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28日裁決,總統川普無權對幾乎所有國家實施全面關稅,並宣佈對等關稅措施無效。裁決公佈後,美股期貨上漲,反映市場對關稅取消的樂觀情緒。
這項裁決成為針對白宮行政權的最強烈司法挑戰之一,對此白宮立即提出上訴。即使在裁決出爐前,白宮就已表示若判決不利,將提起上訴。不過這項禁令不涵蓋汽車、鋼鋁等25%關稅。但暫停包括先前分別對中共國、加拿大、墨西哥課徵的芬太尼稅。
法院駁回川普政府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的主張。
由三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在判決中寫道:「法院不認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授予總統如此不受約束的權力,因此撤銷依該法施加的相關關稅。」
路透報道指出,該法院表示,根據美國憲法,與外國的貿易管制權專屬於國會,即便總統擁有為保護經濟動用緊急權力的權限,這也無法凌駕於憲法規定。
這起訴訟由無黨派的自由司法中心(Liberty Justice Center)代表5家美國小型企業提出,包含紐約酒類進口商、維吉尼亞教育工具與樂器公司等,他們主張對等關稅將損害其營運能力。還有俄勒岡州等12個民主黨州提起訴訟,稱關稅推高物價,傷害消費者和地方經濟。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是位於曼哈頓的聯邦法院,負責處理海關和國際貿易法糾紛。
法院裁定支持永久禁令,在川普與大多數其他貿易夥伴達成「協議」之前,停止徵收全球關稅。這代表川普的大部分關稅將暫停,但並非全部。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批評裁決,稱「非民選法官無權決定如何應對國家緊急狀態」,並強調川普「將美國放在首位」。川普政府已立即上訴至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案件可能最終提交至最高法院,法律戰或將持續。
此案不僅影響美國經濟,還可能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然而,川普政府的上訴和潛在的最高法院介入,使未來局勢仍不明朗。關注後續法律進展,將是理解美國貿易政策走向的關鍵。美媒先前指出,美國聯邦巡迴區上訴法院過去在關稅問題上一向尊重總統的決定,因此可能在川普政府上訴後恢復關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