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對社會主義法制的破壞是全方位的,對人的傷害也是多維度的。本文所述,只是例證之一。
本文引用資料均來自正規出版物,人物以辭世時間為序。
許明
許明是原中央調查部部長孔原的夫人。
她是河北滄州人,1919年出生,1936年入黨,1939年8月與孔原結婚。從1953年起,調任周總理辦公室任秘書,幾年後升任副主任(副部級);周總理辦公室撤銷後,改任國務院副秘書長。
按照許明之子孔丹的說法,有三個因素壓垮了她。
一是追查"西糾"後台。"西糾"全稱為"首都紅衛兵西城區糾察隊",成立於1966年8月25日,初衷是穩定社會秩序。牽頭的便是孔丹、陳小魯等高幹子弟。
由於"西糾"阻礙了運動的發展,很快就遭到江青等人討伐。10月初,"西糾"停止了活動。隨後,中央文革追查"西糾"的後台,許明首當其衝。
二是因為一個條子。大串聯興起時,許明在國務院聯絡站負責聯絡群眾,收到了陳伯達寫的一個條子:
"許明同志,這個對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我建議改成'老子英雄兒接班,老子反動兒造反',請你在國務院聯絡站公佈。"
許明遵令公佈。但這個條子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激進的紅衛兵把矛頭對準了陳伯達。戚本禹寫了一個報告,指責許明是挑動群眾針對陳伯達,毛澤東看後批示:
"許明,支右壓左,如不能改正,應調動其工作。"
三是許明個性清高,過去對江青擁戴不夠,工作中也與她有過摩擦。
1966年12月16日,江青在一個群眾大會上要求揪出"西糾"後台,點了五個人的名,包括孔原和許明。會後,孔原即被隔離審查。
12月21日,許明回到辦公室,用一個屏風擋住人們的視線,將大量安眠藥用水沖泡後吞服,然後關燈,躲到值班床的下面,很久後才被發現,送北大醫院搶救,23日死亡,年僅47歲。
據說,許明留下了一封遺書,其中聲明:"關於'西糾'的問題都是我的責任,與周總理無涉。"
胡明
胡明是薄一波的夫人,1919年生於海南,1945年與薄一波結婚。文革爆發前,任第二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局局長。
1966年8月,薄一波在盥洗室摔了一跤,致使尾椎骨移位。周恩來批示:"擬同意薄休養六個月",意在讓他暫避風頭。薄、胡夫婦帶着幾個孩子立即南下廣州養病。
1967年元旦,一幫人衝進薄一波住所,把他揪回了北京。
元月14日,胡明也被押上去北京的火車。第二天,她在路上猝死,年僅48歲。
這個過程撲朔迷離,只有水靜(原江西省委第一書記楊尚奎的夫人、胡明生前好友)的轉述比較具體、可信。
1979年4月,水靜專程到北京參加胡明的追悼大會,胡明的兒子貝貝(薄熙成)到機場接她。在車上,他們有一段對話:
我問貝貝,你媽媽究竟是怎麼去世的?現在查清了沒有?
貝貝告訴我,那年一波在廣州被抓走之後,胡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倖免,遲早是要被揪的。不但思想上有了準備,而且還將換洗衣服、洗漱用具和常用藥物放進一個提包里,以便隨時提着進"牛棚"。
沒過幾天,幾個貌似謙恭客氣的幹部模樣的人,開了一部麵包車,到廣州小島招待所來找胡明,說是廣東省委書記趙紫陽請她去一趟,胡明信以為真,連那個準備好的提包都沒有帶,便隨來人走了。孩子們還以為媽媽一會兒就回來,沒有在意。誰知道這竟是一個騙局。
胡明一上汽車,便被那幾個人拉往火車站,架上從廣州直開北京的火車。還沒到株洲,她就已奄奄一息。造反派在株洲車站把胡明拖下火車,說是送去搶救,可是在去醫院的路上她就含冤而逝了。醫院對胡明的屍體進行了解剖,說是發現了她食道里有幾片安眠藥。於是造反派們便給她扣上"畏罪自殺"的帽子而草草火葬。
說胡明"畏罪自殺"確實荒唐。她剛被帶走,幹嘛自殺?她走得匆忙,沒帶行李,哪裏來的安眠藥?
薄一波沒有再婚,2007年1月15日逝世。這一天與胡明的忌日相隔整整四十年。
吳仲廉
吳仲廉是原浙江省委第一書記江華的夫人。
她是湖南宜章人,1908年出生,1927年4月入黨,1928年隨朱德紅軍上井岡山,是從中央蘇區長征走到陝北的30名女紅軍之一,資歷深厚,經歷坎坷。
從1952年起,她長期擔任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堅持公正執法,被譽為"當代女包公"。
文革中遭受迫害,1967年1月19日自縊身亡,終年59歲。有關方面做出了"畏罪自殺"的結論,並秘密處理掉骨灰。
據吳仲廉的兒子虞大江回憶:
省法院的一些同志曾偷偷地告訴我,母親的死疑點很多:一個人怎麼可能坐着,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情況下,自己將自己勒死呢?在隔離審查的過程中,她幾次利用上廁所的機會,鼓勵其他同志,要相信黨,要堅強……
2008年,在井岡山茅坪吳仲廉、江華的墓碑旁,樹立了一尊她和江華紅軍時期在一起的銅像。
朱嵐
朱嵐是原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的夫人。她是崇明縣人,21歲參加新四軍,1941年與陶勇結婚,有八個子女。
陶勇之死至今是謎。1967年元月21日下午,下屬在駐地一個淺淺的花園井中發現了陶勇,雖經搶救,已無力回天。陶勇屍骨未寒,有人就匆匆定性為"畏罪自殺"。
朱嵐絕不相信丈夫自殺,強忍悲痛,發誓要調查清楚,還丈夫一個公道。許世友派人接她走,也被她謝絕。
隨後,朱嵐被誣為"日本特務",遭遇了殘酷迫害,同年8月被秘密關押,嚴刑拷打,遍體鱗傷。9月,朱嵐跳樓身亡,以死抗爭。
她的衣袋裏放着兩封信,一封是寫給中央軍委的申訴信,一封是留給孩子們的。
在給孩子們的遺書中,朱嵐寫道:
"親愛的孩子們:一定要緊跟毛主席干一輩子革命。你們要相信媽媽決不是反革命、特務,相信組織上一定會把問題搞清楚。你們要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共同前進……"
劉素菲
劉素菲是原西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的夫人。
她是陝西府谷縣人,1937年入黨,第二年與劉瀾濤結婚。五十年代,當過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1960年9月,中央決定成立六個中央局,劉瀾濤任西北局第一書記;劉素菲隨調西安,任西北局辦公廳副主任、西北局書記處第一辦公室主任。
文革開始後,劉瀾濤受到嚴重衝擊,14個月內遭受批鬥1000多次。
1967年3月16日,中央印發《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61人的自首叛變材料》,把揭發這個"叛徒集團"稱作文化大革命的偉大勝利。
不久,康生憑空誣陷:"劉素菲是特務,為什麼不批鬥?"
此後,劉素菲遭受了多次批鬥、拷打。
12月15日,"中央專案審查小組""一辦"人員到西安後,幕後指揮,加緊摧殘,造謠說劉瀾濤和四個孩子都被打死了。
劉素菲不堪忍受,留下遺言:
"為什麼害我全家?這不是毛主席的政策,這是個大陰謀。"
12月31日上午,劉素菲自殺身亡,年53歲。據說,她是跳樓死的。
五天後,專案組才通知她在西安的兒子,不說明死因,不讓向遺體告別,還說:"你們的母親自殺了,自殺就是叛徒。火葬及一切費用自理,骨灰不能存留安放!"
小兒子劉冀燕帶着母親的骨灰東躲西藏,上山下鄉。1971年,才在陝北米脂老家安放了母親的骨灰。
1973年,仍被單獨關押的劉瀾濤才得知妻子的死訊,賦詩一首:
痛悼素菲
一九六七最末日,
與世永別含冤去。
時逾七載我方知,
默默驚傷獨向壁。
卅年密侶驟長逝,
音容宛在念難忘。
千言萬語向誰敘,
只有鎖留我心頭。
歷史必須定公論,
冤假錯案總要平。
劉瀾濤病逝於1997年12月31日上午,正值劉素菲遇難三十周年。
張琴秋
張琴秋不只是"高幹夫人",她本人就是老資格的高級幹部。
她是浙江桐鄉人,1904年出生,1924年入黨,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是唯一的紅軍女將;文革爆發前,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
她有過三段婚姻:第一個丈夫沈澤民是鄂豫皖根據地的領導人之一,1933年病逝;第二個丈夫陳昌浩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政委,西路軍失敗後分手;第三個丈夫蘇井觀曾任衛生部副部長,1964年病逝。
1968年4月,張琴秋受到"監護",被誣為"叛徒"、"裏通外國"。她不堪屈辱,於4月22日凌晨跳樓身亡,時年64歲。
在一份還沒有上交的"思想匯報"中,張琴秋寫道:
"交不出思想,誰也不會相信,結果還是不老實,死頑固,怎麼辦?這樣只剩下一條路了。"
肖里
肖里是原西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的夫人,1941年結婚,有六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三個兒子送給了戰友。
肖里是河南商水縣人,1917年生於一個富紳家庭,1937年入黨。文革前,任四川省輕工業廳副廳長兼政治部主任。
1967年3月15日,江青對四川的造反派說:"你們還沒有把李井泉那個地主老婆關起來?"肖里遂被捕。
入獄後,肖里多次遭受批鬥、毆打,但她性情溫和,沉默寡言,似乎逆來順受。
一天,她對同被關押的作家馬識途說:"你的命運和我不同,你是出得去的,我是出不去的了。他們強迫我寫揭發他的材料,我一張也沒有寫。我只希望你出去後,告訴他,我沒有做一件對不起他的事。"
這個"他",當然是指李井泉。
幾天後即1969年4月23日,肖里服用安眠藥自殺,時年52歲。
種種跡象證明,她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充分準備的。
王長德
王長德是譚政大將的夫人,1937年5月結婚。
她是四川閬中人,十七歲參加紅軍;中共建政後,歷任城建總局人事處副處長、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等職,1960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1965年11月,譚政被逐出軍隊,調任福建省副省長,王長德默默陪伴。
1966年一個冬夜,譚政被福州軍區衛生學校的二十多個造反派抓走。王長德也被發配到吉安、贛州等地閒居,多次被批鬥,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
1975年,譚政走出監獄,見只有長子譚澤代來接他,就問:"你母親哪裏去了?怎麼沒來接我?"
譚澤代未語淚先流,過了好久,才說道:"母親已去世四年了……"
原來,1971年10月13日上午,贛州軍分區傳達關於林彪事件的中央文件。聽說林彪已死,王長德非常高興,縱聲大笑,引發腦溢血,猝然離世。
2024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