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外籍旅客入境中國觀光回溫? 分析:旅遊安全、健康顧慮和觀光品質是硬傷

中國國家移民局7月5日通報,今年上半年外國人入境人次年成長153%,官媒將之歸功於官方擴大「免簽朋友圈」的政策成功拉抬旅遊回溫。然剖析出入境總數後發現,本國人和港澳台遊客高達90%,外國遊客僅佔10%,相當程度戳破外國人來華熱度的假象。對此,旅遊專家表示,中國肅殺的政治氛圍、疫後的安全疑慮和長途觀光成本高漲,都是外籍遊客赴中意願仍低的主因。

根據中國國家移民局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6月入境中國的外國人達1463.5萬人次,同比增長152.7%,其中通過免簽入境達854.2萬人次,佔比52%,同比增長190.1%。

亮眼的成長率讓中國官媒紛以斗大的標題,如「免簽持續擴容,外國人來華熱度持續升溫」等,大肆吹捧中國政府的「免簽」政策成功刺激觀光業回溫。

然而根據出入境總人次的統計,上半年共有2.87億人次出入境中國,但其中本國居民和港澳台人士分達1.37億人次和1.21億人次,合計佔比高達九成,而外籍人士僅佔一成,共2922萬人次,比例其實偏低,很難拼湊出中共外交部所稱的「各國朋友來趟說走就走的中國行」之榮景。

對於歐洲籍遊客赴中旅遊的意願,一位長居上海多年、因議題敏感不願具名的德籍人士告訴美國之音,新冠疫情後,中國形象崩壞,即便大舉開放歐洲國家免簽入境,歐洲人來華旅遊的熱度也並未升溫太多,雖然上海觀光景點仍可見持免簽入境的外籍遊客。

他說,入境人次增長率看似樂觀,但應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虛長」。

另一名長期與中國旅遊業者交流、不願具名的台灣唐姓觀光系學者則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入境統計數據未區分觀光或商務目的,易造成解讀上的誤差,且入境人次增長與觀光拉抬成效不一定可以劃上等號,因占出入境人次逾4成的港澳台人士應多屬商務移動,而非觀光人潮。

免簽政策未必能吸引外籍旅客

唐老師據其多年帶團赴中的經驗分析,中國疫後的人力資源和航空負載量不足,包含飛行員缺工、航線未完全恢復、運能受限和供需失衡造成機票票價居高不下,是長途入境觀光遲遲未恢復的關鍵因素。

他說,在空運便利性和經濟考量下,歐洲旅客目前傾向在歐洲境內、而非遠赴中國觀光,畢竟歐盟境內交通便利,且無跨境通關的限制。

為刺激入境觀光,中國自去年底陸續對德、法、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12個歐洲國家單方面開放免簽入境政策。今年7月1日起,免簽朋友圈更擴及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此前,中國已開放54個國家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唐老師說,中國自恃為「強國」,過往免簽政策多要求對等開放,但現在不斷單向開放,吸引海外遊客,恐因拉抬入境觀光的成效不彰,只能開放更多國家。

籍遊客對中國政治安全信任度低

唐老師說:「中國(對歐美人士)是有神秘古老國家的吸引力的,(但仍須考量)疫情、政治安全、還有觀光的品質。在歐美(人士)的(認知)信息,(新冠)疫情是從中國開始的,所以中國現在的旅遊安全、健康安全這個疑慮有沒有解決?這是中國的痛處。」

他說,中共當局基於經濟下行,再加上政治緊縮下,多希望中國人留在境內消費,因此,尚未全面開放境外旅遊,這間接造成中國境內觀光的承載量超出負荷,外國團客的住宿安排、餐廳預訂或景區排隊的順暢度大打折扣,都帶來負面觀感。

一位在台北、不便具名的美國州級旅遊局海外代表藍小姐說,歐美人士對中國文化的好奇是中國吸引觀光客的利基,但中國簽證政策和政治氛圍長期不友好的前提下,讓歐美遊客卻步。

藍小姐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有很好的觀光環境,但是大環境來講,外國人比較不能認同它的政治環境跟信任因素。現在外國人到中國的意願沒有像以前那麼的熱絡了,不光是經濟貿易,簡而言之,就是信任度很低,他們本來對中國就是又愛又怕。」

藍小姐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前,美國人赴中經商,也順便旅遊,但美中關係交惡後,加上中國疫後仍未對美國開放旅遊簽證,美中雙邊旅遊陷入冰點。她說,美國度假區昔日的中國遊客約佔5成,但現在幾乎不見蹤影;美國人也同樣鮮少入境中國。

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10日報道,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商務與法律學院旅遊業研究中心主任黃松山將外籍遊客入境中國疲軟歸咎於「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因為「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中國政府對社會法規的收緊可能會給在華外國遊客帶來不適。」

不過,免簽政策仍有些許的刺激效果。

據歐洲研究機構Sinolytics6月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通過上海口岸入境的外國人中,23%來自單向免簽國。

中國旅遊網站攜程的數據也顯示,今年第二季,享有144小時過境免簽的54國遊客中,赴中旅遊的訂單比前一個季度增長28%,其中,以來自韓國、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地的遊客居多。

《2023-2024年攜程入出境游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另顯示,去年飛往中國的國際航班恢復率雖僅有57%,但當年度透過攜程平台訂購入境游的遊客人次比2019年成長30%,交易規模也比2019年成長140%。其中,亞洲人仍是去年入境游的最大客源,佔55%,包括日、韓、新加坡、泰國旅客約佔30%,而歐洲旅客也佔30%,但北美和大洋洲旅客僅佔15%。

全球經濟下滑衝擊長途觀光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則肯定,中國單雙向免簽等政策確帶動上半年入境中國的旅遊板塊,也預期下半年會持續升溫。

他說,中國多地的國際航班尚待恢復,是目前外籍遊客比例偏低的主因,由於香港是中國南部最重要的口岸之一,許多以中國南方為目的地的遊客多通過香港轉進中國廣東、廣西和福建等省份。他援引香港業內的統計稱,到港的泰國和菲律賓遊客多半會轉進中國觀光。

崔定邦說,全球經濟復甦力道疲軟,長途旅遊成本又居高不下,再加上,中國本就不是歐美遊客首選旅遊地,因此,目前入境中國的觀光客來自日、韓居多。但他不認為這是中國的問題,因為全球長途旅遊的景氣仍需一兩年後才能恢復,基於中國旅遊具吸引外國旅客的獨特特色,他仍對於中國入境遊樂觀以待。

崔定邦說,多個中國城市疫後已積極準備迎接外國遊客,如提升語言接待水平,並改善先前被詬病、對外國遊客不友善的電子支付系統。

崔定邦告訴美國之音:中國「二、三(線)的城市、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準備接待港澳的朋友,跟外國的客人水平差不多,有一些要求比國際客人更高,從而拿到接待國際客人的經驗。」

外籍博主拉抬中國觀光

為了拉抬入境觀光,中國除開放免簽,近期也拉攏外籍網紅加入推廣中國旅遊的行列,如旅居上海的外籍博主「保保熊」拍攝視頻時的魔性口頭禪「city不city」等語詞刷瘋網絡,他也透過TikTok社媒平台視頻大讚中國的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並鼓勵外國遊客探索中國,引發廣大迴響。

「city不city」一詞曾登上微博熱搜,據「微博智搜」統計顯示,中國網民普遍認為,通過外籍博主的政策介紹和旅遊體驗是消除外國人對中國偏見並提升看好度的積極舉措。部分中國博主也將其視為城市宣傳策略之一,並肯定中國政府的過境免簽政策有助於拉抬經濟增長、促進文化交流和改善國際形象。

崔定邦也說,中國自2023年底即邀請外籍旅遊網紅赴中國各地宣傳,通過網紅真實體驗或社交媒體信息拉抬旅遊,比政府宣傳更具影響力。

但台灣唐姓觀光學者持不同意見,他說,外籍網紅以中文在微博或其他中國社媒平台進行推廣,而非歐美人士慣用的社媒平台,恐僅具大內宣作用,若無法觸及外國觀眾,就恐難以達到拉抬外國人赴中觀光的成效。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711/207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