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有句話:「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真正會說話的人,不會快言快語、滔滔不絕;真正懂得溝通藝術的人不會說個沒完沒了,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話說得越多,是非就越多。
聰明的人都懂得克制自己的表達欲望,說話恰如其分,讓人感到舒服,也給自己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
01 戒掉糾正欲
如果不涉及公序良俗,別人認知、行為的對錯和你無關,儘量不要去糾正。
你糾正,別人未必就聽,你就成了多管閒事。
況且,你又怎能保證自己掌握的就一定是真理呢?
作為成年人,最討厭別人在自己面前指手畫腳,告訴自己這是錯那是對。
沒有人願意聽別人說教,被別人支配。
當你糾正別人的時候,正是別人最討厭你的時候。
小編曾經勸過表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把心思和時間都花費在人際關係上,不要輕易站隊。
他不以為然,反駁說:「你沒聽說過嗎,一個人的成功80%源於人際關係,20%在自己的能力。」
我給他講了一些道理,他聽得不耐煩,對我說:「我謝謝你的提醒,但該怎麼做,我有自己的原則。」
我只能搖搖頭,一笑了之。
後來,表弟很少和我聯繫了。
每年過年的時候見一面,也說不了幾句話。他就匆匆去參加別的酒局了。
工作8年了,他還只是普通科員,工作上,沒啥能值得驕傲的成績。
要改變一個人真的很難,尤其是三觀不同。你以為你的對,在別人那裏可能是「迂腐可笑」。
余華曾說:「不要在蒼蠅面前,說屎的壞話;不要在狗的面前,說骨頭不好;因為你講的話違背了它們的觀點,它們會立即譴責你,甚至攻擊你。」
智者惜言,懂得沉默是金,愚者不厭其煩地進行說教和糾正,招致別人的厭惡而不自知。
克制對別人的糾正欲,收起改造他人的執着,把時間用來修行自己,很多煩惱自會減少。
戒掉糾正欲,自己走自己的路,也讓別人走別人的路,相安無事,就能減少紛爭和矛盾。
戒掉糾正欲,不要干涉別人的選擇,不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人際關係就會更和諧。
戒掉糾正欲,這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02 戒掉傾訴欲
很多人喜歡向別人傾訴,尤其在失落、苦悶和脆弱的時候,目的無非是得到理解。
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相反,當你過多地傾訴,不僅得不到理解,反而讓人厭惡。
誰願意聽一個人沒完沒了地傾訴呢?活着,每個人都不容易,有誰願意接受別人帶來的情緒壓力?
《人間失格》裏有句話:「我認為向別人訴苦不過是徒勞。」
當你向別人傾訴的時候,你得到理解和安慰的幾率和你被厭惡的幾率差不多,甚至還可能成為「笑柄」和「小丑」。
就算你得到的全是理解和安慰又怎麼樣呢?事情還得自己扛,自己的問題還得自己解決。
我們不需要一台攝像機,記錄我們每天有多辛苦,記錄我們的生活有多難,然後展示給別人看。
曾聽一位創業的朋友說過這樣一段話:「最開始的時候,真的很難很難,時常崩潰,我向關係很好的親戚朋友傾訴、求助,最多也就是獲得幾句鼓勵的話,關係還疏遠了。後來,我才明白,你期待別人幫一把,只能是失望,在最難的時候,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拉出深淵。」
人間悲喜,唯有自渡。
成熟的人,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不向別人抱怨、傾訴,沉默面對人生的風雨,不去言語滄桑。
成長本來就是一個孤立無援的過程,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
別人的屋檐再大,不如自己有傘。
人生是你自己的,世界是你自己的,與他人毫不相干。
真正關心你的人,真正能幫你的人,鳳毛麟角。
戒掉傾訴欲,把情緒調成靜音模式,是一個人變強的開始。
03 戒掉炫耀欲
炫耀是一種病,一種虛榮的病。
毛姆說:「你要克制的是你自己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時刻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
人越淺薄,越喜歡四處張揚;人越自卑,越喜歡炫耀。
因為他們想通過炫耀來獲得一些自信,期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羨慕。
結果要麼是招致嘲笑,要麼招來嫉妒。
你向誰炫耀,無非就是身邊人。
但身邊的人有幾個真正希望你過得好,除非他比你過得更好。
妒近不妒遠,是人性的弱點。
炫耀,必然招致嫉妒,甚至惡毒的詛咒。
《西遊記》裏,孫悟空在觀音寺炫耀師傅的袈裟,讓那些老僧人開開眼。
唐僧勸他,「莫要與人鬥富,你我是單身在外,只恐有錯。」
孫悟空不聽,結果老僧人見了唐僧的袈裟,起了賊心,想佔為己有,放火燒師徒二人。
孫悟空的炫耀惹來了一系列的麻煩,給師傅帶來了殺身之禍。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人越張揚,越高調,越容易惹禍,毀掉自己。
炫耀,是用自己的光芒,映襯別人的暗淡;用自己的得意,烘托別人失落。
這是一種道德上的缺失,修養上的不足。
永遠不要炫耀自己,不要期望用自己的獲得來贏得別人的讚美。
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來自於自己內心的滿足,而不是別人的讚美。
曾國藩說:「謙卑含容,是貴相。」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光而不耀,靜水深流,真正的強大和成功,不顯山不露水,永遠保持低調和謙遜的姿態。
04 戒掉反駁欲
紐約大學教授塔勒布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想贏,一種人想贏得爭論,他們從來都不是同一種人。」
生活中,總想贏得爭論的人,充滿反駁欲,像個「槓精」一樣,習慣性反駁別人。
在他們看來,凡是自己看不慣的,不符合自己意願,與自己觀點不同的,都是不對的。
哪怕是無關緊要、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辯論一番,不駁倒對方,誓不罷休。
豈不知,當你贏得辯論的時候,得到只是自己內心的快感,失去的是人心和友誼。
當你和別人喋喋不休,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的時候,你和別人的關係一定是劍拔弩張。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是情商最低的行為。
而情商和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喜歡較真。
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里,只有證明別人的錯誤,才能找到自己的優越感和認同感。
而這種人的習慣性反駁,恰恰暴露自己的無知和心胸狹隘。
哪怕你掌握的是真理,也沒有必要去反駁別人。
村上春樹說:「並不是所有的魚兒都生活在同一片池塘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經歷,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角度,面對不同,要保持尊重,學會傾聽,懂得換位思考。
無欲則剛,有容乃大。
戒掉反駁欲,不以言語勝人,多一點包容,就會少一些精神消耗,多一份和諧與安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尊重別人的觀點和認知,不爭不辯。不爭是慈悲,不辯是智慧。
一個成大事的人,不會處處計較別人,消耗自己的時間和別人爭論。
無謂的爭論,對自己性格、形象上不但有損害,而且還會失去自己的自制力。
向外擴張不如向內審視,心理學家榮格說:「向外擴張是做夢,向內審視是清醒。」
永遠保持清醒,戒掉反駁欲,不去說服別人,要勝就勝自己。
認知不同,不爭不辯;三觀不和,不費口舌。
守着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嘴,這是成年人的自律和清醒,也是讓自己生活幸福和安寧的基礎。
少言為貴,沉默是金。
懂得閉嘴,其實是掌握了最高級的表達技巧。
做一個平靜溫和的人,克制自己的表達欲,你會發現,這世界真的是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