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林鄭月娥是「曠世奇才」還真的沒說錯。香港民意研究所昨日公佈了新一輪台灣議題的民意調查。經歷過去半年因《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爭議,香港人對台獨的立場首次出現正負逆轉,贊成比反對多。
台獨在香港,曾經是一個禁忌議題。記得九十年代末,某知識分子報章的論壇版刊登了一篇以台獨為題的文章,及後該報要急急補鑊,說是當天論壇版編輯放假,替工把關不嚴才誤登文章。我很記得該次事件,可算是我對傳媒理論當中「把關人」一說的啟蒙。
香港人看台灣,往往是香港人看自己的一面鏡子。雖然香港人對台灣歷史和政治所知有限,但起碼知道香港和台灣所面對的是同一個中國。香港人對中國的態度,很多時候就會投射到台灣和兩岸關係去。
在二零零八年前後的一段時間,香港人反對台獨達八成之多,支持的只有一成,可說是完全的一面倒。有研究香港人身份認同的讀者,對此應該不感意外,因為當時也是香港人中國認同的最高點,一般認為和四川地震和北京奧運有關。自此之後,香港人的中國認同拾級而下,同時對台獨的抗拒程度也慢慢緩和。到了近半年,因《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爭議一方面使香港人對中國管治的不滿大增,同時台灣政府和人民對香港的抗爭又多次表達支持,台港關係明顯轉變,終使台獨不再是香港人的禁忌。
相對於台灣獨立,其他和台灣相關的題問則早早已經過了正負逆轉。
例如對兩岸統一的信心,早在2012年3月便已是冇信心的比有信心的多。最新的數字,則無論是有信心的比例,或是有冇信心的相差淨值,都是有紀錄以來的最低點。
至於一國兩制是否適用於台灣,則早於2011年3月便進入負淨值。同樣地,最新的數字同樣無論是不適用的比例,或是適用與不適用的相差淨值,也是有紀錄以來的最低點。
最後是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提問,整體趨勢和其他題目也一樣:香港人在二零零八年前後曾經相當「愛國」,民心背向是之後的事。
這些數據全部指向同一個結論:香港人的中國認同,不是從來都這麼低的,九七後甚至一度明顯上升,要到了二零零八年之後才轉向。如是者,那些說香港人是受英殖「洗腦」太久才抗拒中國的說法,數據上就完全說不過去。至於說外國勢力煽動,難道二零零八年之前就沒有外國勢力,之後才忽然出現的?中國政府一天到晚扮演受害人的角色,博取中國人民的同情,到底要何時才肯自我檢討,是不是自己在過去幾年做錯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