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林彪之子「選妃」選出漂亮女兵張寧近況

作者:

青年時期的張寧。她生於一個老紅軍家庭,七歲父喪,十歲入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據說,赴印尼演出時曾引起印尼總統蘇加諾公子一見鍾情,向中國大使說親不成,差點動武搶親。1968年進入毛家灣林家大院。

葉群佈置了為林立果「選美」的任務之後,毛家灣便不斷收到各種女青年的照片。給林立果選對象的首要條件是相貌,俗話說,「好看不如愛看,」漂亮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介紹對象者認為是個美人,可葉群、林立果並不一定能夠看得上。容貌過關之後,還要經過嚴格的身體檢查,有心肌炎、腎炎等慢性疾病者一律要被淘汰。至於本人的職業和家庭出身是次要的,葉群甚至不願找個門當戶對的高級幹部的女兒作兒媳。

林家及親朋好友在全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之後,經過廣泛撒網,層層篩選,終於將目標定在了張寧身上。

張寧是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的舞蹈演員,出身於軍人家庭。她父親張富華是江西興國縣人,1929年參加紅軍。49年後,曾被授予少將軍銜,1957年病逝。母親田明是山東人,16歲參加中共革命,後來轉業在一所學校擔任領導。張寧是由她父親的一位老戰友介紹給胡敏的。

歌舞團領導以執行「外調」任務為名,安排張寧到北京「出差」。在東交民巷的空軍招待所里,邱會作的夫人胡敏、黃永勝的夫人項輝芳仔細觀看了張寧的相貌和體形。這兩位貴夫人都是毛家灣的常客,現在是幫葉群當家庭參謀的。接着「林辦」的一些秘書和林立果也到招待所與張寧見了面。

在前來的七八個男軍人當中,林立果的舉動引起了張寧的特別注意。他坐在張寧斜對面的一張沙發上,始終面無表情地暗暗注視着張寧。「林辦」的秘書們多已成家立業,現在受葉群之命幫林立果當參謀審查對象,當然算不上什麼為難之事,他們無拘無束地交換看法,並不時開個玩笑使房間裏的氣氛輕鬆隨便一些。

林立果平時少言寡語,現在又是決定自己婚姻大事的時刻,此時他的不動聲色與「林辦」秘書們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當服務員端上桔子時,林立果的吃法也與眾不同。他把桔皮剝開,撕下一瓣放在嘴邊,將桔汁輕輕吮吸後便將桔片扔掉。他的這種「高雅」吃法並不是故意做給張寧看的,這是他生活在特殊圈子裏養成的習慣。他的這一習慣使張寧非常反感。

第二天,林立果與林立衡來到張寧的住處。為了測試一下張寧的文才,林立衡問張寧是否熟悉中共黨史,並問她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是在何時何地召開的,有哪些人出席了會議。

張寧在香港出版的回憶錄。1973年林彪死後張寧被集中審查,出來後萬念俱灰,與邱會作的一個警衛員結婚,後來離婚,生有一子。1988年兒子被害,遂皈依佛門。1990年與林賽圃結婚,定居美國。

張寧打10歲參軍便一直從事舞蹈演員工作,她是靠形體來表現美的藝術的,文化程度充其量只有初中水平。對於林立衡提出的這個常識性問題,她想了好一會才紅着臉回答:「黨的『一大』是在瓦窯堡召開的吧?」

瓦窯堡會議是1935年12月25日在陝北召開的,它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此時距中共「一大」會議已有14年之久。

林立衡、林立果二人不由得笑起來,林立衡和藹地向張寧說:「你今後一定要多掌握些黨的歷史知識。」

張寧卻不以為然,她心中暗自思忖:「我是搞藝術的,讓我多掌握些藝術史還差不多。」

說是來京搞「外調」,但張寧住在招待所中卻成天無所事事。她是個敏感的年輕人,對於眼前發生的事情心中充滿了猜疑。正如她事後所說的那樣,她成一件待貢品。

張寧身高一米六八,長腿細腰,身材很勻稱。橢圓臉略顯消瘦,皮膚白淨,高鼻樑,一雙眼睛漂亮而有神。當時一位與她聊過幾次天的小伙子說:「簡而言之,你很快就能發現,在張寧身上透着極重的嬌氣,她給我的感覺就象是溫室中一朵嬌嫩的花。」儘管林立果也覺察到了張寧的這種嬌氣,但他仍然決定在鮮花叢中採摘這枝非常嬌嫩的花朵。

張寧回到南京幾個月之後,又被胡敏專程接到了北京。她這次住在總後勤部一號院邱會作的家裏。由於張寧當時發燒,身體不舒服,第二天便被送進解放軍總醫院內科三病室住院。位於內科二層的三病室主治消化系統疾病,由於張寧食欲不振和身材削瘦的原因,醫生們認為張寧可能患有胃病。事實上,她的確患有慢性胃炎。住院期間,醫院為張寧做了全面體檢,除神經衰弱和輕度近視之外,張寧沒有其它大的疾病。

當胡敏看到張寧體檢合格的診斷之後,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因為她這個媒人這次算作成了。

張寧出院後仍被接到邱會作家裏居住。張寧與邱會作夫婦無親無故,成天住在邱會作家吃喝頗感拘謹。

一天,邱會作的警衛參謀江水向張寧透了點底,他告訴張寧:「這裏前不久也住過另外兩個姑娘,不過他們不像你,整天開心得很,吃得下睡得着。可惜好景不長,住了不到一個月就回去了。」在張寧的追問下,江水更明確地說:「你要知道,『老虎』會吃人的。我勸你還是要想辦法離開這裏。」

張寧的丈夫,美籍華人林賽圃(右)。

張寧早就知道林立果的小名叫「老虎」,經江水這麼一點撥,她現在更堅信,自己是被選來給林立果當老婆的。張寧的心情既悲觀失望又矛盾重重。因為她的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小伙子,那是她們前線歌舞團的一名雙簧管演奏員,名叫李寒林,與林立果同歲,只是家庭門第低微。張寧與李寒林兩人之間的戀愛關係已是歌舞團里公開的秘密。張寧後來向不少人講過,她已有了男朋友,不願再和林立果談戀愛,但聽者也只能表示同情而已。別說得罪葉群、林立果,就是邱會作的老婆胡敏,又有幾個人惹得起呢?

為了斷絕張寧與歌舞團那位演奏員的戀愛關係,團里受命安排李寒林轉業地方工作。張寧馬上看出了這次「組織決定」當中的奧秘。

她找到團政委求情說:「政委,你是看着我從小長大的,你……難道就……一點也不同情我們嗎?」她聲音哽咽,痛苦與委屈的心情溢於言表之中。

「張寧,你別這樣嘛。假如領導上同意他留下來,你必須答應組織上的三條意見。」

「你說吧,政委。」

「第一,不准繼續和他談戀愛;第二,不許再和他有任何接觸;第三,相互之間不許談北京之行的內容。」團政委不待張寧答話,又接着說:「如果這三條你可以做到,上面的工作,由我去做。」

「這是為什麼呀?」

張寧的丈夫時常到中國做生意,張寧也跟着到處走,2004年在遼寧本溪投資房地產生意時,遇本溪九頂貼鐵剎山主持祝真玄大師,並拜祝道長為師,皈依道門。圖為張寧與祝道長近影。

「張寧,你已經長大了,你是烈士子女,從小在部隊長大,黨培養你那麼多年,階級立場要鮮明,這是政治問題,千萬不要糊塗。有許多問題我也說不明白,但是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你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了,在與他的關係上,你要認真考慮,我這個當政委的,呵,不,當叔叔的,只能對你講到這一步了……」

不久,張寧被調往北京。離開南京時,母親到車站為張寧送行,她一再叮囑女兒要聽領導的話,努力學習,好好工作,不要任性。她以為張寧真的是到中央軍委去做機要工作。可只要細想一下,張寧雖然跳舞是尖子演員,但她文化程度並不高,選她去搞機要工作,豈不是用其所短嗎?再說那時選調首長秘書、機要人員、人民大會堂的服務員都不從高幹子女中物色,張寧又為何例外呢?

張寧進京後,胡敏親自找她談了改行的問題。

在七機部東郊招待所的一間客房裏,胡敏開門見山地說:「林副主席和葉主任對你很關心,專門研究了你的情況。葉主任說,中央首長的夫人大都是搞過醫務工作的,魯迅的夫人也是學醫的,因此建議你改行學醫。」其實當時中央領導人的夫人只有少數是搞過醫務工作的,比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林彪、康生等人的夫人都不曾當過醫護人員。魯迅的夫人許廣平是搞文學的,不是學醫的。而邱會作的老婆胡敏本人的確是當過醫生的。林家之所以安排張寧學醫,主要是考慮她已經20歲,作為舞蹈演員,舞台生涯已不會太長,從長遠計,不如趁年輕改行學醫。

張寧與祝道長近影

張寧對胡敏的話沒有提出反駁,她順從了林家對其命運的安排:「胡主任(胡敏是邱會作辦公室主任),我父親臨終時,就留下希望我學醫的遺囑,現在既然組織上這麼考慮,那我就學醫吧。」

胡敏告訴張寧:「老虎對你很有感情,給他介紹了好幾個姑娘,他都不中意,唯獨迷上你了!」

張寧憂心忡忡地回答:「可是我們之間的距離太大,沒有一點感情基礎呀!」

胡敏以長輩的身份開導說:「感情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嘛!葉主任已為你選好了兩處學習的地方,一是北京301醫院,一是石家莊軍醫學校,去什麼地方,由你自己決定。依我看,你就在301醫院吧,人在北京,跑起來也方便些,也便於和老虎培養感情。」

301醫院隸屬於總後勤部,石家莊軍醫學校則屬於北京軍區後勤部。對於林彪、葉群這樣身份的人來說,只要講一句話,把張寧安排在哪裏學習都不成問題。但301醫院的物質生活條件和文化條件都比石家莊軍醫學校好得多。幾天之後,張寧從七機部招待所搬到301醫院護士學校樓。

這是一幢白色凹字型的五層樓,東側是教室、實驗室,西側是辦公室和學員宿舍。「文革」前,301醫院護士學校只培養護士。到了「文革」中期,醫院遵照毛澤東教育要革命的指示精神,積極扶植「新生事物」,抽調師資力量開辦了軍醫培訓班。學員大多數是從本院有實踐經驗的護士中選拔的,準備經過二至三年的學習,將他們培養成為「又紅又專」的新型醫生。

90年代,張寧(右)與林豆豆(中)、張清霖夫婦在一起

1996年夏,張寧攝於美國家居

1965年,張寧(中接花者)隨團出訪,印尼文化部官員上台祝賀

1996年的張寧(右)

 

青年時期的張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紫薇

來源:深圳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