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指出,面對美中貿易戰選邊站,中共將難以在與美國和西方長期博弈中存活下來。英國媒體亦呼籲,各國不要再騎牆,應該站在美國一邊。
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米高‧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在《紐約郵報》撰文說,美中貿易戰已超越了關稅稅率或經濟協議的範疇。
「在鎖定的全球貿易戰中,美國和中國共產黨都預計,世界其它國家將在21世紀的這場新冷戰中選邊站隊。」他寫道。
幾天前,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暗示各國可能不得不在美國和中國(中共)之間做出選擇。美方官員泄露了一項計劃,利用總統的「自由日」(Liberation Day)關稅,阻止北京通過其它國家轉運出口到美國。
中共周一(4月21日)回應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共產)中國絕不接受,並將堅決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中共開始拉攏美國盟友和夥伴
中共正在試圖拉攏美國盟友和夥伴,利用他們對川普政府部署關稅措施的不滿。原因很簡單,除了中美之外,世界其它地區佔全球GDP的44%,貿易額佔全球貿易額的64%。
《韓國經濟日報》周二(4月22日)援引政府和公司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北京最近要求韓國公司不要向美國國防公司出口含有中國稀土礦物的產品。
日本共同社周二報導,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已致函日本首相石破茂,呼籲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作出協調回應。日本政府官員透露,信中強調了「共同對抗保護主義」的必要性。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周二亦公開表示,中、歐應承擔國際責任,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中共近期在歐洲外交政策上明顯軟化戰狼立場。
中共緊張美國擁有大籌碼
索博利克認為,理論上講,川普的策略是合理的:利用華盛頓在全球經濟中的獨特地位,最終懲罰中國(中共)不公平和剝削性的貿易行為。
美國擁有巨大的籌碼。中國近20%的國內生產總值依賴於出口,而北京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到2023年,中國約有1.2億個就業崗位——占勞動力的五分之一——屬於製造業。
高盛估計,將有1000萬至2000萬中國工人從事與對美出口有關的工作。
「習近平重生產輕消費,這意味着他無法迅速實現經濟轉型。」索博利克說。
世界觀望美中貿易戰誰會先眨眼
但世間萬物都有利有弊。關稅既可能損害外國出口商的利益,也同樣會損害國內消費者的利益。
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逆差不僅源於海外廉價的製造業,也源於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索博利克說,川普也無法在幾個月內將製造業帶回美國。
在他看來,中國面臨失業率飆升的威脅,而美國也需準備應對物價上漲和供應鏈中斷的可能。
川普總統周一在「真相社交」網站上發帖稱:「自從我們宣佈設立『自由日』(Liberation Day,4月2日)以來,許多世界領導人和企業高管都來找我,要求減免關稅。」
「很高興看到全世界知道我們是認真的,因為我們確實認真對待此事!他們必須糾正數十年來濫用貿易規則的行為,但糾正對他們來說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川普寫道。
英媒:別再自欺欺人應該站在川普一邊
索博利克指出,「貿易戰僅僅是美中之間正在展開的更廣泛冷戰的一個領域。在這些聯合衝突中,只有一個贏家,而且沒有簡單的選擇。夾在中美之間的國家正深切感受到這種緊張局勢。」他提醒說。
長期跟蹤加中關係的加拿大獲獎調查記者薩姆‧庫珀(Sam Cooper)也建議說,「在這個轉折點上,川普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運用經濟實力,儘管這是必要的:他還必須向美國人民和世界其它國家明確表明,中共的經濟觸角對我們的生活和核心自由構成了生存威脅。」
已經有歐洲媒體呼籲別再騎牆,應該果斷站在川普一邊。英國《每日電訊報》的一篇最新的評論文章說,在美中之間保持中立可能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利基,但問題也出在這裏——英國不能再自欺欺人了,而應該站在川普一邊。
「英國企業在美國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如果為了在中國撈到的幾塊錢而冒險,那是毫無意義的,根本不值得。……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美國最終將取得勝利。站在勝利的一方總是更好,因為那是回報所在。」文章寫道。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最新數據是,英國對中國每年出口320億英鎊,而英國對美國的出口則高達1820億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