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70後接班人出世?「誰想接班誰死得快」

—中南海權鬥殘酷 分析:誰想接班誰死得快

作者:

在中共歷史上,被視為「接班人」的結局都不太好。圖為示意圖。

中共黨魁習近平「接班人選」一直成外界關注焦點,而中共一些「70後」官員正快速進入中共權力核心圈,引發猜測。有分析認為,從過往被指定的「接班人」政治軌跡來看,誰想接班、誰就死得快。

近年來,中共一些「70後」官員獲得高升正省部級,又帶起一波習「接班人」放風。包括浙江省長劉捷、中共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阿東等。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5月15日在其自媒體節目中表示,李雲澤、阿東、劉捷、關志鷗,一個個看上去風頭正勁。但在中共體制里,誰紅得太早,誰就可能是下一個被捧殺的對象。從胡春華、孫政才、陸昊、秦宜智、賀軍科、劉劍這些「曾經的年輕人」政治軌跡來看,誰接近權力中心誰就越危險,這是中共殘酷權鬥的遊戲規則。

蔡慎坤說,在中共的政治語境裏,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年輕的官員被吹捧的太早,就代表着容易出事的標籤;只要是成為接班人,就很容易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當然這個接班人之說,在習時代,很顯然成了一個非常高危的職業。

蔡慎坤表示,中共二十大後,這一批「70後」官員提拔的速度很快,但只要被官媒吹成是「希望之星」,往往就會變成一顆流星。因為中共集權體制,提拔不光是看年齡、資歷、能力,還要看是否對誰絕對的忠誠,這東西一旦變成指標,就容易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蔡慎坤認為,這些「70後」誰都不能說自己是最安全的,誰表現很突出,誰被媒體捧的高,誰向「兩個確立」靠得近,都有可能被提前清洗掉,或者被邊緣化,或者被冷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孫政才、胡春華。

獨立評論人杜政也曾在台灣《上報》撰文表示,成為中共「全國最年輕」正部級官員,並非都是仕途一片大好。在習時代,這類中央的「最年輕」官員生不逢時,會有雙重風險,一是被捧為日後的接班者,樹大招風,遭政敵盯緊,隨時會爆黑料,挖坑;二是自我標榜接班人,會沾沾自喜,野心外露,招主子忌。

作者指,習近平自己破除連任限制後,二十大後一批習家軍過了退休年齡仍在陪跑,習還沒有按中共慣例準備「儲君」,令日後變數很大。如中共本身的氣數盡,或是習的健康問題等。

眾所周知,中共歷任接班人都是高層內定的,但大多人下場悲慘。第一代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先後選擇劉少奇、林彪、王洪文和華國鋒作為接班人。這四人最終都沒能成功。

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選擇了胡耀邦趙紫陽作為接班人,但二人最後都被鄧小平拋棄,胡耀邦被迫下台,六四事件之後,趙紫陽被逼下台,並被江澤民軟禁至死。

到了習近平時代,被視為中共接班人的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2018年被習近平以反腐為名拿下。胡春華則在中共二十大上被踢出局。

自去年7月中共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健康出問題、失去權力的消息盛傳。

杜政表示,近年中共亂政頻出,經濟危機深陷,再加上美國川普再上台,國內外「滅共」的呼聲高漲。因為作惡太多,中共政權麻煩越來越大,這艘破船再也經不起折騰,時間不長,習近平一走,就將中共政權一起帶走。

時事評論員袁斌曾在大紀元撰文表示,中共黨魁十八大接班後,大開歷史倒車,中國經濟開始減速停滯,社會矛盾不斷激化,黨內外不滿情緒蔓延,中共的統治危機越來越嚴重。外界因此把其封為加速中共倒台的「總加速師」。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16/221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