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月份的物價指數。與公佈一月份物價指數的一片「消費回暖、物價回升」不同,二月份消費物價同比和環比均出現大幅下跌。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從1月份的上漲0.7%掉頭下跌0.2%。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5%,非食品價格下降0.1%;服務價格下降0.5%。2月份,工業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跌2.2%。這是PPI連續第29個月同比下跌,PPI持續這麼長時間下跌,在中國和主要經濟體都未出現過。所有官方數據都指向中國經濟仍處於「通縮螺旋」中。儘管剛剛結束的兩會不斷傳出提升內需,鼓勵消費的呼聲,但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給出具體應對措施,更未觸及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話題。
網友@火星宏觀發帖說:目前所有的數據都高度趨同於供給過剩、需求不足。從幾大類經濟要素來看,首先是資金供給過剩需求不足。至少近30年來,我們的社融存量的增長速度持續快於GDP的增長速度,廣義貨幣M2的增長速度一直以高於經濟增速50%的速度擴張。其次是人力資源供給過剩,需求不足。兩個信號十分明顯:一是自謀職業勞動力佔比越來越大;二是青年失業率一直在擴大,大學生求職越來越困難。這兩個信號發生在人口總量下降、勞動力供給總量持續數年下降的背景下,尤為重要。雖然我們一直通過增加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來消化部分過剩的產能,但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從2023年2月開始持續同比下跌,至今已整整2年,也就是生產資料的供應持續性過剩。然而上周財政部長在記者會上談及財政的擴張性支出時,在十多萬億的擴張性財政支出中,只有不到0.5%的4500億元,用於刺激消費,其他99.5%的擴張性財政資金,均習慣性地繼續用於刺激生產。價格信號警示我們,在供給過剩的通縮周期中,通過增加個人收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來增加需求,遠比刺激生產繼續增加供給重要!
網友@jackie發帖說:國際學者在研究國內經濟結構性問題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相比美國,國內的資源配置效率居然低了50%!這意味着,如果我們能解決這些問題,哪怕不增加投資,經濟還能再增長50%。這簡直是藏在「抽屜」里的經濟增長潛力!那麼,大家公認的國內結構性問題到底有哪些呢?第一個問題是「出口成癮」。過去30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2007年出口佔GDP的比重達到35.4%,但隨着經濟規模擴大,這一比例逐漸下降至2023年的18%左右。但現在,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都公認這條路走不通了。那為什麼一直依賴出口呢?核心問題就是內需不足。這就是被公人的第二個問題。內需不足的一個原因是消費水平低。老百姓的消費佔GDP的比重全球最低,2023年的數據顯示,我們的消費佔GDP的比重僅為38%,遠低於美國的68%和日本的54%。另外,過去十年間,國內居民消費年均增長率為6.5%,而GDP年均增長率為7.2%。這意味着消費增長速度長期低於經濟增長速度,導致消費佔GDP比重逐年下降。這就直接導致消費不足,內需不足。為啥老百姓消費這麼低呢?原因也很簡單:居民勞動報酬佔GDP的比重僅為45%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的60%,勞動收入增長速度一直低於GDP增長速度。再看儲蓄率,我們總儲蓄率高達45%,其中居民儲蓄率約為35%,遠高於美國的15%和日本的25%。為什麼儲蓄率又這麼高?看社會保障支出,我們的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重僅為10%,也遠低於歐美國家的20%以上。這意味着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到位,老百姓不得不通過儲蓄來應對養老、教育和醫療等不確定性。第三個問題是「經濟不平等」和「社會不正義」。我們的基尼係數長期處於0.46左右(或許數據太難看,後來就不公佈了),遠高於國際警戒線0.4。收入差距調查顯示,高收入群體(前10%)的收入是低收入群體(後10%)的10倍以上。還有,根據麥肯錫的調查,我們社會流動性的下降趨勢明顯,底層人群向上流動的機會減少。這些問題就不多說了,涉及到勤勞致富和財富二次分配問題。第四個被公認的問題是「製造業升級換代」。這個問題其實和體制關係很大。因為在任何國家,企業的升級換代都離不開中小企業的發展。以美國為例,經濟發展的動力就是中小企業,技術進步也靠中小企業。看看美國的發明創造,幾乎都來自中小企業。大企業大多是從小企業發展起來的。大企業可以慢慢退出市場,新的中小企業不斷湧現,靠着這種新陳代謝,經濟才能保持活力。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嚴重不足。而且由於對私營企業根本沒有保護,更加限制了私營經濟的發展,也嚴重影響了招工,導致失業嚴重的後果,這直接導致了就業不足和內需不足。中小企業發展不起來,製造業升級疊代也成了難題。為啥中小企業發展不起來?政策問題、資源配置問題……。比如美國每年對中小企業的研發補貼佔GDP的0.5%,而我們僅為0.2%。所以說我們現在的結構性問題就是:依賴出口、內需不足、經濟不平等、中小企業發展不足。這些問題就像「慢性病」,不解決,經濟就只能「亞健康」。
北京街頭一景。攝於2025年3月9日。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物價指數,2025年二月份消費物價同比和環比均出現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