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揭秘西藏「天珠」造假全過程

來源:PCPOP網


    1.許多大陸廠商,從巴西、烏拉圭進口灰白瑪瑙後,會先用刀片劃出可切割的部分作為天珠材料。
    
    
    2.大批工人利用打磨機將切片後的瑪瑙磨出天珠的形狀。
    


    
    3.工人利用美工刀劃出天珠上的紋路,再浸在化學藥劑里。
    


    
    4.工人打磨完成,再浸在化學藥劑里。
    


    
    5.浸泡過化學藥劑的瑪瑙,天珠,須高溫加熱才會變色,必須不斷以手電筒照射探視燒烤情況。
    


    
    6.染劑經過高溫,讓原本灰白色的瑪瑙呈現黑色,用刀片划過的線條,則維持白色,幾千顆的天珠就完成了。
    


    
    7.許多天珠業者都在廣州荔灣廣場批貨,各型各色的天珠可隨業者發揮,竟可見到保溫瓶大小的天珠。
    


    
    8.購買天珠需小心僅慎。
    


    
    附:西藏天珠:
    
    天珠dzibead的藏語發音為思怡DZI,梵文是以昧自尬稱呼天珠,為美好、財富、威德的意思,天珠為藏密七寶之一,亦是佛教之聖物。
    
    西藏天珠主要產地在西藏、藏東、不丹、錫金、拉答克等喜馬拉雅山脈,是一種稀有寶石,西藏人至今仍認為天珠是天降石。天珠為九眼石頁岩,屬於沉積岩之一種,顆粒約為0.0039毫米大小的薄頁片狀岩石,含有玉質及瑪瑙成份。天珠內部結構,具有天然宇宙強烈的磁場能量,經由日本研究證實天珠之原礦為數千年前,火星隕石撞擊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區,強烈的撞擊下產生了火星上14種元素,其中"鐿Yb"元素的磁場相當的強烈,且全世界目前僅有西藏天珠有此一特殊元素磁場,此十四種特別元素的完美組合,成就了天眼珠不可思議的神奇感應。源自西藏喜馬拉雅山的天眼珠為九眼石礦,其紋路為天然形成,是稀有寶石,具有宇宙天然的強烈正性磁波能量,能吸收體內之負性磁場。
    
    天珠的色澤大約可分為黑色、白色、紅色、咖啡色及綠色等顏色,經儀器測定,其中以紅色的磁波最強。紅玉髓是屬於石英的微小結晶之集合體,為玉髓之一種,一般而言,成形礦石的磁場大小與其體積是成正比的。
    
    天珠是藏族隨身攜帶的寶物,為什麼他們對天珠如此的擁護與尊敬呢?因為天珠磁場為水晶的三倍,礦石的硬度越高,磁場越強,而天珠是半寶石,硬度為莫氏7至8.5,除南非鑽石硬度為莫氏10外,當今地球上再也沒有任何礦石的磁場強得過天珠,且其含的磁場能量最為柔和,最適合於人體各部位,故對人體的血液循環及各種慢性疾病,特別具有調適功能,具有調和人體磁場、避邪、鎮宅、招財...等之功效,所以藏人更視天珠為寶物。一般而言,同類礦石磁場能量,是依體積大小而定,天珠配戴者可依個人實際需求,來選擇配戴適合自己的天珠。
    
    天珠傳說:
    
    據藏族的傳說:配戴天珠可防血症、詛咒災殃、星曜和天龍八部的傷害有如盔鎧一般,能護身、生威德、得人心,獲愛慕,同時增加這一世的權勢財富。西藏天珠的圖案造形,是沿襲古印度婆羅門教及已失傳的西藏原始苯教中的護摩法及神秘不可考的經咒,分為圓型(息災)、方型(增益)、三角型(降伏)、半月(鈎召)、蓮華(敬愛)等五種形狀。
    
    1.天珠原本是神的寶物,只是損毀或缺陷了,而被遺棄到人世上,這正是難以找到完美無暇天珠的原因。相傳天珠原為天神的飾物,因有了瑕疵不再為天神所愛,便遭天神遺棄,由天界落入凡間。藏人相信天珠為天神所有,並具有神力,能驅邪避魔、消災解厄。
    
    2.天珠是由「蟲」所固化而成。藏人騎馬時遇上此「蟲」,「蟲」將會停止移動,發現時須馬上抓起地上的砂子往「蟲」的身上灑,那「蟲」將會固化成天珠;假如沙粒沒有灑中天珠,那「蟲」必定會消失不見。又如藏人在同一地點挖掘出大量天珠時,便會宣稱挖掘到「蟲」穴,也就是發現天珠穴。更有藏人宣稱,天珠出土時皆為活「蟲」,必定會蠕動一陣子後才會靜止,固化成天珠。
    
    3.西藏大成就者金剛亥母(藏名譯音「多傑帕嫫」),為消除地方瘟疫修法而降此珠,天珠所到之處,瘟疫即除,並有避邪保護之作用。
    
    4.在藏傳佛教傳入西藏之前,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法師會基於某種目的不詳的法會,穿着人頭蓋骨作成的衣服,在墓園裏修行,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就會有天珠掉落。而天珠正是苯教的除魔法器。可惜苯教密法大多失傳,已沒人知道天珠的奧妙何在。
    
    5.遠古時期,西藏是波浪滔天的海洋,被稱為「古地中海」或「特提斯海」。天珠原是海里的浮游生物,像貝類海螺一樣,具有外殼與肉身,而能自由移動。後來經過著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而隆起變陸地,這種浮游生物因缺水導致肉身乾枯而死,其外殼成為天珠。
    
    6.天珠的原石是印度一種特殊的石頭,經由喜馬拉雅山上一對夫婦,在石頭上塗上色彩花紋而成為西藏天珠。由於這種畫功非常困難,並非一般人可以學習運用得宜,自從這對夫婦去世後,並未將這種技術流傳下來。
    
    7.由外太空掉落在原野的殞石,經過修行者,修法研製而成為天珠。
    
    8.天珠可在西藏的天珠草原捕捉。在西藏有數處天珠草原,有福報的人,可以見到天珠在草原上翱翔,這種會飛的天珠被捕捉後就變成化石。
    
    9.阿修羅是六道之一,宮殿在須彌山北大海之下,常與帝釋作對,又不聽釋尊之言,故被視為非神、非天、非人之物。因生性好鬥,製造天珠供作武器之用。
    
    10.阿里天珠泉流出天珠。相傳在阿里日土附近的一座山上,在斜坡處有天珠泉不斷的流出天珠。某日一位帶邪眼的魔女,向天珠泉施法,從此以後天珠泉不再流出天珠。據說至今在當地尚能見到黑白條紋形成的天珠圖案,明顯標出以前天珠泉的位置。
    
    11.文殊菩薩的前身「曼殊室利佛」撒下的天華〈天珠〉。相傳在公元三千多年,前喜馬拉雅山區諸國,發生空前大瘟疫,老百姓死傷無數,災情十分慘重。當時文殊菩薩的前身「曼殊室利佛」正好經過喜馬拉雅山上空,親眼目睹百姓遭受瘟疫荼毒的慘況,心中頓時無限悲憫,便撒下「天華」救渡遍地災黎。撒下的「天華」墜落田間、原野或山區,凡是撿到「天華」的災民,疫病就漸漸好轉乃至於痊癒。當時撒下的「天華」正是目前所稱的天珠。
    
    12.天珠是瑪腦國的寶物。嶺國格薩爾王派兵攻打阿扎瑪瑙國,藏王派人調解,阿扎王同意無條件投降嶺國,並打開瑪瑙寶庫獻出各種寶物及各種不同形狀的天珠,格薩爾王首先將天珠供養三寶和眾護法,再分發給戰士及百姓,剩餘的天珠分別埋藏在各地做為未來西藏財富受用的根基,並囑咐地主保管。
    
    天珠種類:
    
    寶瓶天珠
    
    藏語的意思為「寶瓶」和「永生」,象徵永生不朽、長壽恆久,又稱其為舍利天珠、永生瓶天珠,為天珠最高層級「天珠之最」。
    
    蓮花天珠
    
    蓮花天珠象徵「純潔不染」,代表至高無上的尊榮、清新、和平、福慧雙全、一切圓滿之意。具有吉祥、尊貴、圓滿、財富增長的表徵。
    
    虎紋天珠
    
    虎紋天珠帶有連續的鋸齒紋路,引含有「伏惡」的力量,藏傳佛教信徒認為其圖騰象徵東方金剛部,可以降服修持者內心或外在的障礙。國人稱虎紋天珠為「閃電天珠」,因外形與馬齒天珠相似,但價錢非昂貴,被視為至純天珠的種,而虎紋天珠因圖案的不同,又可分為罕見的、少見的、常見的。
    
    馬齒天珠
    
    國內有人稱馬齒天珠為「金剛部護法天珠」、「小虎牙天珠」,屬真品天珠,每顆只有一條黑色「波紋」。因外形與虎紋天珠相似,故亦有人稱虎紋天珠與馬齒天珠為「雙閃電天珠」。
    
    線珠
    
    線形天珠簡稱線珠,但線珠不能算是至純天珠,它是選用棕色或是白色的天然瑪瑙鑲蝕上黑、白兩個顏色的條紋。值得注意的是,在陽光下底下觀察一顆線形天珠的時候,只有棕色的兩端會透光,而黑色和白色的兩個條紋則不會透光,此種線形天珠才能稱得上是上選。某些線形天珠經歷了相當久的歲月後,線條定會出現剝落的現象,這是因為部份的線形天珠只是在線珠的表面鑲蝕上薄薄的條紋,所以一旦時間久了,條紋自然會剝落。線珠與羊角天珠有某些相似的地方,羊角天珠是用黑色或深咖啡色的天然瑪瑙鑲蝕上白色條紋。
    
    天地天珠
    
    在天地天珠的圖案中,圓形代表天而方形圖案代表地,許多生意人喜歡配戴這類天珠,因為他們認為可以帶來財富。這類的天珠,主要有雙地門天珠、天地天珠、及雙天地天珠,其中以雙天地天珠最少見,這類天珠一側有弧度,一側為平面,圓形圖案代表「天門」,方形圖案代「地門」,有兩個地門在弧度的一側出現,稱為「雙地門天珠」;一側有天門和地門,另一側的圖案也與之對稱的,稱作「雙天雙地天珠」。
    
    圓板珠
    
    圓板珠又稱『羊眼天珠』,西藏人稱為「魯密」的圓板珠,意旨太陽神霍拉斯的眼睛,用其來抵禦邪神的侵擾。這類的圓板珠流傳於西藏、巴基斯坦、兩河流域及埃及地區。圖板珠可以算是所有天珠型式中發展最長,流行最廣的一種,可分為分立體與扁平狀兩類,印度人稱圓形板狀為眼珠,他們相信可以用來驅避鬼邪代表財富受用增長,且事業順利成就等利益。
    
    壽珠
    
    「壽珠」又稱為『崩系天珠』,由不同文化的價值轉變為如同龜般的長壽,並被賦予不同的新意與生命,代表長壽健康。
    
    彩虹天珠
    
    彩虹天珠為虎紋天珠的一種,為圓短型天珠中罕見又高貴的種類,因其圖騰系以中間的直線與兩旁相互對稱的波狀條紋所構成,頗為類似中國文字的「水」字,又稱為「水紋天珠」。彩虹天珠又稱「罕見虎紋天珠」,屬於佛經的東方金剛部,其圖騰象徵「伏惡」,調伏修行人內心的障礙與外在客觀環境的障礙,在圓型天珠中價格僅次於蓮花天珠。
    
    黑白珠
    
    黑白珠的年代約在西元前500年,產地大多分佈於印度及巴基斯坦。這類單線帶狀天珠有線形分佈於珠身中間的黑底白線、白底黑線,亦有黑白平均分配的種類。
    
    藥師天珠
    
    藥師天珠多為扁豆型的珠身,又稱圓線珠,旬]身中間有一條白色的條紋,可當念珠使用,尤其是佛教弟子修持藥師法門為甚。
    
    一眼天珠
    
    單眼天珠,數量稀少;可使心緒清明、心情愉悅,促進智慧增長。
    
    二眼天珠
    
    並蒂長生,玉樹連枝,家庭美滿,夫妻和睦,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三眼天珠
    
    佛之身、口、意圓滿相好一切,可心想事成,並象徵財富不斷,是一顆能圓滿健康與財富的天珠之一。
    
    四眼天珠
    
    圓滿順利、財富,而生老病死之苦痛可減輕,地水火風四大調和,災厄得以消除。
    
    五眼天珠
    
    得到五方佛和五方財神的幫助,並象徵光明順利與圓滿。
    
    六眼天珠
    
    解脫六道之苦和六波羅蜜漸次增長。
    
    七眼天珠
    
    以信等七聖財而富有,且正法不斷增長。
    
    八眼天珠
    
    得到八大菩薩的幫助、中息八部傷害,獲八正道。
    
    九眼天珠
    
    慈悲自然增長,具有九乘之功德,故事業、利益、成就極大。是天珠中最珍貴的一種。
    
    十二眼天珠
    
    勇氣具足,名聲響亮,尊貴權勢與相好圓滿、和平、喜樂之兆。
    
    天眼珠效能:
    
    剛開始配帶時會有發熱、針刺感、頭暈、反胃、胸悶、口渴或心跳加速...等感覺,因個人體質不同而有不同的感應,遇到上述情況時,只要多喝開水即可,它會將人體的毒素藉由尿液排出,此種現象經過幾天後即會改善您的體質並恢復您的元氣。
    
    睡眠時間明顯減少、睡得沈,對於失眠情況亦明顯改善。
    
    精神體力明顯改善、增強。
    
    對酸痛、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可產生抑制、平衡、理療之作用。
    
    能調和人體磁場,增強人體血氣循環,使人體得到異常之舒暢,增加體內原抗力。
    
    增進人際關係、凡事自信、事業順利。
    
    隨著個人的磁場、體質感應而有所變化,如有紋路再生時,則表示人體的磁場已有改善。
    
    可去除加於自已的惡口和詛咒。
    
    增進身心的調和,啟發自在的定慧,進而改善人們的心性,有助於修行者引導心性趣入悲智圓滿的境界。
    
    把天珠置於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於家中作為鎮宅之寶,能以天然宇宙所具神秘的超自然磁波能來調整補充屋內所喪失平衡的磁場,使屋內一切晦氣,惡煞盡除,具有避邪降魔作用,自然產生一股祥和的靈氣,使得家康宅吉,萬事皆暢。
    
    使您心想事成、好運當頭,是【賜福報】、【賜平安】、【幫您調氣、運氣、避邪、擋煞】的寶石,當您有任何困難時,會在暗中幫您擋掉一些不必要的劫難,是您的【護身符】更是您的【守財神】!
    
    天眼珠淨化:
    
    用粗鹽水浸泡10至30分鐘後再以清水徹底沖洗。
    
    以西藏除障草薰20分鐘。
    
    用檀香油擦拭。
    
    在陽光下曝曬一小時左右。
    
    天眼珠使用:
    
    經常佩帶,較容易得到磁場的互相融合及感應。
    
    洗澡時必須取下,放置書桌或是供桌上,以避免受潮。
    
    勿隨意借人或是任由他人觸摸,若經他人觸摸過後需淨化後再佩帶。
    
    若行經不潔場所或參加婚喪喜慶後,均應將「天眼珠」淨化。
    
    經常配帶「天眼珠」參加法會或修法誦經,更能增長其效能。
    
    請修行者加持,更具加分效果。
    
    天珠是具有靈氣且莊嚴神聖之物,夫妻行房之時不宜配戴,除此之外任何時間均應配戴天珠。
    
    天珠平常以【檀香油】擦拭(淨化),並以雙手握在掌心,心念佛號,以感謝的心與天珠溝通,無形中天珠會給您莫大的福報感應。
    
    配戴天珠者,如果有到大廟拜拜或進香時,可將您配戴的天珠拿下來,在神明前香爐(非天宮爐),薰薰香火(即過爐)亦可。
    
    如家中有佛者,亦可擺放在神桌上供佛。如無佛或無神像擺設者,將天珠以檀香油淨化後,置自己家中客廳或辦公桌上亦可。如此可增加家中磁場靈氣、財運及福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PCPOP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