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方尋報道/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鐮田浩毅近日接受《MINKABU》採訪時警告,2030年代日本將發生大規模南海海槽地震,可能連帶引發富士山噴發,導致現代日本生活水平退回「江戶時代」。他指出,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破壞了富士山岩漿房的穩定性,使其處於「噴發待命」狀態,隨時可能爆發。
回顧1707年10月28日的「寶永地震」,南海、東南海、東海三個地震帶連動,震級達8.6至9.3,造成6萬棟房屋倒塌或被海嘯沖毀,約5千至2萬人罹難。49天後,富士山發生「寶永大噴發」,火山灰覆蓋範圍廣,遠在百公里外的江戶(今東京)積灰厚達5厘米。專家認為,這兩起災害存在連帶關係。鐮田浩毅表示,若類似事件重演,火山灰將導致電力、自來水、瓦斯等基礎設施癱瘓,交通、通訊和經濟活動停擺,現代都市可能暫時倒退至江戶時代水平。
日本內閣曾估算,若富士山發生與「寶永大噴發」同等規模的爆發,損失至少達2.5兆日圓。但專家認為,若南海海槽地震與富士山噴發同時發生,損失恐達數兆日圓,遠超估算。學者指出,富士山噴發間隔通常為50至100年,自1707年以來已沉寂約300年,累積的能量若釋放,破壞力將難以想像。
近期,全球黎克特制6級以上地震頻發,「百年大震周期將至」的說法引發關注。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龍樹諒預言2025年7月5日將發生強震和海嘯,引發公眾恐慌。儘管龍樹諒呼籲理性對待,地震專家表示目前無明顯徵兆,但民眾仍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