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遠洋捕撈」又有新叫法,廣州近萬家企業受害
10月16日,大陸《華夏時報》披露了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今年年4月發佈的《廣東省情內參》。《內參》中一個小標題為「互聯網業態公司遭受異地逐利性執法,生存難以為繼」。
文中稱,「近年來,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地市已成為異地執法的高發地。以廣州市為例,自2023年以來,朴朴、壹健康、九浚等近萬家企業遭遇異地執法,這些企業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而且大部分案件存在較明顯的逐利性執法動機。」
報導還提到10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個關於「趨利性執法」的研討會。會上提及多起地方當局強奪外地企業財產的案例。
其中一例是,重慶某縣公安局僅僅因為當地一人購買「瑤浴包」後稱其無效,就以「詐騙罪」立案,出動300餘名公安趕到杭州,將生產「瑤浴包」的公司一鍋端,抓捕了155人,涉案金額高達2億元(人民幣,下同)。
另一個案例也類似,塞北某縣有人購買保健品後報案,當地官方將生產保健品的廣東公司的管理層和員工一鍋端,涉案金額據稱幾個億。
還有一例「釣魚執法」特徵很明顯。河南某縣一名所謂「藏友」,將其「藏品」委託深圳一家拍賣公司鑑定,該公司按行業規定收取5,000元鑑定費。這名「藏友」繳納鑑定費後報案,這個河南縣城的公安隨即以「詐騙罪」立案,跨省抓捕拍賣公司47名員工,然後法院判處巨額罰金,查封扣押數千萬資產。
除了「釣魚執法」外,還有地方公安甚至直接「栽贓陷害」。
一名旅居美國的華人網民在X平台發文說,有律師爆料,外地公安往一名富人賬戶里打一筆錢,緊接着就凍結該賬戶並抓人。
該網民還提到,自己好幾個朋友都遭遇「異地辦案」了。其中一個僅僅因為轉了筆錢,就被異地抓捕,最近據說要判三年。另一位朋友被外地扣了五百萬,還被要求過去「接受調查」,這朋友不敢去,被扣的五百萬隻能「聽天由命」。
網民紛紛跟帖留言:「吃大戶是中共匪幫一貫的做法」「收割富人他們是專業的」「從德國佬發表《共產黨宣言》那一刻開始,他們就把消滅私有財產作為自己的核心基因」「十幾年前公安凍結個人或者公司賬戶至少得先立案,現在不用了,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凍結」。
夢碎一地!習近平遭冷水狠潑【阿波羅網報道】
阿波羅網方尋報道/習近平推進人民幣國際結算的計劃難以實現。對於貿易、跨境投資和外匯交易,美元迄今仍是首選貨幣,即使中共與多國達成部分外貿以人民幣結算,試圖挑戰美元霸主地位,人民幣想取代美元還言之過早。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各國央行持有的美元儲備比重在2001年達到73%的高峰,此後已降至59%,但仍不足以削弱美元的地位。
富裕國家大多是美國的盟友,很難轉向人民幣,如果完全排除它們,那麼全球貿易就只剩下25%,其中四分之三發生在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之間,考慮到持有人民幣的風險,將這些資金流轉為人民幣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報道指出,即使目前美國在世界產出所佔比重進一步下降至16%,但是,「王者美元」(king dollar)仍保住了寶座。
在貨幣交易中很明顯,美元的流動性意味着對於某些貨幣對來說,透過美元進行交易比非美貨幣更便宜直接。聯準會研究人員在2023年也得出結論,美元主導地位在過去20年保持穩定。為何取代美元如此困難?原因之一是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s),亦即使用美元的人越多,使用美元的動機就越大。
2022年美國之音報道,中共用人民幣結算沙特石油計劃落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再次受阻。經濟學家認為,挑戰「石油美元」體系或「去美元化」有相當難度,存在多重風險:北京操縱貨幣匯率、國際上人民幣接受程度低、中共政治透明度及金融穩定性低都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阻力。雖然美國財政政策可能影響美元走勢,但短期內美元的國際地位不會動搖。
中國的獨裁制度和外匯管制,限制了可以從中國帶出的資金數量,這讓投資者感到不安。沒有任何地方能夠像美國一樣將法治、高度流動的市場和開放的資本帳結合在一起,這意味着投資者知道他們可以輕鬆取出資金。美元的競爭對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根本無法提供數量龐大、安全且具有流動性的儲存方式。
「不能拿孩子去賭」,中國奶粉龍頭品牌與日企合作慘遭抵抗
中國乳業龍頭品牌「飛鶴」近日與一家日本意生技企業簽署技術合作向書,卻莫名遭到大規模不實攻擊攻擊,還有人稱「不能拿孩子去賭,日本人不安好心」,為此飛鶴公開披露並報警追究。
據《新浪科技》、《新華網》等報道,中國飛鶴與日本協和發酵簽署技術合作意向書,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開發「發酵乳」鐵蛋白」生產技術,探索配方奶粉模擬母乳的新方法;然而中國社交平台卻出現「飛鶴被日本企業注資」等不實恐,甚至牽扯到日本排放「核處理水」事件,聲稱「飛鶴」進口日本原料」,引起明顯的中國網民恐慌,要求回流並揚言抵制,稱「不能把寶寶的健康放在日本人手上」、「對自己的這麼技術不信任?非要跟他們合作嗎?」,但也表示「日本不比中國科技強?抗日劇看多了吧,這麼恨日本?」。
謠言甚囂塵上且一度登上熱搜榜,飛鶴奶粉微信公眾號遂於上(18日)發表有人聲明表面上,強調「飛鶴是中國民族企業代表之一,與消費者擁有同樣的愛國情懷」。
又一航空巨頭宣佈:停飛北京航線
據德新社(DPA)報道,漢莎公司駐法蘭克福發言人表示,出於經濟原因,該公司將在從10月27日開始的冬季航班計劃中,暫停法蘭克福北京航線的運營。
今年9月該公司發言人表示,由於競爭加劇,特別是來自中國公司的競爭,以及在歐洲開展業務的成本上升觸及其底線,公司正在評估是否取消每天的法蘭克福至北京航線。
上周三(10月16日),歐洲的多家航空公司在布魯塞爾舉行的行業新聞發佈會上,敦促歐盟採取更多措施,確保業內公平競爭。漢莎航空行政總裁卡斯滕·史波(Carsten Spohr)在發佈會上呼籲歐盟做出改變,應要求所有進入歐洲的航班避開俄羅斯領空,以確保公平競爭。
此外,額外的環保成本使歐洲航空公司更難與中國航空公司競爭。
除了漢莎航空外,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歐洲航空公司紛紛削減飛往中國的航班。
富達國際將在中國裁員500人
全球資產管理巨頭「富達國際」,將在中國裁員500人,成為近年來全球金融公司在中國最大規模的裁員。
據報,富達周一告知員工,位於大連的一個技術和營運中心,進行職能精簡。路透三月曾報導,富達開始在全球裁員,目標是裁減9%,大約一千人。
據了解,富達國際在大連的「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提供廣泛的技術支援,以滿足營運和投資需求。根據官方商業紀錄,該實體成立於2011年,截至2023年底,擁有574名員工。
據《華爾街日報》上周四(10月17日)報導,美國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正在全面改革其中國業務,裁掉約500個職位,這大約佔其在中國大陸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此前,該公司已經減少了與中共政府相關客戶數量。
川渝概念股一度狂潮引戰時「遷都」猜測
在A股整體狂潮逐漸冷卻之後,大陸出現一股「川渝概念」及「西部戰略轉移」炒作,這期間先後出現「四川大拆遷」以及「廣東千家工廠計劃遷移至四川」的傳聞,並與戰時轉移掛鈎。官方未對後者「闢謠」,引發猜測。
上周滬深300指數波幅小於3%,但「川(四川)渝(重慶)概念板塊」卻一枝獨秀,包括四川成渝(601107.SH)、四川長虹(600839.SH)、四川路橋(600039.SH)等三十多隻相關股份錄得漲停板。在港股掛牌的茶飲股茶百道(02555),上周三股價也一度狂飆近80%,因其總部位於四川省會成都市。
香港《信報》21日的評論文章分析說,四川概念股突然熱炒,皆因網上盛傳當地正在進行「大拆遷」運動;其中成都市據說已涉及數十萬戶居民,更有不少網民聲稱自己收到上千萬元(人民幣,下同)安置費。由於「拆遷」往往與經濟高度掛鈎,因此所謂「四川大拆遷」被寄望可令當地大批上市公司受惠。
文章指出,所謂四川「大拆遷」,背後有一套邏輯,據相關網絡帖文聲稱,官方現正推動「西部戰略轉移」,事關中國一旦爆發對外戰爭,東南沿海很易被敵人的導彈打到,勢必首當其衝,故有必要把經濟、文化及政治重心逐步遷移到西南內陸腹地。
文章評論說,相關大拆遷傳言是半真半假,因為習近平今年4月份主持召開「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中央政治局隨後於8月份審議推動西部大開發文件,提及「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壯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可見「四川大開發」確實屬於國家戰略之一,但不排除部分人以國家戰略借題發揮,在股市造勢以漁利。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