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金融博客ZeroHedge表示,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地方政府似乎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資金短缺,不得不用房地產危機留下的未完工和未售出的房屋來支付賬單。
報道提到,由於中國的大力支持,開發商可以向潛在購房者提供誘人的優惠條件,從而推高購房量,同時充分利用看似有利的形勢,通過舉債為儘可能多的開發項目融資。與此同時,土地銷售收入豐厚的地方政府也大量舉債,以創造儘可能有吸引力的城市環境。
在巔峰時期,中國房地產開發占經濟的比重幾乎達到25%。
由於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很少將超過5%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用於房地產開發,因此這個數字本身就說明了事態的發展程度。
2019年,中國的規劃部門開始意識到住宅開發過度,突然撤回了早先的支持。由於規劃部門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警告,開發商和地方政府都沒有時間進行調整。
開發商首先受到影響。他們開始破產。
災難的最初跡象出現在2021年,當時大型房地產開發商恆大宣佈無法償還相當於約3000億美元的債務。隨後又發生了多起類似的破產事件。
毫不奇怪,建築活動停滯不前,購房速度也停滯不前。金融系統因未償還債務而遭受重創,尤其是在開發商破產的同時,已從房地產開發商處預購的中國家庭無法再支付款項並拒絕履行抵押貸款義務。
由於中國拒絕實施緩解這些財務壓力的政策,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隨着這些問題的惡化,地方政府失去了大部分土地出售帶來的現金流,發現自己無法償還繁榮時期欠下的債務,也無法履行對民眾的公民義務。不僅貸款人被要求等待,地方政府還拖欠承包商提供的各種服務,包括公用事業、垃圾收集、街道清潔和維修。
ZeroHedge寫道:「在某些情況下,情況變得非常嚴重,以至於市政僱員(師、醫務人員、警察和消防員)得不等待領到工資。由於沒有現金支付賬單,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只能求助於他們手頭上唯一充裕的東西:未完工和無人居住的公寓。」
文章舉例,中國昌吉市已向新疆東方宇宙燃氣公司償還了相當於2500萬美元的未付燃氣費,該燃氣項目原計劃是作為豪華住宅開發項目建設,但目前尚無完工的260套公寓。
上海城市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已徵用了115套公寓,以償還到期金額約1000萬美元。
中國德江、玉屏和思南三縣的警察局通過轉讓一家破產房地產開發商的公寓,解決了欠一家軟件開發商約1000萬美元的債務。
「不過,他們訴諸於實際上已成為易貨經濟的制度,應該能讓人感受到中國經濟和金融問題已經變得多麼嚴重,」報道指出。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