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年產值800億大項目泡湯 大陸高官為仕途搏殺

在八百億人民幣年產值的海滄PX項目,和廈門市民的環保顧慮之間,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會怎樣選擇?這原本是頗為困難的決定,但從近期的發展來看,何立峰的選項已經很清楚,陳由豪的海滄PX廠前景悲觀。

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大陸地方政府官員幾乎毫無例外都選擇了經濟發展,因為在GDP硬指標和摸不著、看不到的環保成就之間,何者對官途有利,不言自明。這是中共環保總局原計畫在八、九月間推出《環境評估條例》,但因遭遇地方勢力抗衡,至今難產的原因。

在「防彈背心書記黃金高」一案鬧得風風雨雨之後,主事者之一的何立峰從福州調到廈門,出任廈門市委書記,但隨即又因「海滄PX項目」成為新聞焦點人物。

海滄PX項目原來進行得一帆風順,二○○四年國務院批准立項、二○○五年環保總局通過了該案的環境影響評估、二○○六年「國家發改委」將此項目列入「十一.五」規畫,眼看一個年產值八百億元人民幣的工業項目就要列入政績,何立峰對此項目的支持自是理所當然。

但今年開始發生變化,先有廈門市的全國政協委員趙玉芬,在今年三月間的政協會議中找到一○四名政協委員共同聯署表示反對,後又有六月一、二兩日,廈門市民為表示反對意見而上街遊行,鬧得滿城風雨。

在此之後,廈門市府的態度開始民主了起來,先是發表一份客觀的環境評估報告,然後又透過公開搖號的方式選出市民代表參與座談。最重要的,是大陸媒體對此的大量報導,其中《中國日報》的報導尤其具有指標性。廈門海滄PX項目的開工與否,成為大陸媒體對外宣傳的樣板。

官途的考量,是對何立峰可能決定的重要判�。如果何立峰選擇繼續與廈門民意對抗,不但費力,而且已經政治不正確。另一方面,如果把海滄PX項目當成一個環保評估典範,演一�出「在民意主導下否決海滄PX項目」的大戲,不但輕鬆許多,而且或許更有利於升官。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岩

來源:中國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