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的2024業績預告近期相繼出爐,預虧成為普遍現象。(Go Nakamura/路透社)
2025年的過年已過,雖然中共當局宣稱消費市場總體「平穩開局」,但經濟總體並未呈現任何上升趨勢。同時,廣東、上海等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強調改革與創新,並試圖優化營商環境。但是,這些舉措真的能夠盤活中國經濟嗎?
中國的新年假期2月4日已經結束。據官媒新華社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6日(周四)說,今年的過年假期,全國消費市場「年味濃、人氣足、銷售旺,商品消費亮點突出」。他還引用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稱,節日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相較去年同期增長4.1%,消費市場總體實現「平穩開局」。
中國過年消費「平穩開局」還是「曇花一現」?
不過,民間的反應卻完全不同。來自廣東湛江的一名網友「大陸邊緣人」以書面方式告訴本台,他的父親每天開電瓶車拉客:「以前他一天能拉客200元(人民幣),少的也有100多元。現在競爭大了,坐車的人也少了,最多只能拉100多,少就幾十塊,甚至十幾塊一天。還有那些餐廳等實體店老闆,2024都是虧錢的,能保本是算好的。另外,今年的煙花12點半都停了,往年不炸到天亮都不行的。說到底都沒錢了,降低消費。」
旅美經濟專家秦偉平告訴本台:「這種曇花一現式的消費,一方面是積攢的消費,同時也透支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在經濟基本面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這種所謂的節日增長其實是,算不上一個比較好的現象。實際上,還是反應出整個經濟形勢非常之嚴峻。」
上市企業去年大面積虧損萬科被國資系統全面接管
2月5日,農曆新年假期剛過,作為中國房地產業標杆的萬科集團就宣佈,由深圳國資系統全面接管。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來自深圳國資系統的10餘名高管全面入駐該集團核心崗位,而本次調整的直接導火索是萬科2024年預虧450億元,並有高達9828億元的負債(其中1115億元為短期債務)。
實際上,中國上市公司的2024業績預告近期相繼出爐,預虧成為普遍現象。據中國金融和信息數據提供商萬得(即Wind)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8日,已有900多家上市公司發佈2024年度業績預告,其中虧損(續虧和首虧)的公司佔比達54%,預喜(預增和略增)的公司僅佔比22%。這一狀況與官方發佈的實現了GDP5%增長目標的情況形成強烈反差。
其中,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虧損最普遍;光伏行業的企業則普遍錄得上市後最大規模虧損,據《第一財經》的報道,60家企業預告合計虧損556億元。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鋼鐵企業去年盈利能力明顯下滑,多家上市A股企業業績預虧。
秦偉平表示:「中國的上市公司相對來說都屬於競爭力比較強的企業,但很遺憾的是它們大面積地虧損,而且虧損的金額是令人瞠目結舌。萬科其實是一個縮影,就是中國現在這些龍頭企業都倒下來了,可以看出企業的生存環境是非常糟糕的。」他指出,大面積的企業不景氣也會嚴重打擊就業市場。
過年後返城找不到工作?
過年過後本是很多農民工返城、尋找新工作的時候。由於整體經濟環境差,據報道,很多鄉村青年由於找不到工作和為節約開支,去年11月就已提前返鄉過年。還有的人原本有工作,過年後回城,卻發現公司已經倒閉了。
網友「大陸邊緣人」告訴本台,他從事的建築業很差,過年之前就一直失業在家:「就業還是不行,就是很卷、卷死了。就我這個行業(開弔車)來說,換以前,每月16000的工資,去南美那麼遠的地方打工,沒有人會去的,現在卻都搶着去。」
經濟低迷之下,中國青年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去年12月底,中國人社部就曾召開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提出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底線,着力防範「行業性、區域性、規模性失業風險」和勞動關係群體性矛盾糾紛風險等。
2月6日,人社部微信公眾號發出消息,就「如何線上辦理失業保險關係跨省轉移接續」做出回應。這顯示出,失業問題仍會是2025年困擾社會的重要議題。
秦偉平說:「我們在估算中國青年失業率在40%左右,這已經是非常非常高的一個失業狀況。如果形勢繼續惡化下去的話,可能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多地政府召開「新春第一會」試圖改善營商環境
據中國官媒《經濟參考報》報道,廣東、上海、山東、湖北、安徽、浙江、遼寧等地在2月5日召開過年之後的首次工作會議,為全年工作「把脈定向」。今年,多地「新春第一會」都強調「改革和創新」,把所謂「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優化營商環境」等作為部署重點。
另據官媒新華社報道,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2月5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蔡奇出席並講話。會議強調,加大力度整治「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持續整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
秦偉平指出:「地方政府的利益和現在我們講的民營企業、和老百姓的利益,某種程度上也是緊密相連的。他們也希望拉動經濟,但效果怎樣,要分開來看。」
秦偉平提到,廣東省發展改革委2月5日宣佈,已正式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全力支持企業創新,而民營企業占該省經濟主體總量的96%以上。高科技龍頭企業集中的杭州則宣佈,外地警察等辦案人員在沒有當地官方批准或官員陪同之下,不得進行「遠洋捕撈」(指異地執法)。同時,四川閬中近期則對4名討薪工人以「惡意討薪」為由公審治罪。
萬科集團宣佈由深圳國資系統全面接管;圖為萬科一項目。
旅美前中國江西的教培企業主翟德雲則認為,官方現在對提振經濟已經毫無有效辦法:「它唯一的辦法就是忽悠,因為它癌症已經得了,就是半年死,還是三個月死。」
展望2025年的中國經濟狀況,秦偉平預計:「中國的經濟還沒有見底,它還會持續的下滑,這是一個基本面。它不會因為有局部的變化而有大的改變。因為積重難返,包括債務危機、金融危機還沒有全面的爆發。」
同時,他還指出,中國的外部環境還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美國是中國的一個主要出口國,尤其特朗普總統上台後,中美貿易摩擦會加劇,這會令中國經濟雪上加霜。因此,2025年的中國經濟還會繼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