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清華教授建議取消十一長假 把重陽節定為假日

今年是假日制度改革後第一年,人們首次享受到了清明、端午兩個傳統假日,就在即將迎來第三個傳統假日中秋節前夕,假日改革的積極倡導者、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教授又發出了「若條件成熟可以取消十一長假」的聲音。
    

    
    蔡繼明曾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取消五一黃金周的提案
    
    今年是假日制度改革後第一年,人們首次享受到了清明、端午兩個傳統假日,就在即將迎來第三個傳統假日中秋節前夕,假日改革的積極倡導者、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教授又發出了「若條件成熟可以取消十一長假」的聲音。蔡繼明教授為什麼要提出取消十一長假,對改革後的清明、端午、五一幾個假日,他又是如何評價。昨日下午蔡繼明教授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取消十一長假」條件是什麼
    
    記者:最近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如果條件成熟,可以取消十一長假,你說的這個條件是什麼?
    
    蔡繼明:我所說的取消十一長假的前提條件是全國各地各個單位都能嚴格執行帶薪休假制度,但目前帶薪休假執行得還不太好,所以說這個條件還不成熟。
    
    記者:帶薪休假在執行上還存在着哪些不足?
    
    蔡繼明:很顯然,許多單位的職工目前還沒有享受到帶薪休假,或者說一些人還沒有充分享受到帶薪休假。比如有些單位以人手不足為由,私自取消了職工的帶薪休假,或者剋扣了帶薪休假的天數。
    
    記者:單位不嚴格執行帶薪休假的原因在哪裏?如何才能完善帶薪休假制度?
    
    蔡繼明:對一些單位負責人,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的老闆來說,職工上班的時間越長越好,上班的天數越多越好。一些職工的維權意識不強,或者受職場壓力所迫,不敢維護自己的帶薪休假權利。另外目前對帶薪休假還沒有一個完善的監督機制。這些原因都促成了帶薪休假還沒有很好地推行。
    
    記者:十一長假什麼時候可以取消?明年或者後年有沒有希望?
    
    蔡繼明:取消十一「黃金周」是大勢所趨,但並不是說能馬上取消。一個原因就是上面所說的帶薪休假的很好推行,休假方式形成法定假日和企業實行的帶薪休假均勻分佈。另外一個原因是假日制度不可能頻繁修改,雖然今後調整頻率會加大,但也不可能兩三年就變一次。休假制度的修訂要經過一段實踐,認真考證假日改革的得與失,而且還要給民眾一個適應期。
    
    取消十一長假後可把元宵節、重陽節定為法定假日
    
    記者:在網上有網友呼籲,把元宵節和重陽節定為法定假日,你怎麼看待網友的這一建議?
    
    蔡繼明:我也認為應該把元宵節定為法定節假日,首先對於中國人來說,元宵節也很受重視,特別是在傳統習俗中,認為不過元宵年不算過完,而且元宵的晚上,有許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在起初寫的假日改革建議中,我也把重陽節列入到了法定假日中,理由是中國百姓應該繼續發揚尊老的光榮傳統。
    
    記者:那麼這兩個傳統節日最近有沒有可能列入到法定假日中?
    
    蔡繼明:可能性不大。當時我在寫假日改革建議中建議,把十一「黃金周」也取消,十一假期由3天改為1天,然後把春節的假日由3天增加到4天,重陽節1天,但最後十一「黃金周」沒變,所以春節增加一天和重陽節定為節假日都落了空。如果在十一「黃金周」沒有取消的情況下,再增加兩天假日,將有很大的難度。
    
    記者:你說的難度在哪裏?
    
    蔡繼明:網友的這種希望多休假的願望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節假日畢竟是奢侈品,多放一天假,少干一天活,創造的財富也會相應減少。中國的假日改革後,全年法定假日是115天,從天數上來說已經不少了。西方國家法定假日不會多過我們10天,但我國人均GDP只相當於人家的1/20.法定假日總量和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不可能隨意增加。因為增加一天假期,會對國家的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不經過長期的考證,國家沒有把握,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國家不會冒這個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鄭州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