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即將登場,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3月5日人大會議開幕當天作政府工作報告。面對持續萎靡不振的經濟局面,今年的兩會經濟目標與政策措施會與去年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中國政協和人大會議(即兩會)將分別於3月4日至10日和3月5日到11日在北京召開。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規劃之年。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有關兩會前瞻的媒體簡報會上分析,與往年一樣,今年會議的重點將集中在經濟問題上:「今年真正的重大問題是,中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都認為,現在是中國政策制定者實施有助於經濟增長反彈的經濟政策的時候了。」
專家:中國經濟的最大挑戰在於提振消費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近兩個月後,美中兩大經濟體正走向激烈對抗。和去年不同的是,中國無法再依賴於出口增長,因此領導層承諾將優先推動國內需求,釋放國內消費潛力。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房地股市雙跌,外資撤離,失業高企。消費者信心疲軟,至今仍未反彈。去年9月,中共當局宣佈刺激增長計劃,但並未真正發揮作用。12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承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重要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內需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會議還暗示,兩會召開前,中國將推出一系列政策應對這些挑戰。
甘思德認為:「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經濟是否真的能達到這些預期?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消費方面。」他指出,中國的消費僅占GDP的39%,遠低於其他發達經濟體的50%至60%,但官方卻一直認為,問題在於能滿足消費的高質量產品供應不足。因此,他預計,本次人大會議上,北京將繼續強調提供更多高質量消費品,並繼續實施貿易投資計劃,用於工業升級。同時,中國將繼續擴大財政赤字,最高可達GDP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