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出租馬車

作者:

聽說,青島剛解放時還曾有公共馬車和出租馬車留存。呼和浩特沒有過公共馬車,但曾經有過一輛出租馬車。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還每天停在新華大街老市立醫院的大門口,接送病人或產婦。

呼市市立醫院舊稱「歸綏公教醫院」,是由天主教聖母聖心會於1923年創建的。出租馬車也是當年由傳教士從比利時飄洋過海運來的,樣式就像那種老式汽車:前面是兩個小車輪,後面是兩個大車輪。廂體上有漂亮的玻璃門窗,車前左右兩側各有一盞歐式玻璃燈。車裏是沙發軟座,寬大蓬鬆。拉車的馬是一匹棕紅色高頭大馬,四肢強健、腿蹄輕捷、眼大位高、視野開闊。它脖子上掛着一圈黃銅鈴鐺,頭的兩側戴着兩片護眼。踏着有節奏的彈跳步,長鬃飛揚、披紅掛綠地行進在馬路上。一旦昂首嘶鳴、響徹晴空,顯得十分高貴。

趕車的人身着西服、頭戴禮帽,神采飛揚地端坐在車外面的高座上。那是個幽默的老頭兒,他有時一面趕車一面唱戲,常常逗得街上行人哈哈大笑。

據博友回憶,趕車人叫陳大力,北京人。五短身材,蓄長須。家住在舊城聚隆昌街,會些武術。也有人說,那個車夫還在原中山西路鐵路售票處旁邊的院子裏住過,不知道他們說的是否是同一個人。

那輛馬車除了在市立醫院門口候客,有時還在九龍灣巷口逗留。除了接送產婦,還有許多新郎僱用這輛馬車把新娘子娶回家。

那時,母親在市立醫院工作,我常常有幸圍觀、欣賞這輛馬車。有一次,我甚至還偷偷地爬了上去試了一試,感覺非常舒服與愜意。

當年,我們這些孩子最喜歡模仿馬跑起來的聲音:T哩卡拉,T哩卡拉……那節奏真是好聽。馬的脖子上還繫着十幾個串起來的銅製鈴鐺,馬跑起來叮叮噹噹地響。這聲音與馬的鐵掌在水泥路上發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更加美妙。再加上馬車夫的吆喝聲,甩鞭子聲,簡直就是一首馬路交響曲。

使我們最感神奇的是馬車夫手中的鞭子,甩起來非常清脆響亮。記得有一次,幾個大孩子拿過來試了試,怎麼也甩不響。好心的馬車夫教了半天,才剛剛甩出一點聲音。他告訴我們光是甩響還不夠,還要甩得準確,要響在馬耳朵附近,這樣才有威力,馬才能聽話。車夫的話讓我從小明白了一個道理,每一個行當的技術,都是需要下功夫練的。

起初那輛馬車沒有糞袋子,馬一邊跑,一邊把馬糞蛋子拋灑在馬路上。1958年大躍進來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車夫在馬屁股後掛了一個帆布袋子,馬糞可以直接掉進去,這下可就乾淨省事多了。

那時,市立醫院附近還有釘馬掌的,我每次走到那裏都喜歡停下來看一會兒。我總覺得釘馬掌時馬一定會很疼,一定不老實,可看到的並非如此,馬很通人性,釘馬掌時一般都很聽話。

還記得有個小姑娘常常圍着坐馬車的病人乞討。一天,一個公務員模樣的病人出院,剛上馬車,她就把手伸了過來:「願上帝保佑您,您一定會當廳長的。」於是那位麵皮白淨的男人給了她一毛錢。小姑娘千恩萬謝,我現在還能記得她的樣子。

文革開始,市立醫院就搬到中山路民族商場的對面去了,精美的老市立醫院被拆毀,內蒙古測繪局在那裏建起了粗俗的火柴盒式的大樓,我兒時的夢境終於消失了,出租馬車也從此不見了。

2007年我去美國考察,在費城也見到過一輛精美絕倫的出租馬車。顏色潔白,一對新婚夫妻乘坐着去教堂舉行婚禮。我愈發睹物思情,想起兒時呼市的那輛馬車。那輛馬車後來哪裏去了?我很是懷念。有人說,文革初起時,那個車夫受到了紅衛兵的衝擊,被揪出來批鬥。罪名是「駕資本主義的車,走資本主義的路!」因為性格桀驁不馴,他被打得鼻青臉腫。為了尋找勾結外國教會的證據,他的家也被抄,結果除了一塊比利時壁毯啥也沒有找到。那塊壁毯,是他從公教醫院買車時,人家捎帶送給他的。那輛他花了20塊現洋買的馬車,後來被「破四舊」的紅衛兵砸爛在院中,幾個車輪被拋在牆邊。又五十年過去了,那個車夫一定早已作古了,如今想起這一切猶如夢幻一般。

2011-07-11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8/207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