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南都:越多人被《集結號》感動 越讓人失望

在《集結號》中,導演馮小剛或說編劇劉恆一直在繞,耍盡小聰明地繞開穀子地到底為何而戰這一關鍵性問題。一群人在打仗,卻不去說他們到底為什麼打起來了,馮小剛只是需要一場戰爭來表現穀子地這一人物,進而表達「不要忘記犧牲的人」,得出個普世價值觀「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真的不管什麼樣的戰爭,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嗎?可以說是,但也可以說不是。畢竟中國有過的戰禍太多,在與日本的八年抗戰中,有幾個士兵的死是留了名的?三國官渡之戰,士兵級別的人名有誰知道?戰場上犧牲的士兵從來都是被遺忘的,沒有什麼好讓人驚詫,穀子地的九連全死光了,家屬只領到失蹤待遇而不是烈士待遇,這也平常得很。那個年代,誰說得清士兵級別的人哪個失蹤哪個犧牲?更多的是生死不明。

  《集結號》說的就是一個連長為死去的手下士兵爭戰後待遇的故事。這種故事很平常,每一個帶兵的幾乎都懂得這麼幹,甚至一個山大王也會這樣,否則,如何讓士兵為你衝鋒陷陣當炮灰?說白了就是愛兵如子。要說穀子地讓人感動,那劉備更讓人感動,趙子龍拼死救阿鬥,劉備連親兒子都不要了,要摔死他,因為差點讓一員猛將掛掉了。

  聽說很多人看《集結號》時都哭得稀里嘩啦,說是很感人。看到穀子地挖山找死去的士兵時,確實感人,讓人不禁感嘆:就算當炮灰,也要替穀子地這樣的領導當炮灰啊!但我一想到劉備時,穀子地頓時矮了一截,自古以來,好戰者不都是以這套把戲讓人心甘情願當炮灰嗎?

  看《集結號》被感動流淚的人,跟戰爭史上所有的炮灰一樣,是潛在的炮灰人物,只要領導一使出「愛兵如子」這招,就會乖乖去替人當炮灰。當然,現實中,替穀子地這種人當炮灰,比替別的無情無意的人當炮灰要好,但不得不說,這種人還是習慣於做別人的炮灰,從沒意識過他首先是獨立的人,而不是被別人擺佈的炮灰。越多的人被《集結號》感動,越讓人失望,潛意識裏許多人還是願意給人做炮灰,只要其中懂得驅使別人當炮灰的聰明人站出來高呼,炮灰還是遍地呼應——這個社會還是缺為公平公正做炮灰的人,多的是為別人做炮灰的人。 □范大中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