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把中共徹底整垮?DOGE天才們一招比川普大棒還狠

—DOGE的天才們正在研究:不償還中共國債務

中美–關稅戰之後,將迎來主權債務戰爭。川普政府暗示不會償還包括中國在內的債權國。我們是否正在見證美元霸權的終結?新川普政府在經濟問題上進行了很多嘗試。法國記者注意到,川普也意識到關稅雖然可以增加稅收收入,但也會引發內部問題。它們會導致貿易報復,使外國商品更加昂貴,從而引起通貨膨脹或物價上漲。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

法國The Conversation網站30日發表一篇題為「如果美國不償還債務,中國該怎麼辦?」的文章,認為美國效率部DOGE的天才們或其他與川普關係密切的人出於國內政治原因,決定選擇性地向中國違約。

(The Conversation是一個非營利性媒體(Non-profit journalism)、在線新聞發佈和研究報告(Research report)網站)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彭博社報道,馬斯克負責提高政府效率的團隊在審查美國財政部數據時發現了違規行為,這可能導致美國忽略一些付款。」「忽略某些付款」這個詞還只是輕描淡寫。用通俗的話說,這意味着考慮選擇性違約,換句話說,不償還所有債權人……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

不償還債權人允許您自願選擇償還部分債務,而不償還其他債務。川普一再打關稅牌,稱這是施加地緣政治壓力的手段,或者作為國家收入的來源。違約有助於減少國家債務。但這是一個冒險的想法,這會威脅到人們對美元的信心。誰會願意購買那些根據主權國家為零的政府債券呢?

經濟學家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最近在英國《金融時報》頭版上質疑美元的霸權地位,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艾森格林表示,川普首席經濟顧問史蒂芬·米蘭提出的對持有聯邦國債的外國持有者徵稅的提議可能會破壞國際金融穩定。目標是使美元貶值,以提高美國出口的競爭力。據官方消息,政府正在考慮對支付給外國投資者的利息徵收「使用費」。你必須付費才能使用美國擁有的美元。

川普政府玩弄文字遊戲,將該稅重新命名為「使用費」。直接扣除利息可以避免國際稅收條約。實際上,只有外國投資者付錢。這成為一種變相的歧視。

正如布拉德·塞特瑟(Brad Setser)最近在社交網絡 Threads上所展示的那樣,超過一半的美國債務持有者(美國國債持有者)都是美國個人或企業……他們很可能不會受到此次違約的影響。那麼還有誰持有這些債務?位居榜首的兩個國家是日本和中國。

Que ferait la Chine si les etats-unis ne reboursaient pas leur dette?© credit-agricole

中國佔美國債券的4%

日本暫時仍是盟友,可以享受豁免。即使川普政府對歐洲及其歷史夥伴表現出的熱情降低,與美國的地緣政治聯盟仍能發揮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仍持有約4%未償還的美國債券。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小,但卻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更重要的是,中國面臨着巨大的資金壓力,其官方外匯儲備超過7000億美元,如果算上非官方儲備,這個數字可能更高。中國的半公共機構,例如銀行和大公司,可能持有更大的金額。

布拉德·塞特瑟(Brad Setser)最近在 Threads上報道稱,中國正在逐步減少持有的美國國債。銷售的具體金額尚不清楚,但通過比利時的歐洲清算銀行(Euroclear)進行的交易提供了一些線索。自2014年以來,中國似乎已逐漸脫離美元。它從一個持有美國股票18%的債權國,變成了如今的持有4%多一點的股票的債權國。

儘管如此,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依然是美國的第二大債權國。現在想像一下,美國效率部DOGE的天才們或其他與川普關係密切的人出於國內政治原因,決定選擇性地向中國違約。

網友對此紛紛留言:

吳敬中27分鐘前

美債基本被美國大機構買走,所有外國購買的加一起也就20%左右,其中之一是中國,好像目前低於日本排第二?中國病毒全球停擺美國百萬死亡,二十萬億肯定不是多說的,中國美債這點錢,真的是毛毛雨蒼蠅腿了。

奧維爾48分鐘前

左媒謊言。利害國那點債還不夠美國一年赤字的一半,小錢而已。

摩訶笨蛋56分鐘前

賴賬確實很不道德,但是不犯法,只是信用受損。很多第三世界國家賴賬,厲害國也很無奈。但是美國賴賬的話會毀掉美元的國際地位。目前美國就盼著厲害國對台灣動武,凍結厲害國海外資金的藉口立刻就有了!所以,白操之類的五毛就盼著厲害國打台灣去吧!到時候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g2j258分鐘前

武漢病毒害死的,每人賠償幾百萬美金應該夠了。

白草今天14:04

賴賬的行為用得着天才們研究嗎?隨便去監獄裏問一下就得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31/219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