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俄羅斯總統普京和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市中心紅場參加「勝利日閱兵」
紀念歐戰終戰勝利,倫敦這一家是真的,莫斯科那一檔是山寨貨。
邱吉爾的玄孫點燃蠟燭,以證歷史血緣的正朔。該小孩名阿歷山大,並發表講話,童稚中別見早慧,與對烏克蘭發動血暴侵略、口口聲聲反納粹的另一個僣稱「衛國戰爭」領袖繼承人的獨裁者相比:何者為尊貴的正版,何者是天貓淘寶的冒牌廉價品,有一點知識品味修養的,一眼就分辨得清。
在倫敦出席儀式的老兵,是當年真正在戰場對抗納粹的英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沒有爆發自相殘殺的內戰,抗納粹戰爭的將領被一支在窮鄉僻壤冒出來、由史達林資助的蘇格蘭的叛軍將邱吉爾領導的抗敵英雄殺光,然後自己僭稱為衛國的正統。
這個小孩也是邱吉爾的真正後人,不是從不知何處抱回來冒充的演員。
英國首相也沒有與川普一齊「閱兵」。希特拉在發動戰爭前才多次閱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成果,是由邱吉爾的英國、杜魯門的美國、蔣中正的中華民國、戴高樂的法國主催成立的聯合國,另外那個,雖然最先進入柏林,只是邊緣角色,並非正統,因為馬上就密謀擴張,建立另一個赤色帝國,迅速破壞世界和平,罪無可恕。
何況戰後的世界文明秩序,本來就是由英美建立的。
莫斯科那個山寨版,去年還剛與其貌似親密的遠東夥伴聲稱要合作建立另一套非英美、反西方的「世界新秩序」,今年忽然又改口,聲稱要維護以聯合國為主軸的「世界秩序」——一件冒牌產品買回家,通常一洗就脫色,不耐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由諾曼第到所羅門群島,由艾森豪到麥克阿瑟,場面壯闊的太平洋戰爭,也包括收復新加坡與夏愨上將主持的香港重光。
戰後的事,雖然因雅爾塔會議的敗筆,導致歐洲半壁陷入鐵幕,生靈悲欣交集;而杜魯門和馬歇爾也不是太光采的角色,但此戰的事實、道德、是非,只有一個版本,一種論述,只此一家;另外那個檔攤會聚了一小撮不相干的食客,終究是粗製濫造。
邱吉爾的小兒孫,一點微弱的燭光,勝過千軍萬馬閱兵堆砌的排場。同日梵蒂岡選出新的教宗,巧合地是美國人。不太可能期待這一代的美國領袖,會是麥克阿瑟,而不是馬歇爾,因為終究英國也沒有邱吉爾,只有一個結巴望之略似人君的斯坦默。
對那一點燭光照見、在歷史長廊這片壁上,無數先烈的身影,無限感慨,祝禱心懷。這一天,在此地,將沒有門券的閒雜人等拒諸門外,因為那點燭光象徵人性,是真的;因為耶穌說:只有小孩,才能到我這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