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兩天,我看見廣西工作的朋友安夏在朋友圈發了條狀態:「河內端午節真熱鬧,就是怎麼滿大街都說中文的?」然後,她還配了個哭笑的表情。
我很好奇,問她到底是越南人也過端午還是中國人太多把那邊同化了。
結果,她直接打來視頻電話,鏡頭一轉,是河內升龍皇城的端午節市集、茶藝表演、朝會儀式、除蟲節祭禮,可是真熱鬧。
原來,越南人真的慶祝端午節。
「你知道最搞笑的是什麼?」安夏說,「我在升龍皇城過端午,結果身邊80%是中國人,賣東西的講你好美女,打車司機放着越南語版本的抖音神曲,一恍惚我以為在義烏。」
我笑了。她也笑了。但我知道這事不只是笑笑。
她這次出行,嘗了個鮮,是從南寧坐火車過去的。
「臥鋪列車,晚上六點多從南寧出發,第二天一早就到河內了。」安夏說,「票價不貴,還省一晚住宿費,特別適合我們這種要趕着節後上班的人。」
河內升龍皇城端午節/安夏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她說的這趟車,是5月25日才恢復的南寧-河內國際聯運列車,T8701次,全程11.5小時,次日清晨直達越南首都河內嘉林站。
我後來翻小紅書,發現今年端午,類似安夏這樣的「火車越南團」、「徒步出境打卡」、「越南殺蟲節文化體驗」內容突然多了起來:
他們不僅曬越南大粽子,還曬了當地糯米酒、宮廷賜扇儀式、香料草藥茶藝表演。
他們沒包龍舟,卻穿越紅河,在升龍皇城門口拍下「端午祭」的視頻。
評論區還不乏一堆調侃「這是河內縣城分部」的段子。
而中國遊客對越南的偏愛遠不止端午假期,據越南國家旅遊局數據,2025年前四個月,中國遊客達到195萬人次,佔總數的25.4%,排名第一。
越南昆島/旅界實拍
什麼概念?
就是說今年越南每來四個外國人,就有一個是中國人。
那這個增長又有多猛呢?
中國遊客在越南同比增幅是56.7%,遠高於韓國(第二大客源國,158萬人次)、台灣(第三,44萬人次)、美國(第四,32.3萬人次)等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中國人往年最愛的泰國情況卻有些尷尬。
根據泰國旅遊與體育部統計,2025年前四個月,中國遊客赴泰人數為164萬,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尤其是在4月的潑水節期間,受曼谷地震影響,中國遊客數量甚至被馬來西亞反超,掉到了第二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泰國旅遊安全事件從年初就一直沒消停。
另據昨日海客新聞報道,台中8人因輕信「免費招待游泰之旅」,旅行團整團被賣到緬甸詐騙組織,3人不會用電子產品被釋放,5人生死未卜。
一來一回,越南今年這波「悶聲發財」是實打實接住了下滑的泰國流量。
這並非偶然,是趨勢的開端。
02
中國遊客為什麼湧向越南?
這個問題和「為什麼好多人開始喝國產咖啡不喝星巴克」其實是一個邏輯。
不是越南突然變得完美了,而是剛剛好。
首先,越南剛剛好在一個完美的位置。
它離中國近,不僅近,還是那種又能飛,又能坐火車去的近。
北京、上海直飛河內都只需要3個半小時,這個距離能去香港,也能去三亞,但飛越南好歹算出趟國,若從深圳、香港飛,兩個小時就到了,處於完美的「3小時飛行圈」。
端午節前,廣西南寧-越南河內鐵路的重新開通更是像一根久違的旅遊輸血管道,重新把「邊境出境游」這條賽道拉回到大眾眼前。
中國人能一晚之間踏入越南街頭,這讓「隨便過個周末」變成了「順路刷個國家」。
其次,越南的性價比,實在太香了。
我們來對比一下,2025年過年之後,同樣是海島度假,泰國普吉島、蘇梅島五星級酒店均價兩三千元起跳,越南芽莊、富國島800元搞定,還能送早餐和落日雞尾酒。
吃飯也一樣,泰國網紅餐廳動輒人均兩三百,越南路邊河粉攤30塊就能吃得冒汗,關鍵是環境還不錯,味道也不差。
預算有限的都市青年,在越南能活成真正的「旅拍富婆」。
當然,你若不差錢,安縵、六善、嘉佩樂這些頂奢酒店一樣能拍出南法度假感的小紅書濾鏡。
越南昆島六善酒店教客人做越南菜/旅界實拍
最後,越南越來越會講故事了。
打開小紅書、抖音,芽莊的海岸、胡志明的老街、昆島可以看海龜孵化的酒店,還有河內的升龍宮廷端午儀式根本刷不完。
6月,昆島小海龜游回大海/旅界實拍
越南不再是中老年旅行團專屬,而是會審美、會拍照、懂得享受生活的年輕人打卡新地標。
它既不像日本那樣需要計劃,也不像新加坡那樣貴得心痛,更不像被安全輿情反噬得一地雞毛的泰國讓人心驚肉跳。
它讓中國遊客在「出國」的心理滿足與「舒適」的實際體驗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點。
更深層的原因其實是:中國遊客也變了。
疫情三年讓我們意識到要用最短的時間,玩最多的內容,花最少的錢,拍最出片的照片,這就是今天中國遊客的通關密碼。
而越南,剛好全部對上了答案。
至於越南政府這邊,也不是躺贏。
中越航線越來越多,2025年已開通40班往返定期航班,簽證政策在逐步放鬆(電子簽證+旅行團免簽口岸+三個月停留),旅遊推介會一場接一場,連米其林指南都來了,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中產遊客。
越南自己很拼,而它拼出來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選擇權。
03
雖然今年中國遊客把越南玩成了「新泰國」,但話說回來,要想真的坐穩「東南亞頭部旅遊強國」交椅,越南還得和新加坡爭一爭。
比如,簽證這一課,不能再拖了。
目前為止,越南對中國遊客沒有全面免簽。
你沒聽錯,沒有。
什麼電子簽、落地簽、團簽,是有,但總歸繞不過倆字:麻煩。
需要護照掃描頁、照片背景、支付渠道對接……
雖然不算難搞,但對那些說走就走的中國年輕人來說:「能免簽的我為什麼要費勁?」
更要命的是,這一對比,立刻顯形了:
泰國:早已對中國遊客全面免簽。
馬來西亞:緊隨其後,對中國遊客開放30天免簽。
新加坡:免簽,除了遠點,且在航班、入境便利上不輸越南,還更安全。
而現在的中國年輕人是精打細算的,能走免簽航線就不走簽證跑腿線,能刷護照入境就不想上網填表三十分鐘。
這就像你開了一家裝修特別棒的新餐廳,食材也好、價格也便宜,結果門口還要掃碼排隊15分鐘才能進……顧客當然會往別家走。
越南胡志明the deck餐廳/旅界實拍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中國遊客只去過一次越南之後,就把下一次計劃排給新加坡或馬來西亞的原因之一。
體驗沒問題,但流程太拖沓。
不僅遊客着急,越南旅遊從業者也急。
Ansova Travel的創始人阮麥克就說了,現在來越南的國際遊客已經超過疫情前,但如果簽證政策再拖着不改,增長會有「天花板」。
他們着急,主要是怕中國遊客「變心」,畢竟一旦泰國輿情回暖、新加坡推新玩法,或者馬來西亞加碼自由行補貼,那流量還保不保得住,就不好說了。
說白了,今天的中國年輕人是出了名的「不講感情、只講體驗」,今天能把你玩爆,明天也能迅速「抽身離場」。
在社交媒體時代,一張小紅書截圖、一次入境卡頓,就能改變千萬人的決策。
所以對越南來說,不只是要「流量爆」,還要「復購高」。
從鐵路、航班,到酒店、市場,越南準備得都不錯,未來的中越旅遊,註定會越來越熱鬧。
但如果簽證這事不鬆口,越南只會是「泰國打盹」時中國遊客出境游的替代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