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川普重掌白宮數日,為何有人依然懷念吃X的日子

在上一篇題為「常識與誤解,世界將如何迎接川普2.0時代」的文章里,我引用了丘吉爾的名句「我喜歡打架時面帶微笑的男人」來描述川普。並且預計川普任內將會演一場「大戲」。這場大戲講究的就是「明友暗敵」和「明敵暗友」。接下來就要看誰會陪川普演戲,誰先「領盒飯」。川普也不負美國人的眾望,在上任伊始就公開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以示對自己競選承諾的踐行。尤其是在授權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打響了政府瘦身的第一槍後,已經沒有人可以懷疑川普的決心。這註定會為美國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並將影響到整個西方世界!

但是非常值得觀察的是,除了在美國的川普反對派以外,遠隔重洋的另一方也聚集了大量極端川黑。有些人為了抨擊川普,甚至不惜濃墨重彩的美化那位老年痴呆的前傀儡總統拜登。真的有必要這麼做麼?討厭川普沒有問題,但是稍微理性一點,有一點常識和邏輯,講究點證據不好麼?下面這段內容是朋友圈裏轉發的比較廣的。用網上的一句老話來說就是——吃屎吃慣了,看別人吃肉他反而要教育人家!

之所以從這個話題開始,並不是有多麼想維護川普。我又不是美國人,川普也不可能付給我一分錢。我更關心的是,從這類反川普的言行中可以折射出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存在的某些很嚴重的問題。這種問題傷害不到川普半分,也不會對美國有什麼影響,但是卻很容易對我們自身帶來威脅。甚至會讓一些不忍回顧的歷史重演。這才是我必須要寫今天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

上面這段文字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病例研究。我估計,年齡大一點的朋友應該對他這種說話方式毫不陌生。此君一上來就是典型的文革式語言。這類語言通常具有鮮明的政治化、情緒化和煽動性特點。例如第一句:川普是帶着苦毒怨恨和極其強烈的報復心,而不是帶着對上帝的敬畏和真正為美國人民謀福利心態就職的。這其實就是一種標籤化的攻擊手段,通常用於簡單化的非理性批判。

試問,他是怎麼看出來的「苦毒怨恨和極其強烈的報復心」呢?如果換做一個常人,這個觀點或許是成立的。畢竟,在過去的8年裏,川普不僅經歷了「通俄門」的污衊、反對派的彈劾,也經歷了司法武器化的迫害、新聞謠棍的百般羞辱和強行剝奪財富的不公,甚至直接的暗殺行動。直到大選前,妻子的不雅照還被惡意發在網上,意圖從精神上摧毀川普。只要川普還是一個正常的人類,就不可能不對幕後的黑手恨之入骨。但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一個能在一輪又一輪「必殺局」中勝出的勇敢者,一個蒙恩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愛國者;想要實現把美國帶入「黃金時代」的理想,就不能不把個人的愛恨情仇放在國家利益的後面。事實上如我此前的文章所說,那顆子彈已經讓川普歷劫重生。一個沒有任何信仰的人根本無法理解,在美國這樣一個以基督教立國的國家,這樣的一幕到底意味着什麼。

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論點正確,他又說:「所以為了彰顯他的存在感,第一時間就廢除了拜登任上全部的78項行政令。任何正常人都不會相信,這78項行政令里沒有一項是合理的」。這話是典型的無證據結論和極端化表達。什麼叫任何人都不會相信呢?難道只要相信了「78項行政令里沒有一項是合理」的人,就應該被歸入非正常的行列?而這78項行政令到底合理不合理,到底是誰說了算的呢?這種表達方式難道不是「就是偉大」「永遠正確」句式的翻版?

其實破解這類謬論也十分簡單。方法一,看川普是否顛覆了拜登任內的全部行政命令。如果不是,就說明廢除這78項行政令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方法二,看一下這78項行政令都包括什麼。也就是說,只要拿出充足的證據即可證偽。我查了一下,被廢除的這78項行政令涵蓋多個領域,包括氣候變化、能源、移民、貿易和多樣性等。例如: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宣佈「國家能源緊急狀態」;取消對電動汽車的支持;恢復在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區的鑽探活動;要求各聯邦部門在60天內取消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性(DEI)項目;撤銷拜登時期關於種族、性別平等和LGBTQ權利的多項行政命令;以及部分貿易和經濟政策等。這些政策背後毫無疑問關聯到很多美國人的利益蛋糕,自然少不了擁護者。無論是頒佈還是廢除行政令,都代表了時任政府的政治考量。恕我從中看不出川普此舉是「為了彰顯存在感」。難道川普的存在感還很差嗎?

此君後面的話就更加證明其對美國的政治常識一無所知。所以我才要在前一篇文章里花了很大篇幅給朋友們舉了洛杉磯大火的例子。往往在某地顯而易見的常識,在另外一地就是神話傳說般的存在。這一切皆源於信息封閉導致的無知。如果始終用一個扭曲的認知來評價真實的世界,永遠不可能得到正確的結論。

其實美國兩黨雖然在表面上有很多矛盾和衝突,但是在國家的根本利益面前仍然非常講究一致性和政策的連貫性。所以會看到前不久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以歷史罕見的9:0的絕對票數,通過了「非賣即禁」的法案!相關的例子舉不勝舉。這是美國的民主制度決定的。總統擁有行政權,但必須是在法律框架下行使權力。如果把政策連續性簡單理解為上一屆政府頒佈的命令下一屆政府必須無條件延續執行,那今天的美國可能還是兩百年前的樣子。這就不是保守主義原則,而是「祖宗成法不可妄動」的迂腐。之所以美國民眾用「大比分」將川普送入白宮,就是授權川普進行改革。當然也是基於對川普行事風格的了解和支持。人家美國人都不急,為何美國以外的人反而要急火火的跳出來大罵「川普的任何作為,都與保守主義無關,只是為了滿足其私利野心和虛榮」。這不是鹹吃蘿蔔淡操心麼!

話說回來,就算是對川普懷有無比的敵視,也犯不上把拜登捧到天上。舉個現實的例子。1月初有一則重磅新聞。美國、英國和日本聯合對俄羅斯能源領域實施新一輪制裁,目標直指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行業及其背後的「影子艦隊」。「影子艦隊」由大量陳舊油輪組成,通常由非透明實體控制。目的是幫助俄羅斯繞過國際制裁。而且俄羅斯的「影子艦隊」不僅偷運石油天然氣,還涉嫌破壞海底電纜。就在1月1日烏克蘭切斷俄羅斯通往歐洲的輸氣管道後,穿梭於波羅的海的「影子艦隊」數量驟增。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在聲明中表示:「對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制裁將耗盡普京的戰爭資金,而每減少普京手中的一盧布,就能挽救更多烏克蘭人的生命。」美國牽頭的這一動作被認為是自俄烏戰爭以來,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最致命的打擊。那些一直推崇拜登政府,並認為會比川普做得更好的人不妨獨立思考一下:既然是最致命的打擊,為什麼非要在拜登政府即將結束的時候才拿出來呢?既然早就可以看明白,拜登政府為什麼之前一直任由俄羅斯繞過制裁呢?

事實上,從2021年1月拜登上任伊始,即指示內政部暫停在聯邦土地上出租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權。此舉導致了美國輸往歐洲的油氣減少,放縱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上的佔有率。再加上美軍在阿富汗的倉皇撤退,終於撐大了北極熊的野心才導致了俄烏戰爭。數以十萬計的鮮活生命被戰火吞噬。今年1月5日,拜登又趕在川普就職前發佈禁令給川普挖坑,阻止美國開發近海的原油和天然氣,而且要確保未來的政府無法解除這一禁令。還有他提拔毫無作戰經驗的變性人擔任美國高級將領,縱容DEI在美國政府、軍隊甚至學校泛濫;在離任前的最後時刻動用總統權力特赦一批罪大惡極的死刑犯,以及他的兒子、家族成員和親信,使其免受法律追究等等等等。無法想像現在還在為拜登唱讚歌的人到底有多麼無知和愚蠢。在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是如此行徑。如果這些都可以算作是「敬畏上帝」的話,那我嚴重懷疑這個叫「葉隱」的人是在瀆神!

通讀這篇文字後會發現,其中充滿了「不講原因只談結論」的風格特徵。這是最典型的「艱難探索時期」的特殊思維方式。它剝奪了人們理性探討和多角度分析的空間,取而代之的是不容置疑和絕對服從。文中體現了一種高度集權化、情緒化和非理性化的思維方式。只要求受眾認同「什麼是對的」「誰是敵人」,而不關心為什麼如此。其本質是通過灌輸某一類特定的結論,壓制獨立思考,強化權威控制;放大立場論和鬥爭論,煽動情緒、排斥邏輯和常識。最終會導致整個社會陷入嚴重對立和思想禁錮。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曾寫:想要評价川普,最起碼應該研究一下川普這屆政府的執政基礎邏輯是什麼?擺在川普面前的諸多事物的優先級是什麼?有朋友表示不太理解這兩句話。其實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出,川普的這一輪政策完全是本着「刀刃向內」,從上至下、先安內後攘外;先解決容易解決的問題,把困難的問題推後再集中爆破的優先順序推進的。而且在解決問題的手段上也遠比上一個任期要高明得多。例如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就已經意識到華盛頓沼澤對美國的危害。但是礙於一沒有稱心的班底,二缺乏執政經驗,不僅很多政令難以推行,反而頻頻被沼澤地里的怪獸拉扯、陷害。此次重掌白宮後,授權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用機構改革和降低成本的名義淘汰冗員,得到了更多民眾的支持。美國畢竟是民主社會。當一項政策得到了美國公民的廣泛認可,職業官僚也不敢不掂量掂量孰輕孰重。

川普這屆政府的執政基礎邏輯其實就是:兌現競選承諾,修復美國的傳統價值觀,為美國人增加更多就業機會,為美國創造更多財富。拜登政府看似與歐洲的關係變得更為融洽。其實反而是美國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空前衰落的四年。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川普從拜登手裏接過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政府在四年裏浪費了8萬億美元的赤字支出,償還債務的成本比2020年的預計高出230%以上。同時聯邦政府還前所未有的破壞美國的能源產業,瘋狂引入非法移民,對國民實施嚴厲的法規管制和隱性稅收,用老百姓口袋裏的錢為其他「精明」的國家買單。結果造成了美國現代史上最嚴重的通脹危機。美國普通老百姓面對飛漲的物價和畸高的利率苦不堪言。如果任由這樣龐大的債務持續下去,最終會走向政府破產。而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一旦經濟崩潰勢必引發世界性的海嘯。二戰期間的歷史可以看到,當社會陷入困頓人們惶惶不安的時候,就是極端主義思想趁機崛起的良機。事實證明,只有美國的壯大才可以重新穩定二戰後建立起來的世界秩序,震懾心生邪念的妖魔鬼怪。

川普會讓我們看到,一個80歲的老人可以為了振興自己的國家而付出多少。日前有消息稱,川普放話將要把總統的首次出訪「賣個好價錢」。一般來講,美國的新任總統出訪都帶有特別的象徵意義。例如,里根布殊克林頓奧巴馬首次出訪的都是加拿大;小布殊首訪的是墨西哥。拜登在2021年參加了在英國舉行的G7峰會。這雖然是他第一次以總統身份到訪英國,但總感覺味道不那麼純粹。不管怎麼說,美國總統的首訪通常都會是傳統的盟友國家。但川普上一任期打破了這種「政治正確」,首次出訪目的地選擇了沙特。那次出訪沙特為美國換取了總額約為5000億美元的投資,涵蓋軍事採購、能源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這次他說要把首次出訪「賣個好價錢」絕不是一句玩笑。沙特已經聞風而動,再次表達了對美投資的意願,稱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而川普在日前舉行的達沃斯論壇上說,他會要求沙特將投資額增加到1萬億美元左右,並且必須把油價降下來。

恰恰是這些石油大亨的貪婪和拜登政府的故意放水,才讓俄羅源源不斷的續命並讓戰爭延續。降低油價將會是壓垮俄羅斯石油生產的最後一根稻草。想讓這頭北極閹熊落淚,先讓它見了棺材再說。你可以嘲笑川普就是一個商人。但無法否定川普的這份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川普的智慧、勇氣和膽識,早已碾壓一眾口炮愛國的白左政治精英。西方有一句諺語:如果你想要一樣東西,就得讓自己配得上它。難道不是因為美國人用選票選擇了川普,才讓自己配得上這位總統!

其實很多人對於川普的誤解和敵視來自於某些自媒體「人」的惡意中傷。例如下面這貨,就在川普就任當天編造了一個:川普侄女瑪麗稱周一的就職典禮是「黑暗的一天」的謊言。我只截取了最開頭的部分。後面的內容全都充滿了濃濃的糞坑味道。

我調查了一下新聞出處。應該是在2021年的時候,川普的侄女說過「這是叔叔最黑暗的一天」。《新外灘》的官方賬號轉載了這則並不起眼的消息。而且瑪麗·川普(Mary L. Trump)的這句話也旨在說明川普在離開總統職位後,將面臨失去權力、媒體關注度下降以及一系列法律挑戰等問題

之所以要舉這個例子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標準的「輸入式」謊言的製造過程。首先,選擇一個真實存在,並且曾經反對或攻擊過川普的人。然後移花接木。修改時間順序,把幾年前說過的話變成剛剛說的。接下來是無中生有。把編造出來的內容添加到這個人的發言內容中。假他人之口造謠。讀者看到這個人的IP是美國,又沒有能力進行新聞溯源。於是就迷迷糊糊的信以為真。這也是我為什麼在文章里反覆講,要增加獨立思考能力和儘量豐富信息源。因為信息質量決定了人的認知高度,認知又會決定命運。如果一個人對美國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小紅書對賬的層級上,當然會得出美國即將崩潰的結論。

網上有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很多人以為資訊時代底層人更容易得到知識和真相,會變聰明;但現實正好相反,他們更容易獲得垃圾信息,會強化其數十年不變的愚昧!

其實可以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這個人身在美國卻可以肆無忌憚的罵美國總統呢?美國人投票選舉總統的目的是為自己服務,而不是在推舉一位道德上毫無瑕疵的聖人。同樣的道理,川普作為美國總統制定的每一項政策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如果他真的做錯了什麼或者濫用了權力,美國人不介意在兩年後的中期選舉中給川普和共和黨上一課。美國人的政治成熟就體現在,不會把希望寄託於某一個從天而降的英雄,而是相信一套可以約束住魔鬼的制度!

總而言之,川普已經規劃好了劇本,演員們還未悉數到場。2025將好戲連台,而我們只需要耐心!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第五二六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125/216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