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港媒:審計署欺軟怕硬 明哲保身不點名

在新任審計長劉家義日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首份審計報告中,有二十個部門和單位被點了名。今年被審計的有五十三個部門和三百六十八個單位,但被點名的單位卻較去年大幅縮水。外界為此炮轟國家審計署明哲保身,欺軟怕硬。

    
    當年,由前任審計長李金華颳起、連續多年的「審計風暴」讓人耳目一新。李金華那種「指名道姓」的做法,讓國人看到了審計制度的公開、透明。
    
    雖然被點名的部委官員並沒有因此受到問責,但起碼讓外界看到了審計署的勇氣與毅力。李金華雖然被官員們恨之入骨,但卻贏得了民心,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金華亦為此榮升全國政協副主席,躋身國家領導人行列。
    
    但如今的國家審計署卻連「指名道姓」的批評都不敢,僅有的二十多個部門點名,也都是避重就輕。隨尠李金華的漸行漸遠,「審計風暴」似乎也走入歷史,民眾從希望的高峰跌入失望的谷底。
    
    而審計署的解釋更是欲蓋彌彰,審計署辦公廳主任稱,因為審計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審計報告,一般都控制在二十四、五頁左右,受篇幅限制,不可能將有問題的部門和單位全部點名,只是披露那些情節惡劣、性質嚴重的重大案件。
    
    監督無力漏洞更多
    
    審計署的解釋看似合理,實則荒謬。為了節約紙張篇幅,就可以將國人知情權閹割?為何不能以附件的形式,補充主報告呢?又為何李金華時代可以一口氣點上三百多家單位的名字呢?很明顯,審計署以技術上的託詞,來掩蓋明哲保身。
    
    每年中央部委的財政預算以及重大工程建設開支,高達上萬億元,由於輿論缺位,這些錢很多是中央部委自把自為。有關統計顯示,每年全國的公款吃喝高達三千多億元,公款出境旅遊也高達三千多億元,至於各部門利用小金庫濫發獎金、福利的,更是難以計數。
    
    就以今年審計署的報告為例,稅務總局、廣電總局兩個部門重複申報項目、多報單位人數等,多領預算資金三千八百萬元。而平日看起來不大起眼的貿促會和人口計生委等部門,也以少計收入、虛列支出等,截留、轉移資金近二億五千萬元。
    
    國家機關作為政府最高層的行政職能機關,理應率先垂?,做廉潔從政的表率。大量的問題資金現象存在,不但嚴重消耗社會資源,涉嫌侵吞納稅人的血汗錢,簡直就是給政府本身的形象做了一個反面廣告。
    
    如果審計署不能當好國家的看門狗,那麽成千上萬億元的公共財政,就會被各級貪官污吏巧取豪奪,化公為私,成為私人的小金庫。
    
    審計只是一個開始,但開始了就必須繼續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否則,非但問題資金愈查愈多,到了最後,只怕連審計署的審計報告都會成為一個笑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太陽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