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與美國在沙特展開石油爭奪戰

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於主持高峰會揭幕時宣佈增產原油(法新社)

石油峰會揭幕 沙烏地國王宣佈增產原油

(中央社吉達二十二日法新電)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今天宣佈,沙國已提升原油生產量至日產九百七十萬桶。阿布杜拉於主持討論國際原油價格飆漲的產油國與消費國高峰會揭幕時,作以上宣佈。

阿布杜拉國王也表示,沙國將提供十億美元,挹注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為開發中國家設立的基金,並提供五億美元長期低利貸款給貧窮國家,以資助能源和開發計劃。

這位全球最大產油國領袖於主持高峰會揭幕時表示,「我們非常關心所有國家的消費者」。這次高峰會旨在研商遏止國際油價不斷飆漲的方法,油價飆漲被視為威脅到全球經濟。

阿布杜拉說:「過去幾個月以來,我們已增產至日產九百七十萬桶。我們也宣佈,為滿足任何新增需求,我們已準備就緒。」

與會的西方強國呼籲油國組織和其他主要產油國增產原油,以緩和市場供應緊俏情勢。

但油國組織堅稱供應適當,而原油價格過去一年來飆漲一倍,直逼每桶一百四十美元,「投機炒作」扮演重要角色。

**********************

美議員對沙特增產石油反應不一

記者: 鮑曼
華盛頓
2008年6月22日

美國國會議員們對沙特阿拉伯有關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石油產量的說法反應謹慎。他們說美國必須自己作出更多努力來減少對外國燃油的依賴。

沙特阿拉伯石油事務大臣說,如果消費者對原油的需求量足夠大,沙特願意增加原油產量。他是在沙特城市吉達召開的石油問題高峰會議上說這番話的。沙特阿拉伯在會議上說,沙特已經把原油日產量增加20萬桶,而且會考慮進一步增產。

*民主黨議員:對油價影響甚微*

馬基眾議員

在華盛頓,美國國會眾議院能源獨立委員會主席、麻薩諸塞州眾議員馬基似乎對沙特宣佈的這一消息並不感興趣。

他說:「這可能會對降低油價產生微弱的影響。但是從本質上看,造成目前危機的真正原因是共和黨對國會長達12年的控制。在1995年共和黨取得對國會參、眾兩院控制權時,美國46%的石油依賴進口,而現在這一比例上升到61%。我們一直把石油和天然氣放在日程表上,但是阻礙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馬基是在美國廣播公司的「本周」節目中說這番話的。民主黨人在2006年的選舉中取得了對議會兩院的控制權。

*共和黨議員:開發沿海石油*

美國總統布殊、即將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麥凱恩參議員和許多共和黨人同意民主黨人關於敦促人們使用更多替代性能源的主張。但是,布殊和麥凱恩還要求加大開採國內石油資源,以增加美國的原油供給。

德克薩斯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哈欽森也參加了美國廣播公司的「本周」節目。她對民主黨人反對在美國沿海等地區開採新的石油資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她說:「民主黨人對我們增加國內石油供給的一切努力都橫加阻撓。這是一個供給和需求的問題。需求量激烈上升主要是全球能源使用量增加造成的,而我們還沒有針對供給採取任何行動。我認為,我們可以在對環境很安全的情況下根據每個州的具體情況開發沿海石油資源。」

*薩克斯:提高燃油使用率*

一些能源專家說,石油價格上漲的一部分原因是能源交易商的投機行為。美國石油學會的負責人卡夫尼說,人們認為油價會繼續不斷的升高,這就導致了市場投機行為。

他說:「你需要的是永久性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市場要得到的信號。」

卡夫尼也呼籲增加對美國國內石油資源的開採。

而另一名專家、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說,多年以來,美國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來發展提高汽車燃油使用率的技術。他說,如果美國想在能源上獨立,它還需要做許多工作來趕上形勢。

********************************

中共東進西擴穩定油源 遠交近攻獲更多原油

6月22日,中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沙特阿拉伯吉達出席國際能源會議並講話。

  

中國大陸2003年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僅次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大陸對石油需求迅速增加,造成其對進口石油的依賴,遠交近攻獲取更多原油成為中共近年外交戰略主軸。

  台灣《中國時報》報道稱,中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近日前往中東沙特阿拉伯訪問,並與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及王儲蘇爾坦晤面。據新華社稱,習近平提出進一步發展中沙關係的三點建議,其中之一便是,擴大經貿和能源合作,建立有效的相互投資合作體系。

  中共目前一半石油是依賴進口,中東則是中共石油進口最主要地區,而沙特阿拉伯又是中東主要產油國,拉攏沙特阿拉伯也因此是北京的主要工作。

  2006年1月23日,當阿卜杜拉到訪北京時,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便親自與其簽署五項合作協定,協定幾乎都與石油、天然氣和礦產領域合作有關。

  在習近平訪沙召開的中沙經貿研討會上,習近平也提出兩國關係發展三大原則,其中之一便是「重視和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關係,加強經貿合作往來」。習近平訪問時與沙特阿拉伯簽署《戰略友好關係聯合聲明》,也顯示各取所需之處。

  過去,中共領導人最擔心的是油源集中中東地區。如今,中共東進西擴,已分別與俄羅斯哈薩克等國簽署石油天然氣合作開採協議,並願在東海油氣田上主權歸屬中方的「春曉油田」上,和日本共同合作開採,顯示中共政府力圖使能源供應多樣化的決心,以避免進口石油的過度依賴。

*********************

中共適時上調油價 冀參與控制國際油價

  中共突然上調燃油價格的舉動看起來也許只是無可避免的調整措施,但分析人士表示,這也許凸顯了北京希望加入全球大國控制油價的行列。

  路透社分析稱,對於中日兩國開始解決氣田爭議問題,且即將由中共副主席習近平參加沙特吉達的全球石油高峰會的一周來說,中共意外上調柴、汽油價格17%-18%或許可被視作證明其國際立場的重要證據。

  中共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表示:「將中國上調燃油價格視作帶有一些政治目的合情合理,這回應了美國的呼籲,而且顯露出和沙特阿拉伯的友好合作姿態。」

  之前所有人都贊同燃油價格上調無可避免。在過去兩年內,燃油價格僅在去年11月份上調過10%。不過,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在舉辦奧運會前會拖延上調舉動,以抑制通貨膨脹。

  分析人士們稱,和印度尼西亞與印度等被迫調價以填補補貼空缺不同,中國大陸這一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有足夠的資金對自己的煉油商施以補貼。除此之外,中共政策制定者們之前還三令五申稱,鑑於中國大陸通脹接近12年高位,近期不會上調價格。

  那麼,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上調燃油價格呢?並且,為什麼以如此大的幅度,接近近年來通常調價幅度的兩倍呢?

  原因之一,隨着原油價格漲至近140美元/桶,中共對煉油商的補貼在近幾周來受到了越發沉重的國際壓力。

  在上周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美國政府敦促北京削減煉油補貼,以抑制其需求失控局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牛軍表示,中共屈從美國壓力並無必要。實際上這是一種態度的轉變,顯示中共在全球經濟體中的影響力日盛。

  原因之二,隨着美國市場規範者尋求措施遏制瘋狂投機,而沙特阿拉伯也在兩個月中第二次承諾上調石油產量,中共可能感覺在全球一致控制油價的努力中自己必須做出表態。

  在中共宣佈上調燃油價格的當天,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了近5美元。中共外交部同時表示,中共副總理習近平15日赴沙特阿拉伯吉達作為全球主要石油消費國和生產國討論油價問題。

  這是中共有史以來對全球石油會議派出的級別最高的官員,可以說中共正在試圖解決其被一些國家所爭議的廉價燃油政策。牛軍表示,派遣習近平參加此次會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

  本周早些時候中共和日本簽署協議同意共同開發東海氣田也是中共正在試圖與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增強聯繫的例子。牛軍稱,中共正在石油消費國和生產國這兩個角色之間擔當更為積極的角色。

*************************

雅虎資訊http://news.cn.yahoo.com/07-11-/491/2ipe4.html

沙特願助中國建戰略石油儲備 需要多少提供多少

沙特願助中國建戰略石油儲備

「對於中國的石油進口要求,我們的態度是,需要多少,我們就滿足多少。」沙特石油部第三號人物、部長顧問木哈納(Ibrahimal-Muhanna)昨天對早報記者表示。


木哈納稱,中國與沙特的能源關係將越來越好,沙特對幫助中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非常有興趣。

沙特不會對中國「惜售」

昨天是第三屆OPEC峰會正式會議的召開首日,利雅得市區的主幹道上隨處可見宣傳本次峰會的標語,接近主會場的地方更是遍佈荷槍實彈的軍警。

「歡迎來沙特,你們和中國的公司們一樣受歡迎。」沙特石油部部長顧問木哈納昨天向部分中國記者表示。木哈納稱,目前在沙特的茫茫大漠中,一些中國公司正在汲汲於尋找油田的過程中。

木哈納表示,在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商、沙特阿美與中國合資建成了泉州煉油項目之後,阿美在山東青島的新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目前已接近收尾。同時,沙特另外一大石油巨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目前已在上海開設的辦事處,「他們正在那裏尋求機會,目前正與多個中方夥伴在談判。」沙特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而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然而,中沙間的石油貿易規模,卻無法匹配與雙方在國際市場上的重磅地位。

「早在15年前,中國第一次要求從沙特進口石油的時候,我們就回答說,你們需要多少,我們就給多少。」木哈納對此表示,沙特目前向中國的供應正在增長之中,「我們現在的態度與15年前完全一樣」。

木哈納稱,沙特出口中國石油相對較少的原因不是沙特「惜售」,「可能是中國的企業有多元化的考慮,但肯定不是沙特的問題。」

峰會不討論增產

OPEC昨天也發佈了一份11月石油月度報告。報告稱,儘管美國經濟出現了一些衰退跡象,從而可能影響國際市場的石油需求,「但來自中國的需求卻正穩步增加,這將保證國際市場的石油需求仍然保持強勁。」

事實上,正是由於處於這樣一種對市場的謹慎態度,OPEC目前對增產的態度非常保守。阿爾及利亞石油部部長克利勒昨天表示,不僅本次峰會OPEC不討論增產問題,即使到了12月5日的OPEC部長例會,OPEC對產量的政策也不會發生改變,「目前的油價問題和產量根本沒有關係,事實上,即使我們調高了產量,油價可能也將繼續保持高位。」

伊朗石油部長諾薩里也持這樣的觀點。他昨天表示,種種證據表明,目前市場供應和需求都非常健康,因此不要將油價走低寄希望於OPEC增產。

木哈納昨天也向早報記者強調,目前推動油價上漲的原因除了美元貶值以外,更多的是因為「投機因素,對沖基金在興風作浪」,「因此油價水平和OPEC的產量政策毫無關係」。

 
 
***************************

DW評論:沙特阿拉伯對美國是敵是友?

對於伊朗提出的在伊拉克問題上加強雙邊聯繫的建議,華盛頓似乎不願意接受。美國政界的意思是,德黑蘭首先必須停止其不利於美國的作為。兩國大使在巴格達進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談之後,美國駐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羅克重申了美國政府對伊朗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裝的指責。伊朗大使駐伊拉克大使寇米反駁了這一指責,但是從德黑蘭還是可以聽到和解的聲音:會談也許應該在副外長一級繼續進行。請看德國之聲中東問題專家彼得-菲利普對美國與沙特夥伴關係的評論:

華盛頓對伊朗的批評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給這些指責列出根據。相反,很多證據表明,美國到目前為止的親密盟友沙特阿拉伯已經被深深捲入到伊拉克時常發生的暴力事件中:根據美國安全部門向《紐約時報》透露的信息,伊拉克將近一半(40%)的自殺式爆炸襲擊要算到沙特阿拉伯的志願者頭上。參加伊拉克暴力事件的外國人中,沙特人占絕對多數。因此這個阿拉伯王國又一次成為美國批評的焦點。而出現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了:
9·11事件之後,美國和沙特之間的關係出現了第一次低谷。參加恐怖襲擊的19個人中,15個都是沙特人,當然也包括本·拉登本人,他家族的一個分支還和美國親政府圈子有着密切的生意往來。沙特人在美國成了重點懷疑對象,不少人由於屈辱和憤怒撤回了自己在美國的投資,開始尋找新的生意夥伴。
 
在這種氣氛下美國開始對伊拉克備戰,2002年7月10日,蘭德公司的資深分析人士勞倫特·穆拉維奇的一次講演引起了關注:沙特才是美國真正的敵人。儘管人們還是一再強調華盛頓和利雅得之間的傳統友誼,但是實際上沙特阿拉伯是國際恐怖主義的重要支持者之一。他認為美國其實應該佔領沙特,推翻其王室。但是如果這樣做的話會導致美國能源供應危機,所以合理的做法是,先「解放」伊拉克以取得對其石油資源的控制權。
 
華盛頓官方否認這一言論,但是利雅得已經領會了這背後隱藏的信號,並開始努力改善自己的形象:沙特阿拉伯以前鋒的角色出現在國際反恐陣營中,在選舉上做出的初步艱難嘗試也是想給人造成爭取更多民主的印象。當然,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是:沙特阿拉伯是塔利班組織及其設在巴基斯坦的古蘭經學校(「Madrasas」)多年來的背後支持者。
 
隨着由於美國侵略造成的伊拉克恐怖主義活動升級,沙特阿拉伯越來越關注兩河流域的局勢。雖然人們對於薩達姆·侯賽因並不表示悼念,但是看到伊拉克有可能變成什葉派佔主導同時受伊朗影響的國家時,沙特人憤怒了。儘管沙特和伊朗政府——比如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保持着公開的友誼,但利雅得還是不願看到伊朗變強大,鄰國伊拉克變成什葉派的地盤,也不願看到自己王國東部的什葉派省份出現動亂。因此沙特阿拉伯的軍事領導層很快就開始考慮介入伊拉克局勢,以遏制那裏什葉派的影響力,反對美軍的佔領。
 
沙特政府當然不會公開支持這些計劃,但是顯然也沒有進行積極的抵制,而且官方的表態完全有可能會被理解為間接的鼓勵:國王阿卜杜拉在訪問美國副總統切尼時表示美國佔領伊拉克是「非法的」,他還有一次警告道,如果伊拉克什葉派和美國繼續排擠遜尼派的話,沙特阿拉伯將公開支持遜尼派。利雅得方面還拒絕與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聯繫,因為他是「伊朗的棋子」。
 
從美國與沙特夥伴關係的可靠性首次公開受質疑到現在已經有五年了,現在在美國又能聽到新的批評聲音。與2002年情況不同的是,現在美國的石油供應夥伴理論上可不止沙特一家了……

Peter Philipp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