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個時候,各地舉辦升學宴是稀鬆平常的事兒。
黑龍江某大酒店34桌酒席,前來赴宴的竟然只有1桌客人。
鬧了個寂寞不說,主人家老臉都快氣歪了!
在飯店大廳內,34張圓桌整齊地排列着,每張桌子都鋪着一張嶄新的紅色桌布,餐具擺放得井井有條,場面顯得非常喜慶。
然而,隨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原定宴會的開始時間已經遠遠超過,寬敞的餐廳卻依舊冷清異常。
家長的焦慮和失望清晰可見。他在餐廳內不安地徘徊,不時向大門望去,希望看到賓客的到來。
到了11點25分,整個餐廳中竟只有一桌賓客。這位父親忍不住內心的急躁,向空曠的餐廳高聲抱怨:"怎麼還沒有人來,真是太不靠譜了!"
孩子的母親也開始表達她的不滿。
她一邊查看手機,一邊低聲說道:"活動說是11點半開始,現在都25分了才來這麼一桌人,大家真是太不守信了。"父親面帶愁容,雙手攤開,無奈地說:"這下連錢都看不到了!"
這件事表面上看似是請客的人有些不靠譜,但實際上,更多的問題在於被邀請的人不夠意思。
想想看,一個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學,這對他們來說多麼不容易,全家都非常激動,本着好心想請大家共享這份喜悅。
結果呢,許多人臨時爽約,訂的34桌飯菜大部分都空了,想必花費了不少錢,結果卻白費,這讓人怎能不生氣?
然而,無論請客的人多麼生氣,也無濟於事,因為人家不來你也無法強迫。
歸根到底,這還是因為平時在人際關係上沒有積累足夠的人情往來。
人們可能覺得這個人平時不夠仗義,關鍵時刻不給力,平日裏的聚會經常找藉口不參加。現在有了喜事想讓大家來捧場,但人家為什麼要來呢?
「升學宴,何時變得如此冷清?」
確實,隨着時代變化,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許多傳統的慶祝方式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重要性。
網友們評論說,現在上大學幾乎成了常態,很少有人會因為考不上大學而舉辦宴會。
與40年前不同,那時升學宴是一種自豪和慶祝的象徵。
現在,這類宴會似乎更多被看作是一種「面子工程」或「紅包經濟」的表現,其中不乏一些利己的成分。
這場升學宴辦得確實有些諷刺,只請了眾多客人卻寥寥無幾到場,原因可能如下:
一、升學宴請這麼多人,真的有必要嗎?
這種盛大的場面,似乎是在藉機索要禮金。這種做法無疑是在變相逼迫親友付出,難怪大家會選擇遠離,畢竟沒人願意無端出錢。
二、孩子考得好固然值得慶祝,但是否必須如此鋪張浪費?
將這筆錢用來給孩子報名參加輔導班豈不是更划算?過度的鋪張只是一種面子工程,親朋好友不願參加也在情理之中。
三、辦升學宴的標準似乎太隨意。
孩子僅僅考上了大專,就要辦34桌的宴會,這不是過於求大嗎?真正值得慶祝的大事,比如考入清華或北大,那才真正意義上的盛事。
而現在,即使成績平平,也要大操大辦,這真的合適嗎?
說到底,這種升學宴不過是一種形式,表面是慶祝,實際上卻是為了禮金。這種行為反映出虛榮心過重,辦事應該量力而行。
最近辦升學宴的家庭特別多,動不動就是幾十桌,成為了常態!俗話說「入鄉隨俗」,慶祝孩子多年努力終獲成功的習俗本來是積極的。
大家聚在一起,共同慶祝孩子的成就,本應是一件開心的事。
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一些家長舉辦升學宴確實是出於想要與親朋好友共享喜悅之情,但也有人的動機變得不那麼純粹,轉而以此為機會斂財。
當計劃舉辦大宴會時,家長們應該先考慮一下自己的實際情況,包括平時與人的關係和社會交往。
如果沒有足夠的人際關係基礎,宴會最後可能不盡如人意,收場也可能較為慘澹。
在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確實十分重要。如果平時得罪了許多人,那麼在舉辦升學宴等活動時,自然不會有太多人願意參加。
這並不僅僅與宴會的持續時間有關,更多的是取決於主人家日常的人際交往和處事方式。
有些家長在舉辦升學宴時,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活動可能對別人產生經濟壓力,也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認為這是一種變相的斂財行為實際上,升學宴的初衷非常美好,本是一種慶祝學業成功的儀式。
然而,在當今社會,許多人對這種宴會持有新的看法。他們認為這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甚至是一種炫耀和攀比。
因此,當收到邀請時,確實會有些糾結。畢竟,對於被邀請的親友來說,參加這樣的宴會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除了貪圖利益和過度的虛榮心,很多人認為,主人家選擇搞這樣的盛大宴會也反映出他們在人際交往上的不足,缺乏對賓客感受的考慮,也不知道如何節儉辦事。
在他們看來,舉辦宴會並不需要非常隆重,更重要的是真誠相待。只有這樣,才能贏得賓客的真心祝福和快樂。
然而,目前這種鋪張的做法顯然是在浪費金錢,也讓賓客感到尷尬和無奈。
有些人甚至覺得,主人家這種過於盛大的排場顯得不近人情。在當下社會,大家都非常忙碌,有的賓客可能還特意請假參加宴會,帶着對孩子學業的擔憂。
這種過於鋪張的宴會讓他們感到無奈,覺得自己的時間被浪費了。隨着社會進步和價值觀的演變,人們對慶祝活動的態度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過去,集體活動更多地強調歸屬感和家族榮譽。
而在當今社會,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和時間的高效利用成了許多人的重要目標。
這種變化自然影響了人們對傳統習俗的態度和參與程度。隨着時代的變遷,我們應當靈活地調整這些傳統,使其更貼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確保每一次慶祝都有助於個人成長和加強家庭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