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王益開口交代問題 調查指向證券界多起要案

 

有關權威人士透露,專案組「雙規」國家開發銀行前副行長王益之際,已掌握其違紀違法問題,主要集中於其收受賄賂、家屬經商及個人作風問題。相關調查已指向資本市場多起要案,王益亦在受查一周後開口交代相關問題。

  廣州《新快報》報道,知情者描述,被「雙規」之時,王益的表情陰鬱而鎮定。擔任了國開行副行長八九年之久的王益,此前最重要的經歷是擔任證監會副主席一職,離任後對證券市場仍有相當隱秘而巨大的「影響力」,多年來爭議不斷,但始終屹立不倒,直至此次被「雙規」。

  對於王益被「雙規」,很多證券業內人士都不意外,認為不過是遲早的問題。不過,在關於太平洋證券的調查並無明顯進展的時候,一直逍遙在外的王益突然被「雙規」,仍令人頗感突然。

  知情人士稱,對王益的舉報信很多,他早已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今年2月,王益在國開行的第一任秘書孟濤因在河南的一筆貸款中受賄數萬元而被捕。

  辦案人員順藤摸瓜,了解到深圳利聯太陽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濤曾以自己企業的名義,替王益送給中央電視台一名女主持人兩套房。該公司亦為太平洋證券的小股東(持股0.67%),並贊助了王益詞曲的《神州頌》在深圳的一場演出。李濤還是《神州頌》演唱會DVD項目的策劃人之一。

  幾乎與此同時,王益之弟王磊也因在國開行河南的一筆貸款中,以財務顧問費的名義獲取數千萬元而被調查,並被發現持有太平洋證券股票。春節之後,有關部門即前往雲南和深圳,調查部分太平洋證券股東的銀行賬戶,此時,公安部亦參與其中。其時,如魏東者正在幫助王益「營救」王磊。

  在調查過程中,有關部門了解到與王益關係密切的20餘人的名單,並找部分人員談話。其中一些人聞訊離境,包括與太平洋證券密切相關的數位人士。

  4月底,王益、魏東相繼被有關部門叫去談話。4月29日,魏東在北京的父母家中跳樓自殺。5月6日,王益亦出席了在北京八寶山公墓舉行的魏東的隆重追悼會。

  在證券界根深已久,王益一案牽連必廣。據了解,儘管目前查實的違規違紀主要是收受賄賂、家屬經商及個人作風問題,但相關調查已指向證券界的多起要案,一場大戲剛剛開幕。

 

王益生平:

  王益1956年4月出生於滇西龍陵的一個普通白族家庭,1978年考上了北京大學歷史系,先就讀本科,繼而攻讀研究生。畢業後不久,王益進入中央顧問委員會辦公廳,擔任了副主任薄一波的秘書。從1985年11月到1992年9月,在中央顧問委員會辦公廳工作的七年間,因工作關係,得以與聞政要。一位接近王益的人士稱:「省級以上的幹部包括秘書,王益很多都很熟悉,可以直接打交道。」

  1992年10月,王益被調至國務院證券委辦公室擔任副主任。此時的國務院證券委是個虛設的機構,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兼任主任,然後聯絡十個部委的「一把手」做委員或者副主任,並無具體的辦事機構;國務院證券委辦公室因此成立,辦公室主任是馬忠智,副主任是王益和莊心一,主要任務是協調重大政策和各部委的關係。

  1993年,公職在身的王益開始嘗試步入商海。他曾在海南炒作房地產並涉足股市,年底又創辦北京百峰新技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峰),並出任董事長。在商場上,王益還有一個身份是「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理事」。

  百峰是一家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認定的新技術企業,並被列為國家科委股份制改革試點企業,註冊資本5000萬元,六家發起人出資3000萬元,股東總數49家,控股股東為海南海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佔36.26%的股份,法定代表人是王益之妻王昭明。

  從商期間,王益夫妻感情惡化,接近王益夫婦的知情人稱,夫妻一度吵架不斷。1996年,王益離婚。此前的1994年8月,王益辭去了北京百峰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務。最終百峰上市亦未果。

  1995年11月,年僅39歲的王益成為證監會副主席。這一階段證監會還處於早期的初創,王益分管了發行、基金等最為核心的部門,位高權重,直到1999年2月被調離證監會。

  一位熟悉王益的人士稱:「王益的目標曾是當證監會主席,但是他的告狀信有一尺高。調任國開行雖然升至副部級,實為明升暗降。」至案發前,王益在國開行是排名第三位的副行長,分管政研室、稽核、業務發展局、投資業務局的產業整合等部門。

  「王益在國開行不得志,一直鬱鬱寡歡,真正理解他的是證券業的人,比如魏東。」市場人士認為,王益在民營機構中培養最成功、過從甚密的「大佬」就是涌金的魏東。

  創建了「涌金系」的魏東在生前積累巨額財富,旗下有九芝堂、國金證券等上市公司。儘管其為人頗有私德,在朋友圈內口碑甚佳,但綜合其發家史,一位業內人士一言概之:「內幕交易的受益者。」

  「王益很早就建議魏東投資法人股,比如每股1元買招行法人股;後來建議他借殼上市,國金是第一個借殼成功的。」一位知情人士稱。

  事實上,王益雖然早已離開證監會,但從未離開過證券市場,他在證監會期間,在證券界建立了深厚的人脈關係,不僅提拔的數位官員在他離任後仍擔當要職,且在證券業界也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稱:「憑藉曾經當過證監會副主席的資源,王益掌握了大量的內幕信息,掙錢的機會很多,在各路諸侯中挑選幾個扶持起來很容易。」

  仕途失意的王益近年來忽然痴迷作曲,市場上亦不乏曲意逢迎之徒。2006年6月10日,王益詞曲的合唱《去遠方》在北京音樂廳上演,即以「南方基金之夜」冠名。

  2007年太平洋證券離奇上市,是王益及其合作者們通過關係網點石成金的一個「傑作」。

  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證券在上交所掛牌,令市場頗為震驚。資料顯示,太平洋證券2004年、2005年分別虧損1623萬元和2億元,2006年才盈利。

  更令人奇怪的是,太平洋證券通過與雲大科技股東換股而上市。這一路徑既非新股發行也非借殼,因為新股發行要通過發行部和發審委,借殼上市涉及到重大重組,需要重大重組審核委員會的審批,從使用新的股票代碼來看不屬於借殼,但又達不到IPO標準。更加蹊蹺的是,太平洋證券掛牌是由證監會辦公廳向上交所發文。但這一批文卻從來沒有公開過,證監會網站上只公佈了機構部於2007年4月同意其增資擴股的批覆。據證監會有關人士向記者私下解釋稱,這是「股改特例」,現在對外的統一口徑是「集體決策」。

  但是,太平洋上市事涉蹊蹺,早已有跡可尋。

  今年初有舉報稱,證監會、雲南國資局的官員涉嫌內幕交易,在股改之前曾購入太平洋證券原始股。太平洋證券上市開盤價達到46元,即使按照6月20日19.03元的收盤價計算,也獲利近20倍。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王益是雲南人,能把當地與肖建華(原太平洋證券實際控制人)聯繫起來,並打通必要關節的,正是王益。」

  目前可以查證到的是,王益的親屬已涉足太平洋證券原始股。

  截至2007年3月31日,也就是太平洋證券籌劃上市前後,該公司進行了兩輪增資擴股,股本擴大了1倍,股東數量也增加到16家,其中不乏鮮有耳聞、來歷難辨的「神秘股東」,其中更有一家小股東與王益的親屬有直接利益關係。

  這家公司名為天津市順盈科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出資1503萬元,持太平洋證券1%的原始股,但上市後的當前市值則高達近3億元。該公司註冊於2001年,註冊時的法定代表人即為王益胞弟王磊,後將主要股權轉讓至其胞妹王薇。之後,王薇亦於2007年5月16日名義上退出。

  2008年3月18日,該公司股東會決議,原股東再次將股權轉讓給宗建文、覃偉橋兩位法律界人士。知情人士分析,最後一次股權轉讓,發生在今年2月太平洋證券上市被調查後,不排除現在的股東均為代持人。而覃偉橋目前已公開否認了他是該股權的受益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