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余茂春 | 一場虛構的戰爭:中國對台灣的毫無根據的主權主張

—華盛頓從未承認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

作者:
中共企圖吞併台灣的理由,不過是建立在暴力、宣傳和外交恐嚇之上的一場騙局。儘管北京不斷鼓吹台灣是所謂的「叛亂省份」,但事實很簡單: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以來,從未統治過台灣,哪怕一天都沒有。

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宣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美國在某種程度上似乎默許了這一說法。然而,這一論點經不起哪怕最基本的推敲,既缺乏真正的歷史依據,也沒有法律或事實上的正當性。

中共企圖吞併台灣的理由,不過是建立在暴力、宣傳和外交恐嚇之上的一場騙局。儘管北京不斷鼓吹台灣是所謂的「叛亂省份」,但事實很簡單: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以來,從未統治過台灣,哪怕一天都沒有。

自1949年以來,台灣一直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並在國際上被普遍稱為「台灣」。中共從未掌控過台灣的土地、人民或政府機構。那麼,北京口中的「台獨運動」到底是什麼?這不過是中共為合理化自身擴張主義野心而刻意製造的一個「妖怪」。

台灣政府無論政治光譜如何變化,都始終堅持台灣是一個完整的、自治的、民主國家。台北無需宣佈「獨立」,因為它本就已是一個獨立國家——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擁有民選領導人、繁榮的經濟以及捍衛自身主權的軍隊。無論北京如何憤怒,台灣都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國家。

中共常常引用中美三份聯合公報,聲稱華盛頓支持其「一個中國」原則。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國只是「承認」中國提出了這一主張,並未「同意」這一立場。華盛頓的對台政策始終牢牢建立在《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之上,而台北也明確拒絕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這些政策同時也確保了美國對台灣防務的承諾。

信息已經十分明確:台灣的未來必須由兩岸人民以和平、無脅迫的方式協商決定。如果中國企圖以武力吞併台灣,那不僅將違反國際準則,還會嚴重威脅全球穩定。

為了支撐其不合理的主張,北京一再扭曲歷史。它聲稱歷代中國王朝對台灣的統治證明台灣屬於中國,但歷史事實卻並非如此。台灣的統治者曾包括荷蘭、西班牙、日本,以及部分中國政權。如果以古代歷史作為主權認定標準,那麼中國是否也該為蒙古人和滿族人長期的外來統治負責?

現代國際社會對主權的定義基於國際法和民族自決權,而非斷章取義的歷史敘述。台灣2300萬公民的態度十分明確:他們拒絕接受中共統治。

北京聲稱其對台灣的企圖是出於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需要,但其實際行動卻暴露了這一說法的虛偽。自1949年以來,中國主動將大片領土割讓給意識形態盟友,如共產主義蘇聯和蒙古。如果領土統一真是中共的核心目標,那為何這些土地從未成為其爭奪的重點?顯然,中共對台灣的執念與「主權」無關。

中國的外交政策充滿了自相矛盾。它拒絕承認「一個中國,一個台灣」,但當年卻能坦然接受東、西德並存的事實。它在1992年對朝鮮承認韓國一事保持沉默,卻不允許台灣在國際社會擁有應有的地位。這種前後矛盾揭示了中共外交策略的本質——徹頭徹尾的機會主義。

中共對台灣的威脅,本質上並非出於「國家統一」的考量,而是為了削弱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並挑戰民主秩序。中共深知自己正與自由世界展開一場意識形態較量,而美國是其最主要的對手。作為一個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台灣在全球商業和技術革命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同時也是美國的重要夥伴。因此,台灣的存在對中共的威權模式構成了直接挑戰,這正是北京不惜一切要控制台灣的原因。

中共一次又一次地故意激化台海局勢,以此向美國施壓,並增強自身在全球的影響力。從20世紀50年代炮擊台灣離島,到1995-1996年的台海導彈危機,再到今天幾乎每天的軍事挑釁,中國始終在試探華盛頓的底線。每一次危機的目的都如出一轍——削弱美國的國際信譽,動搖其對台灣及整個亞太民主秩序的承諾。

如今,北京仍在如法炮製,試圖通過軍事威脅迫使美國在談判中讓步。中國希望利用台海緊張局勢,迫使華盛頓減少對台北的支持,進而削弱其全球領導力。但除了地緣政治,中共對台灣的興趣還有一個更加現實的動機——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主導地位。

台灣是全球晶片製造巨頭台積電(TSMC)的所在地,而台積電幾乎壟斷了世界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全球經濟嚴重依賴這一行業。如果北京控制台灣,不僅會重創民主世界,還將使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掌握巨大優勢,加速其全球霸權的野心。

歸根結底,中共的侵略行為並非為了「民族團結」,而是為了阻止另一種「中國模式」——一個自由、民主、繁榮的華人社會——在其掌控之外蓬勃發展。

台灣的存在證明了一個事實:即便沒有中共的極權統治,中國社會同樣可以繁榮、自由、民主。這正是台灣不僅對其人民,而且對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的原因。

Yu是哈德遜學院中國中心主任,也是胡佛學院的訪問研究員,他的「紅色地平線」專欄每隔一個星期二出現在《華盛頓時報》上。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華盛頓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415/2204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