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北韓「谷山大炮」為何至今未發一彈? 專家:武器與戰術過於落後反成標靶

作者:

除了士兵外,北韓也向俄羅斯提供谷山大炮,協助俄羅斯應對庫爾斯克的烏軍。圖:翻攝自軍武次位面

為了填補前線資源的不足,俄羅斯將北朝鮮援助的士兵與軍備陸續部署至庫爾斯克地區,應對烏軍的進攻行動,其中就包含北韓知名的「谷山大炮」。然而,谷山大炮投入至今已經快滿2個月,卻並未傳出任何「實戰貢獻」。有中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北韓士兵與軍備之所以打不出亮眼的成績,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落後」。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軍武次位面」發佈文章稱,早在2024年11月,網絡上就流傳着北韓谷山大炮被拉往庫爾斯克地區的影片,北韓的「北極星-2」地對地戰術導彈也於12月與另一批谷山大炮同時抵達庫爾斯克前線。然而,「軍武次位面」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庫爾斯克地區仍尚未傳出北韓武器成功對進攻俄軍造成傷害的消息,令他感到十分震驚。

「軍武次位面」指出,谷山大炮體積非常龐大,每門大炮的重量也超過40噸,平均需要4至6人才能完成開炮的操作。且由於谷山大炮存在機動性與連射能力較差、攻擊距離較短等問題,以現代戰爭來說已經不是一款「理想的武器」了。另外,「軍武次位面」也認為,除了武器本身較為落後外,北韓的炮兵戰術也十分落後,質疑其可能與北韓武器始終打不出好成績有關。

北韓發射導彈。(資料照)圖:翻攝自騰訊網

「軍武次位面」表示,北韓的炮兵戰術與蘇聯相同,每個炮兵營總計約有200名士兵,分別操作12門火炮,且部署方式較為集中。北韓士兵的炮彈後勤系統也與蘇聯較為相似,習慣將大量彈藥囤積在同一個據點內,並按照旅、營、連的層級漸漸向下配布彈藥,幾乎是冷戰結束後的「經典蘇聯式戰略法」。

「軍武次位面」指出,雖然這種戰術可以在部署完成的情況下,對大範圍敵方陣地實施打擊,並在敵方士兵心中種下恐懼的種子,但該策略早已「十分過時」,不應該再投入現代戰爭中使用。「軍武次位面」稱,在俄烏戰爭剛開始時,俄軍也是使用同樣的炮兵策略,試圖對烏克蘭進行打擊。然而,俄軍炮兵部署過於集中、偵察能力不足以及後勤體系差勁等3個問題,最終導致俄軍炮兵只能被烏軍炮兵「按著打」。

烏克蘭利用先進的無人機技術和自動榴彈發射器,對北韓士兵的步兵陣線進行精準打擊。圖:翻攝自騰訊網

「軍武次位面」稱,在持續交戰近3年後,俄軍才透過戰術、硬件等各方面的改善,克服了上述的3個問題。如今,剛加入戰場的北韓士兵持續使用已經遭俄軍淘汰的「經典戰術」,對早已熟稔應付方法的烏軍來說,就只是一些新的「靶子」而已。

「軍武次位面」強調,北韓炮兵部隊現在應該立刻與俄軍進行經驗交流,並掌握俄軍開戰至今的所有經驗,「屆時,再將北韓士兵投入戰場也不算太遲」。

然而,自谷山大炮部署至今已近兩個月,該武器仍未打出任何亮眼的成績。有中國網友分析認為,北韓的武器與炮兵戰術的落後,才是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圖:翻攝自軍武次位面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121/216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