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天塌了!川普重錘落下 生死存亡戰上演;什麼信號?瘋狂儲備物資、央國企加速合併

—【阿波羅網報道】

什麼信號?瘋狂儲備物資、央國企正加速合併【阿波羅網報道】 中國房企標杆倒地!國資全面接管 美國新財長暗示或將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 告別800美元免稅時代!自發貨賣家:天塌了

近期種種跡象表明,央國企合併重組進程正在加快,大動作不斷。

曾被稱為「中國房企標杆」的萬科去年巨虧人民幣450億元,被指瀕臨破產,新年過後,萬科高階主管大洗牌。

隨着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政策的,T以及暫停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稅,自發貨賣家直言,天塌了!

美國新任財長周四暗示,或將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

什麼信號?瘋狂儲備物資、央國企正加速合併【阿波羅網報道】

近日《碎葉冬青》文章說,2024年7月11日,中航電測收購成飛集團,併購規模高達百億之巨;

8月30日,東航宣佈吸收合併一二三航空;

9月2日,中國船舶擬吸收合併中國重工,兩大超千億市值公司「合體」,併購交易規模為A股近十年之最;

就在同一天,中國保變電氣同中國電氣裝備進行業務整合;

9月5日,國泰君安擬吸收合併海通證券,直接改寫頭部券商格局;

9月8日,鹽湖股份同五礦集團組建中國鹽湖集團,註冊資本高達百億,又一家巨無霸浮出水面……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涉及央企重組整合。知本諮詢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7月初,國有企業整合重組事件數量同比增幅超過120%。

央國企作為中國經濟的「頂樑柱」和「壓艙石」,也在重組下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wind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截至12月20日,後同),以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上市公司為競買方參與的併購重組規模已超過5800億元,佔比升至76%,為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回溯歷史,央企整合動向向來標誌歷史風向,分合交替,體現不同階段國家的意志和需要。

一個從「分」向「合」轉變的時代,正強勢拉開帷幕。

文章分析,從近兩年審計署發佈的「經濟體檢」報告來看,央國企仍存在不少「毛病」亟待解決。

前不久,審計署公佈2023年度情況,22戶重點央企依舊存在會計信息不實、國有資產資金管理薄弱等問題,涉及資金886億,追責問責41人。

簡而言之,當前央國企存在「大而不強、效率不高、活力不足」等問題,仍未達到國家對其的期望,也難以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需求。

與此同時,部分行業還陷入了「內卷式」的惡性競爭,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縮,發展面臨諸多困難。

比如2025年1月20日,中鋼協會長姚林在會上表示,目前鋼鐵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內卷式」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行業效益近年來持續下降。

文章還介紹,目前,中國正瘋狂儲備物資,防患未然,應對全球變局:計劃將糧食自給率從65.8%提升到90%,原油儲備從每天新增90萬桶增加至今年內新增10億桶,天然氣儲備量從現有的150億立方米預計到2025年達到550億立方米……

中國房企標杆倒地!國資全面接管

中國新年過後,萬科高階主管大洗牌,新任命人員都來自深圳國資系統。曾被稱為「中國房企標杆」的萬科去年巨虧人民幣450億元,被指瀕臨破產。

據陸媒報導,萬科2月5日在內部發文,公示10名高管人事任命,涉及戰略投資運營管理部、財務資金管理部、法務部等集團總部,以及北京、華東等開發經營本部等多個核心崗位。這些新任命人員,全部來自深圳國資系統。

這10人中,有深圳國資系統的官員,也有深圳國企高管。還有一人來自廣州市天健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也屬於深圳國資。

陸媒稱,這10人全部來自深圳國資,再加上年前入場的5位高管,已經形成至少15人的「高管天團」。

還有報導稱,這是萬科「步入國資深度管理新階段」的開始。

這波人事異動有跡可循。去年陸媒獲悉,萬科總裁祝九勝被當局帶走,同時深圳官方全面介入,準備接管萬科。

1月27日,萬科公告,郁亮辭任董事會主席仍任執行副總裁,祝九勝辭去總裁等所有職務,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辛傑接任主席。

萬科同時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450億元人民幣。

萬科一度被稱為「中國房企標杆」,第一大股東為深圳市地鐵集團。在其它房企巨頭不斷暴雷之際,萬科曾一再自我標榜「財務健康第一」。但去年萬科暴雷消息不斷,被指已在破產邊緣。

美國新財長暗示或將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周四(2月6日)接受彭博社採訪,在被問到特別關注的貨幣操縱國名單中國是否在裏面時,他回答說:「我想我們會在4月1日看到結果。」

財長接着說:「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不平衡的經濟體,而且他們現在正處於嚴重的衰退之中。他們正在經歷通貨緊縮,並試圖透過出口擺脫困境。」「我們想要公平貿易。其中一部分就是在貨幣和貿易條件方面採取強硬立場。」

告別800美元免稅時代!自發貨賣家:天塌了

隨着關稅政策的落地,Temu、SHEIN等主要依託低成本直郵模式的跨境電商平台將面臨首輪衝擊。隨着「最低限度關稅豁免」被取消,這些賣家不得不面對15%~20的稅率成本,部分長尾SKU可能因利潤歸零被迫退出市場。

在美國加征關稅中,國內自發貨的賣家或將開啟一輪淘汰戰,而擁有海外倉的賣家則泰然處之,淡定觀戰。

據中信證券研報,在海外倉備貨模式下,預估終端售價30%~40%將被海關認定為交易價值,加征10%稅率預計對終端零售價影響在3%~4%。

此外,FBA賣家因貨量龐大,新加的關稅成本得以在大量商品中分攤,單件商品的成本增幅幾乎微不足道。

自發貨賣家(如FBM),則在取消800美元的小額豁免政策後,競爭力大幅削弱。與此同時,由於FBA賣家提前在海外倉備貨,這使得他們在政策變化面前依舊穩如泰山,反而可能藉此機會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對那些依賴自發貨模式的賣家來說,這則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一位業內從業者無奈地表示:「我們公司今年開工就直接宣佈倒閉了。我們主要靠美國的自發貨,定製類產品的利潤本就只有15%,如今貨代費用一下子暴漲了30%-50%,老闆今天在釘釘群里宣佈了解散。」

除了亞馬遜自發貨賣家外,在Temu、SHEIN等平台依賴直郵模式的中小賣家以及獨立站賣家(約80%獨立站使用小包直郵)也將陷入困境。AMZ123了解到,在小包模式下,預估終端售價60%~70%將被海關認定為交易價值,對應關稅對終端零售價影響15%~20%。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209/217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