋扣工資、拒絕支付加班費,並不給賠償金」。

  「這兩家無良企業,現在裁員數十人,幾乎都沒有依法支付加班費和補償金。」一位已經離職的工人氣憤地說,事實上,這幾家企業經營狀況都不錯,沒想到他們「為富不仁」。

  被工人罵為「無良企業」的,遠不止百鴻電線、源富聯穎兩家公司。

  10月17日,寶安百靈達公司宣佈停止經營;20日,寶安宜進利工廠宣佈破產;20日,坪山創億玩具深圳有限公司倒閉;21日,龍崗港聲電子廠破產;21日,西麗西洋服裝廠倒閉……

  「這些工廠共同的特點是,拖欠工人工資。」10月21日,寶安一家名為「添美德」的金屬製品廠工人朱先生與數十位同事告訴記者。

  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10月29日表示,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困難企業的監控,組織排查,對可能倒閉、欠薪的企業要心中有數,既要盡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又要防止無良老闆欠薪逃匿。

  為了維護工人權益和社會穩定,地方政府被迫為一些企業墊付工資。

  勞資糾紛因此驟多。寶安福永街道辦勞動管理處負責人10月28日對記者透露,截至10月,今年該處已經受理了2300件勞動仲裁案,3個仲裁員連軸轉都忙不過來。而去年,這一數字是689件。「仲裁案激增與企業裁員增加有關。」

  返鄉還是堅持?

  企業停了,老闆跑了,農民工慘了——除了要仲裁或起訴,更重要的是求職。

  10月28日下午,記者在寶安區永信職業介紹所一樓的信息欄前看到,近百名求職者在幾個信息欄前凝神查看,希望找到中意的職位。二樓的供需交流大廳則空蕩蕩的,進口處的告示稱:受金融風暴影響,企業招聘信息較少,故決定暫時取消下午場招聘會。

  一位在信息欄前駐足的湖南籍小伙張小軍說,每天上午來求職的人特別多,但企業提供的崗位很少,他辦了一張VIP卡,進去十多次了,總是無功而返。

  一位保安告訴記者,與上半年相比,近期求職人數至少增加了30%。永信職業介紹所總經理邱木貴對此予以證實,他說,現在每天上午場求職者就有1000人,但企業提供的崗位減少了40%。

  「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而與此同時,企業又不斷裁員或倒閉,大量失業者加入求職隊伍,未來一段時間就業形勢很惡劣。」邱木貴總經理告訴記者。

  「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那隻好回去了。」多位在信息欄前徘徊的求職者這樣表示。

  返鄉潮疑似出現

  據媒體報道,廣州火車站近些天肩背手提大大小小包裹的農民工明顯比以前增多。廣州火車站提供的數據顯示,雖然沒有發現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南、四川、湖北有明顯的農民工回鄉情形,但上月中旬以來發送旅客同比增加12.8萬人。

  在廣東中山打工的四川金堂縣九龍鎮農民工高文志說,今年8月份工廠開始拖欠工資,國慶節時老闆找不到了,他和幾個老鄉只好在國慶後回到家鄉。四川樂至縣的王長根在汕頭工作多年,今年10月工廠突然裁員80%,月收入1600元的他只好回家。「我們村有30多人在廣東打工,失業的有20多個,回家的有兩個。」

  「是有部分在廣東等沿海地區打工的農民工返鄉,但並非像網上說的那樣嚴重。」成都市金堂縣就業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據介紹,該縣每年向沿海地區輸出勞動力約3萬多人。「現在有不少在粵打工人員返鄉,但具體人數目前尚未掌握,就業局正在組織力量進行統計。」

  湖北勞動保障部門日前表示,該省孝感、黃岡、石首等地區的一些縣,返鄉農民工人數已多於外出打工的人數。比如,9月、10月,石首市的一個縣已有1000多名農民工返鄉,農民工集中返鄉主要因為沿海地區外貿企業減薪、減產或停產。

  「我跟很多企業老闆接觸,他們都對明年上半年經濟形勢表示悲觀,與企業緊密相關的勞務市場也將嚴重低迷,原在珠三角工作的農民工春節後如何流動,充滿變數。」邱木貴憂慮地說。

http://news.hexun.com/2008-10-31/110737762.html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