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AIM-260A導彈曝光! 射程超300里! 專家:共軍霹靂-15難以抗衡

作者:

美軍自2017年起開始研發中遠程空對空導彈 AIM-260,並於近期曝光了該導彈的外型,引發世界各地軍事愛好者關注。圖:翻攝自軍武次位面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自身的軍備實力,並將美國視為主要的假想敵,對整個印太地區帶來龐大的威脅。為了應對中國可能帶來的風險,美國近期也不斷加強新式軍備的研發速度,確保自身軍事實力不會被持續發展的中國超越。近期有消息指出,美軍最新的中遠程空對空導彈 AIM-260A外型已經曝光,有中國專家對其外型進行分析後,認為其性能可能遠超中國的霹靂-15。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軍武次位面」指出,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近期發佈的宣傳資料中,出現了美軍自2017年起開始研發的新型空對空導彈「AIM-260A」的外觀樣式,引發全世界軍事愛好者的關注。「軍武次位面」表示,雖然美軍計劃2020年開始進行 AIM-260的試射,並預計於2023年起大量生產並轉交美軍服役,但該導彈的測試過程並不順利,預估服役時間目前已經延期至2030年左右。

「軍武次位面」稱,雖然 AIM-260疑似在研發過程中多次碰壁,但根據其外觀進行分析,該導彈沿用 AIM-120D的彈體,並優化了原先的鴨翼型彈翼,目前僅剩尾部的四片小型彈翼。「軍武次位面」表示,在將彈翼優化後,導彈所受到的阻力將會大幅度減少,配合推力矢量引擎的話,仍可做出較強的機動性飛行表現。另外,由於該導彈沿用 AIM-120D的彈體,美軍幾乎所有飛機都能「無縫升級」,認為該導彈的整體構型與設計真的「非常先進」。

美軍F-16戰機機翼由上至下分別掛載AIM-120、AIM-9與AGM-88三種導彈。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另外,「軍武次位面」也補充指出,與先前的 AIM-120D相比, AIM-260A極大的延長了火箭引擎內的藥柱,從原本的0.9米大幅延長到1.44米,增長60%。「軍武次位面」表示,在不考慮其他減重設計的情況下,火箭引擎藥柱長度增加60%,意味着整體射程可能增加60%,推測 AIM-260A的最低射程可能已經超過256公里,「如果加上其他的減重、增加射程設計,該導彈的最大射程可能輕鬆超過300公里」。

同時, AIM-260A也使用了多脈衝火箭引擎,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不斷對能量進行調節與管理,甚至在應對不同距離、不同速度的目標時,選用最合適的引擎推力,確保該導彈在射程範圍內可能具備的威脅性。另外, AIM-260A也投入了最先進的相控鎮雷達導引彈頭,具備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能力,但也因為投入這些新型的設計,推測該導彈可能在戰鬥部上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協。

「軍武次位面」總結認為,由於目前解放軍戰機的中遠程導彈仍採用10年前開始服役,射程約145公里的霹靂-15。與美軍的 AIM-260相比,霹靂-15不但射程較短,導彈整體重量也較重,甚至連導彈體積都大上不少,強調目前解放軍在中遠程空對空導彈的領域中,「可能不具備與 AIM-260A競爭的能力」。但「軍武次位面」指出,目前解放軍已經開始針對霹靂-15進行改造,認為在中國導彈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解放軍取得與美軍相似的戰力「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

目前解放軍正在隊霹靂-15進行改良,該名軍事專家認為,解放軍再次具備與美軍抗衡的能力「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圖:翻攝自軍武次位面

中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 AIM-260可能具備超過300公里的射程,能輕鬆對抗中國解放軍的同類導彈霹靂-15。圖:翻攝自軍武次位面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227/218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