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金融海嘯 諾貝爾經濟獎恐轉向

 
曾任世銀首席經濟學家的諾貝爾獎得主史帝格里茲(Joseph Stiglitz) 說,這波金融危機正徹底改變自由市場觀點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法新社斯德哥爾摩5日電〕當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已引發對諾貝爾經濟學獎遺世影響的質疑——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年來所表彰的自由市場理論,已被視為是這波經濟風暴的罪魁禍首;部分專家認為,當前的金融亂象,將改變經濟學獎未來決定得獎者時的思考角度與方向。

01年得主 直言自由市場災難

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於13日揭曉。經濟學獎委員會過去一直被批評過於偏重新古典經濟學,即作為當前經濟學主流的市場自由主義;但隨着經濟危機日益擴大,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等人的自由市場機制與政府不干預理論,正逐漸被視為造成當前市場亂象的幫凶之一。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帝格里茲說,這波金融危機正徹底改變自由市場觀點,世人已見證到自由無拘束的市場會演變為一場災難…當前金融危機證明,市場無法自行運作良好。

芝加哥學派 被視為幫凶

目前五十八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四十位(六成九 )是美國人;此外,逾七成得主獲獎時任教於美國的大學,其中又以芝加哥經濟學派(傅利曼式自由市場觀點 )源頭芝加哥大學最具代表性,有二十五位經濟學獎得主與該學派有關,其中十人任教於該校。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者的史帝格里茲說,外界一度戲稱,頒發經濟學獎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與美國芝加哥之間有班直通快車。

諾獎委員會辯稱得主差異大

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荷姆魯德不同意這種看法,並稱若就經濟學獎得主的政治傾向來看,差異不可謂不大,有極保守派或右派,也有明顯的左派或中間派;斯德哥爾摩諾貝爾博物館的歷史學家與經濟專家史傑布魯姆也強調,經濟學獎曾頒給各種不同領域的經濟人才,但也坦承「新古典主義無疑是最重要的(經濟)學派」。

隨着美國與世界各國政府忙於阻止金融體制崩潰,觀察家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日後決定授獎的重點,可能將不再着重於新古典主義。史帝格里茲就說,這場金融危機可能導致市場大逆轉…「我不相信這不會影響(諾貝爾經濟學)獎」。

將轉向混沌理論等新領域

瑞典SEB銀行首席分析師佛瑞森也附議,聲稱新古典經濟學受挫理所當然,經濟學獎將因此擁抱新領域,如宏觀經濟穩定與混沌理論。不過,荷姆魯德仍堅稱,金融危機不會影響今年的經濟學獎授獎標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