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985畢業給人算命 中國年輕人不捲職場卷玄學

玄學這個古老而又神秘的領域,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時尚,手腕得戴上特意從雍和宮請來的開光香灰手串,脖子上是克討厭領導的Tiffany,手機殼裏還得塞進一個平安福,以心誠則靈的態度裝扮全身行頭。

在玄學市場的火熱之下,一波新的高學歷年輕人離開原有的軌道,從職場的內卷中走出,開始從賽博算命、電子風水中掘金,有人賺的盆滿缽滿,靠着這門玄學生意暴富。

我們好奇的是,科學至上的後工業社會為何滋生出「算命」的土壤?理性跟宿命,是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編織揉雜?搞玄學的年輕人們,到底在搞啥?

「風水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是時髦的

風水師趙寶慈90後

如果按照既定路線,2014年畢業於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經濟學系的趙寶慈應該會成為一名金融行業的白領。但他卻在19歲拜師學起了風水,大一還沒有念完,就立志做一名「風水佬」。

趙寶慈對風水有一套自己的理解,「風水的這兩個字出自《郭璞·葬經》,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它是在描述一種能量怎麼在自然界裏面運行的規律。你也可以說是古樸的人們想要和自然和諧共存的思想。」

在他看來,在玄學的眾多科目中,風水是一種「環境科學」,要看人們住的地方,把人和環境關鍵起來。就拿最簡單的居住環境來說,整個戶型、廁所、廚房、進門、客廳、臥室、動線、所有東西的擺放都是有門道的。

新一代的風水師,線上線下都接單,因為有過廣告業的背景,接到需求後,他還會做一份詳細的PPT,把九宮(風水中的佈局方式)分好,再詳細解釋好各種概念。這時候,趙寶慈會用試圖用統計學的去理解,暫時沒法解釋的傳統的東西,人們願意相信概率。

大學畢業幹了三年廣告後,2018年他開始全職做風水師,他接觸到了各行各業的客戶,廣告公司、製作公司、消費品牌,做家電的、做遊戲的、做餐飲的、做金融的,市場對於風水的需求是巨大的。

這幾年,隨着年輕人的玄學熱潮興起,趙寶慈對於「風水」開發了更多新鮮時髦的玩法。他開發的辦公室靠枕產品,做了兩個手托起的圖樣,意為靠山;年曆這種普通的產品,也按照不同月份標註家居擺位,讓人可以通過家居的動態變化獲得靈力加持;就連辟邪劍這種傳統介質,也可以由棒球棍來替代,畫上金光符,蓋印噴漆,同樣也能起到鎮宅的作用。

當風水不再古板教條,變得潮流和年輕,無疑會吸引來更多目光,前來一探究竟。

趙寶慈說,「有些人就是好奇他跟你或者跟我一樣,他對傳統的這些術數就是很好奇,他想知道這裏面是怎麼運作的,有些人是被那些製造的焦慮給嚇到了,來的可能都是找一個安心。」

不過,他也認為,這幾年的玄學行業良莠不齊,來了太多騙子,「因為玄學的不透明和玄學的混子詐騙方案實在是太多了,這確實是有很多很暴利的行業。一個人可以開多個網店,可能有些人是5塊、10塊、20塊、50塊就可以諮詢一次,就非常的暴利,有的按問題收費的,一個問題500,有點過分了。」

趙寶慈對於自己的職業有着清醒的認識,「風水絕對不是萬能的,肯定只是一門學科,在某一個角度上能夠幫助你,讓你過得好一點,或者讓你的心安一點。」他認為,從玄學的角度看,帶來強烈的心理暗示是可以幫助到人的。

對於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通過玄學尋找生活的解決方法,趙寶慈說,「人都是有欲望的,但跟什麼年齡段沒什麼關係。為什麼那些富商一擲千金去買頭香呢?那不就是在為了消彌他們成功之後的恐懼嗎?他們要的是一個安心啊。」

相比心理諮詢,占星似乎更平易近人

占星師瑪麗安85後

瑪麗安身上有許多耀眼的標籤,清華歷史系博士,高學歷人才,但畢業後她卻選擇了一份不那麼主流的職業:占星師。

對於進入玄學行業的理由,瑪麗安很坦誠地提到了年輕一輩走學術道路的現實壓力。

瑪麗安和身邊的同學在成長中都遇到了許多細碎的問題,比如論文發不出來、職稱晉升受阻、工資待遇偏低,甚至結婚戀愛這樣的事情都能造成很大壓力。

壓力需要釋放和解決,瑪麗安發現玄學恰好能承擔這樣一個解決問題的角色,並且這樣的服務還能轉化成錢。相比於心理諮詢,占星似乎是更平易近人的選擇,而塔羅占星師們,也毫不避諱自己充當着心理撫慰的角色。

年輕人投身玄學懷抱的動機背後,可能是疲憊生活下的無助和自救。而那些以玄學為業的人們,往往對來訪者有着更深刻的懂得。

最初,瑪麗安就靠着Top2同學間的互相介紹開啟了自己的占星師之路,「最開始就是我認識的清華北大的同學介紹給自己的朋友(做占星)」。

頂尖高校的學子們也同樣有心理困惑,需要玄學來寄託迷思,「就是越是清北的人他越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在哪裏。你知道就是因為他會各個領域不同的優秀的人他都見過,有人口才特別好,有人工作能力特別強,有的人智商特別高,你更知道天花板是什麼樣子,自己的局限在哪裏。人面對這個局限是非常痛苦的。人很難去面對那種殘酷的時候,他就會尋找算命。」

後來她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倫敦占星學院的基礎課程與一年的免費佔星實習,現在她已經「月入三萬」。

當然,許多人對於塔羅占星這樣的玄學持有故弄玄虛的偏見,瑪麗安也坦言,占星的作用是有限的,更多可能是心理上的撫慰。「現代占星,它本身就是心理占星,就是如果你對於只是如果你僅僅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占星師,然後你學了很多的占星術語,占星表達,你可能其實是沒有辦法去理解這個人。它會讓我對於一個人的心理會有一個更加貼合的、更加符合實際的,更加能夠理解人性的、複雜的這樣的一個部分。」

瑪麗安認為,占星是一個能夠幫助人們用中立角度看事情的工具,人很難看清楚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就需要某種外部的視角。

在占星的過程中,瑪麗安也發現,他的客戶們是「孤獨的」,「按照正常的邏輯,他們可能需要找到的朋友,找到他父母去聊的問題。但是他可能無法去聊開,所以可能去找一個陌生人去聊一聊這些事情、這些困擾、這些困境。」

「我們其實有一些情緒出口,那你這個出口是需要找個地方去化解的。占星也是一種跟自己的內心對話的儀式。」瑪麗安舉了個例子,就像清明節祭祖一樣,很多人不一定相信祖先是有靈魂的,但是依然選擇去紀念,這就是對外尋找一種精神的能量和寄託。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玄學了?瑪麗安認為,「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混亂的時代,更喜歡玄學。」

從社會內卷到軌道曠野的討論,年輕人們不斷地找尋新的出路和解決辦法。在人人焦慮的時代背景下,玄學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而他們也在以自己的經驗和觀察,一同壯大着這個古老又神秘的行當。

玄學只是一種開導情緒的工具

水晶珠串店老闆 Feiyu95後

Feiyu是一個從小就對玄學文化感興趣的人,從八字、易經到星盤星座和塔羅都有涉獵。前段時間,離開了一家互聯網公司、處於GAP期的Feiyu買了許多水晶珠串,想要通過玄學的力量給自己帶來好運加持。但Feiyu卻因此誤打誤撞了開啟了自己的創業。

Feiyu發現,水晶珠串實際的成本價格跟購買的價格有很大出入,這給她帶來了生意的靈感,「我既然自己喜歡,那我為什麼不自己做呢?」今年年初,她開啟了自己的水晶珠串生意。

剛入行,她看了很多市場分析、行業分析,玄學熱潮下,身心靈療愈和水晶珠寶結合在一起有利可圖。進貨成本也很低,可以在1688上進貨,也可以跟水晶廠家老闆直接挑選,前期只投入了3000塊錢,不到一個月就回本。

在選品時,Feiyu還特別設置了有不同主題的系列以滿足不同需求,如星座系列、生辰時系列、財運系列、桃花系列、明星同款系列。但Feiyu在經營的過程中發現,無論是水晶手串還是能量水晶,它的本質還是是首飾,「首飾的唯一出單的原動力,就是好看,就是貌美,它的所謂的功效僅僅只是錦上添花。」

而在Feiyu看來,自己售賣的除了商品以外,還有情緒價值。「能夠想要去通過買能量水晶去改善自己某些問題的人,一定都是真正遇到困境的。」Feiyu會在溝通中也提供語言上的鼓勵和幫助,表達對客戶的同理心,這也是增加客戶粘性的一個方式,現在,有客戶會回購甚至定製她的產品。

Feiyu還看到了定製的價值,「我賣的一定不是水晶手串這個產品,而是服務。當你的顧客過來下單說我想要訂一串防小人的,你可以去給他推薦一些水晶的搭配。」雖然實際的成品和其他商品沒有太大區別,但是有了一對一溝通服務定製的過程,客戶會覺得這是獨屬於個人的價值。

Feiyu的另一個觀察,是潛在客戶中有很多都是留學生群體,她解釋道,「因為留學生們初來乍到,一個新的環境肯定是水土不服,身體上、磁場上,包括學業上、人際上都會都可能面臨很大的困境,那麼玄學就是很好的幫他們疏導的一個辦法。」Feiyu說,留學生中信塔羅、水晶的這些人的比例是遠遠大於普通人群的。

這也可以解釋這幾年的玄學火熱,大家都處在不確定的狀態下,更想去知道自己的運勢,為自己的不順利找到原因,為自己的當下和未來找尋確定性和方向感。

雖然是一個神秘學愛好者,也有了自己的玄學生意,Feiyu的態度還是比較謹慎的,她說,「我是辯證的看玄學,如果玄學給不了我想要的答案,那我就不信它。」

在Feiyu看來,玄學只是一種開導情緒的工具,塔羅也好,玄學也好,包括五行八字也好,都是為自己服務的,「而且我覺得這一行大富大貴是比較難的,你大富大貴可能要昧你自己的良心,可能只能掙點小錢,兼職玩玩做比較好。」

據投資界統計,2014年以來,有多家以命理占卜為業務的公司拿到知名資本的融資。

除了網店、應用、知識付費和周邊售賣之外,甚至AI技術的發展,也為玄學賽道增添了新的色彩,然而越來越多的人接觸玄學,不代表玄學成為了一門好生意。從業沒有門檻,市場缺乏監管和收費標準的模糊,政策疊加內容平台的審核機制,都讓玄學在灰色地帶遊走。

隨着2021年《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出台,不僅電商平台下架了與占卜、算命相關的店鋪,各大內容平台上也開始清理相關的玄學內容。

雖然枱面上的生意沒了,神秘力量的需求卻愈發火熱。無論是藉由占卜諮詢,還是靈性加持的神秘學物品,年輕人訴諸玄學的背後,都透露着一種群體社會心理的普遍性危機。

面對高昂的生活成本,複雜的人際關係,事業家庭的雙重壓力,不斷湧現的新技術和失業焦慮,時代的加速前進裹挾着無數的個體,也更加容易讓人們迷失自我。而玄學就成為了年輕人逃避現實的避難所,和直面現實的心靈寄託。

剝開玄學的外殼,時代的欲望和愁苦暴露地一覽無餘。

而要問那些手握羅盤的人,前路在何方,答案也仍在風中飄蕩。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後浪研究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707/207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