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首日,齊刷刷倒下了三個人,他們是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自舞蹈領域的馮雙白,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主任羅斌,以及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藝術交流處副處長韋立。
其中,馮雙白、羅斌都是舞蹈屆的大伽,他們編導創作了許多具有極大影響力的舞蹈作品。
編排了一輩子舞蹈,結果把自己絆倒在地,足見舞鞋之下也滿是油膩。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從事高雅藝術工作者們究竟是靠什麼搞錢的呢?
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繫中國文聯舉辦的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是羅斌,其宗旨和業務範圍包括:為文聯舞蹈藝術發展提供服務,中國舞蹈家協會學術交流、文藝展演、藝術家採風實踐相關活動的組織。
單獨看這些業務似乎找不到什麼斂財的缺口,但有懂行的網友分析,他們出事最大可能是全國舞蹈考級方面的問題,這是個巨額收費項目,很難拿到各地的經營批文,非常容易滋生腐敗。
跳舞賺不到什麼大錢,可組織舞蹈考級、兜售專營批文則是一筆可觀的買賣。
現在有一個普遍現象,勤勤懇懇靠本事、靠奮鬥賺錢越來越難了,取而代之的是靠專營壟斷,靠行政權力獲得特殊資源,對搞協調拉關係的要求更高。
不僅僅舞蹈考級存在這個問題,許多考級、考證等特許事項都有類似問題。
就算不屬於特許事項,讓誰干、不讓誰干存在很大隨意性,權力主體的自由裁量權非常大,鏈條上的利益尋租無法避免。
比如大的項目工程幾乎全由國企中標,然後再層層轉包、分包,最後到私營企業都不知道要倒幾手,這還僅僅是承包工程拿項目,幹完後要錢討債門道更多,先給誰撥、後給誰撥,每次撥多少錢,背後都是有說法的。
由此不難看出,社會諸領域的管理成本畸高,這些高昂的成本被食利階層拿走,最終平攤到普通人身上,由大家集體買單,這也正是內卷和痛楚之源。
我們常說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現實中的絕對權力,無不是在資源分配過程中進行了變現。
海量的社會資源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再由他們實施二次、三次分配,誰都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哪怕出現萬分之一的傾斜就能惠及無數人,權力的魅力盡顯於此。
無論唱歌的、跳舞的,還是踢球的、下棋的,只要攀爬的足夠高,握有的權力足夠集中,就免不了沉醉其中。
權力就是這麼美好,誰擁有誰心裏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