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東莞廢品站購得14架報廢戰鬥機

被「肢解」的戰鬥機

本報訊 (記者劉滿元、馬駿 通訊員 劉青峰)昨天,有市民報料稱,東莞市長安鎮一廢品站驚現多架被「肢解」的戰鬥機,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隨後,經記者採訪證實,該廢品站的確存放有14架被「肢解」的戰鬥機,這些飛機均是從部隊退役報廢的,可能是殲-5戰鬥機或是從前蘇聯進口的米格-15戰鬥機。這批戰鬥機是該廢品站老闆的一位朋友經過合法手續從一所空軍院校購得。該廢品站近期將聘請專業拆解人員對這批戰鬥機進行拆解出售。

被 「肢解」的戰機堆在廢品站

昨天上午10時40分許,記者接報後輾轉半個多小時才找到這家廢品回收站。該廢品回收站為長安某物資回收有限公司日雜收購站,位於長安鎮沙頭工業區一變電站旁。隨後,記者在該收購站門口外見到約10個被拆解下來的戰鬥機機翼。

走進收購站,記者看見站內大半個院子均擺放着被拆解的戰鬥機的機身。記者數了一下,一共擺放有10架,其中有兩三架已經被拆解成了兩段,其他的較為完好。記者仔細查看發現,這些飛機的機翼、起落架等外部構件均與主體全部分離,機殼內的發動機等重要部件也都被拆下,只剩下一個個金屬外殼。但在飛行員的座艙內還保留有很多儀表器材,部分部件外觀上看起來仍完好。有些飛機的座艙透明防護罩被損壞,有的仍保存完好。此外,在戰鬥機的外殼尾部上均可看到飛機編號和空軍 「八一」標誌。記者粗略用小步量了一下,這些戰鬥機的主體機殼最短的一個約有11米,而最長的機殼超過13米。

或是退役報廢的教練戰鬥機

據一位自稱是該廢品回收站老闆的中年男子黃先生介紹說,目前,他們廢品回收站一共存放有14架戰鬥機,這些戰頭機是他的一位朋友經過合法的手續從北方的一所部隊院校購得,這些戰鬥機均是退役的、報廢的教練戰鬥機。「購買這些飛機都要有相關部門的批文。前些天,長安鎮公安分局民警也聞訊過來查看過。」

為了購得這些戰機,他的朋友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辦完所有的合法購買手續,並於年前請了多輛大型貨車從北方運回。因遇上雪災,所以運輸車輛經10多天才抵達長安。「運回這批戰鬥機,我的朋友真的花費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因為它們都是軍用戰鬥機,所以不管運輸車輛經過每個行政區域,均要經過當地部隊檢查後方可通行。此外,為了運輸這些飛機,朋友還特意讓部隊的相關人員進行護送。」

近期將請專業人員進行拆解

黃老闆告知,他的朋友之所以打算購買這些報廢的飛機,主要是看中了飛機上的鋁材。這些飛機的鋁材比市面上一般的鋁材質量更好,所以相信飛機拆解後可以賣到好價錢。「這些戰鬥機他們現在不可以整機對外出售,只能對其拆解後才可以出售。這是認購之初便有明確的規定。此外,他們也不知道這批戰鬥機的真正出處。

黃老闆還說,他朋友見到這批戰鬥機時,部隊方面已經將戰鬥機的發動機等重要零部件拆下,並將主體的機翼、起落架等割開。

黃老闆告訴記者,飛機的外殼全部為鎂鋁合金,一架飛機的外殼大約有3~4噸,年前,每噸這樣的鎂鋁可以賣到1萬多元,而目前只能賣到8000元。此外,飛機的其他很多部件使用的材質均是較為特殊的,所以他們將要聘請一些拆解技術人員前來,將在近期內對其進行拆解。

殲-5或米格-15?

昨天下午,記者致電一位部隊退役的飛行員蔣先生。他告訴記者,通過照片,他現在還不能確定是何種機型。但是現在退役的戰機有可能是殲-5戰機或是從前蘇聯進口的米格-15戰機。據蔣先生介紹,1956年9月,瀋陽飛機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戰機是仿前蘇聯ΜиГ-17Ф(米格-17F)型,隨後獲批准批量生產,這是第一代國產的戰鬥機,目前除少量留作教練機外,大多都已退役。至於是何種機型可能要前往現場察看後才能確定。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