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尼米茲」號航母將於2026年啟動退役程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美國海軍協會網站近日表示,美國「尼米茲」號航母將於2026年啟動退役程式。這艘服役半個世紀的核動力航母,可說是見證了從冷戰到新世紀的風雲變幻。它的離去不僅僅是一段歷史的結束,更是中美海上力量對比悄然變化的標誌。
根據《星球調研室》今(11)日的報導,隨着福特級新航母建造進度嚴重滯後,美國11艘航母底線即將被打破,而迅速崛起的中國海軍,已將兩國航母數量的差距逐漸縮小。
根據美國聯邦法律,美國海軍現役航空母艦的數量不得少於11艘,這一數字被視為維持美國全球軍事存在的底線。五角大廈早在15年前就做好規劃,用2015年開工建造的福特級二號艦「甘迺迪」號取代將在2020年代中期退役的「尼米茲」號,確保航母數量不會下降,但發生意料外的情況。
「甘迺迪」號雖然按計劃在2019年順利下水,但之後的舾裝與系泊試驗工作舉步維艱。截至2024年末,該艦的4部電磁彈射器僅安裝完畢2部,飛行甲板上仍可見大型工棚,多處艦體外舾工作均未完工。
雖然美國海軍表示,將爭取2025年7月交付「甘迺迪」號,但按目前進度,即使今年能夠完工,隨後的海試也至少需要2年時間,很難在「尼米茲」號退役前及時接替。
「甘迺迪」號雖然按計劃在2019年順利下水,但之後的舾裝與系泊試驗工作舉步維艱。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更糟糕的是,即使是已經服役的福特級首艦「福特」號,也面臨諸多技術問題。美國海軍官方評估顯示,「福特」號升降機容易卡住,電磁彈射器故障率高,甚至因難以解決不同頻段信號互相干擾的問題,即將拆除雙波段雷達。
此外,美國海軍福特級三號艦「企業」號的建造進度同樣不容樂觀。該艦在2024年11月才完成中段船體的建造,目前仍在干船塢內進行後續裝配。根據美國海軍2025財年預算文件估計,「企業」號計劃2029年9月交付,比原定日期晚了18個月。
與此同時,「尼米茲」級的二號艦「艾森豪威爾」號已服役48年,三號艦「卡爾.文森」號也在1982年就開始服役,它們的退役時間節點也已臨近。以上都顯示,美國要維持11艘航母底線很困難。
「尼米茲」級的二號艦「艾森豪威爾」號已服役48年。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當「尼米茲」號在2026年啟動退役程式時,中國海軍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很可能已經服役。從統計數據看,美軍在2027年後滿打滿算也只有8艘尼米茲級航母和2艘福特級航母。屆時中國海軍已有3艘現役航母,兩國的航母數量差距將縮小到7艘。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與中國的航母數差距逐漸縮小,但美國目前在航母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仍是不爭的事實。
當「尼米茲」號在2026年啟動退役程式時,中國海軍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很可能已經服役。圖為福建號。圖:翻攝自三石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