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川普笑了!血洗中共全球佈局

—美中新一輪交鋒,華府獲得罕見勝利

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華爾街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牽頭一個投資集團達成228億美元協議,收購香港長和(CK Hutchison Holdings)在20多個國家的45個港口業務,其中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克里斯托瓦爾港和巴爾博亞港。這一交易標誌着美國在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中取得罕見進展,削弱了中共在全球港口網絡中的影響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貝萊德收購的港口遍佈澳大利亞、埃及、墨西哥、波蘭、韓國、泰國、瑞典、巴基斯坦、伊拉克、阿曼,以及英國、荷蘭和巴哈馬等國,但不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港口設施。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美洲項目主任貝格(Ryan Berg)表示,此舉「代表美國奪回中國影響力的機會」,對抗中共通過「一帶一路」計劃主導的國際基礎設施建設。貝格曾建議美國國會推動「港口回購計劃」,以制衡中共。

美國政府長期認為,在與中共的競爭中,動員私人資本至關重要。具有鮮明的美國特色。這一次跨多國的擴張,具有鮮明的美國特色。這是華盛頓長期以來的一種觀點的首次重要體現,即美國要想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佔據優勢,關鍵在於動員私人資本。長和此次出售港口業務,也回應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巴拿馬運河「中國控制」的擔憂。儘管川普在國會講話中重申希望重獲運河控制權,但貝萊德的收購消除了中國可能施加影響力的潛在籌碼。川普政府還計劃對懸掛中共國旗幟或由中國建造的集裝箱船每次停靠美國港口徵收100萬美元或更高費用,並設立白宮辦公室促進美國造船業發展,以對抗中國在造船業和海運領域的優勢。

中共通過國有企業中遠集團(Cosco)和招商局集團(China Merchants)主導全球115個港口,擁有比美國海軍更多的軍艦、龐大的商船船隊,並主導造船業和港口物流技術。這引發美國擔憂中國港口利益可能帶來軍事優勢,如加強補給線、間諜活動或海軍停靠便利。長和的控股股東李嘉誠(96歲)否認出售受政治壓力,但交易被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Homeland Security)主席、田納西州共和黨人馬克·格林(Mark E. Green)視為「確保經濟未來安全的積極一步」。

儘管中共當局稱其港口投資為商業行為,但未對貝萊德交易公開表態。知情人士透露,拜登(Biden)政府曾推動美國公司競購全球基礎設施,但成效有限。此次交易凸顯美國私人資本在全球戰略領域的回擊,標誌着與中共新一輪交鋒中的華府勝利。

長江和記的全球港口網絡註:未顯示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港口。數據來源:長和

貝萊德還收購了巴拿馬運河的克里斯托瓦爾港。圖片來源:MATIAS DELACROIX/ASSOCIATED PRESS

長和的控股股東是現年96歲的億萬富翁李嘉誠。圖片來源:JUSTIN CHIN/BLOOMBERG NEWS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11/218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