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知名海鮮餐廳「紅龍蝦」倒店潮 對非裔顧客打擊最大

龍蝦餐廳因為財務問題已在全美關閉約100家店面。(路透資料照片)

陷入困境的知名連鎖海鮮餐廳「紅龍蝦」(Red Lobster)因為財務陷困境已在全美各地大約關閉100家店面,另有多達135家店面即將吹熄燈號,許多人正為着揮別這家餐廳特有的切達灣餅乾(cheddar bay biscuits)和「吃到飽海鮮」優惠而傷感。

在歷史學家、一些顧客以及曾任紅龍蝦高層主管的人心裏,紅龍蝦衰落對非裔顧客打擊最大;紅龍蝦向來對非裔一視同仁,不像許多商店那樣抱有種族歧視,非裔被友善對待,久而久之形成死忠客源。

16%顧客是非裔

在達登餐飲公司(Darden Restaurants)擁有紅龍蝦期間,2004至2014年任執行長的奧蒂斯(Clarence Otis Jr.)說,紅龍蝦並沒有像一些品牌那樣迴避非裔顧客。

奧蒂斯成為執行長後,媒體寫道:紅龍蝦僱用非裔執行長「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如果要在全美找出一家餐廳最受非裔美國人喜愛,非紅龍蝦莫屬。」

紅龍蝦2015年對投資者發表演講時表示,16%顧客是非裔,比非裔在全美人口所佔比例高出兩個百分點。

紅龍蝦1960年代末在美國南方成立以來就僱用非裔、並且為非裔顧客提供服務。非裔演藝人員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和妮琪米娜(Nicki Minaj)成名前都曾經在紅龍蝦工作;碧昂絲(Beyoncé Knowles)2016年歌曲「Formatio」里唱到帶着浪漫伴侶去紅龍蝦,那首歌提及警察暴行、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和美國非裔文化。

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非洲研究教授、撰寫專書「Franchise: The Golden Arches in Black America」探討麥當勞(McDonald's)和非裔消費者關係的查特蘭(Marcia Chatelain)說,1970、1980年代,許多堂食餐廳不歡迎非裔,紅龍蝦卻吸引工人階級和富裕的非裔顧客。

查特蘭認為,紅龍蝦在購物中心附近開店,與「1964年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1964)頒佈後為非裔美國人提供更多零售選擇的腳步相呼應,這種風格的餐廳吸引尋求精緻用餐體驗的顧客,到店裏不必顧慮會受到怎樣的待遇。

民權神話被誇大

由達登(Bill Darden)創立的紅龍蝦1968年在佛羅里達州萊克蘭(Lakeland)開業時便落實種族融合。

僱用和服務非裔並非始於達頓,達登也不是第一個抓住這個機會的人,不過,達登擁抱非裔卻是萊克蘭和南方非裔進步的另一標誌;1960年代初,許多企業和電影院不歡迎非裔,萊克蘭民權活動人士會在拒絕非裔入內的企業和電影院設置糾察線,迫使這些店家接受非裔。

紅龍蝦是在民權法案通過四年後開業,即便有了法案,許多學校和企業仍實行種族隔離,有些寧可關閉也不接受非裔。

博特賴特(Beverly Boatwright)曾在就讀全非裔高中時與母親一起在萊克蘭參加靜坐示威,當時母親是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分區負責人;他說,紅龍蝦總是非常開放和樂於接受非裔,非裔在其他地方確實遇到困難。

然而,紅龍蝦並沒有馬上成為萊克蘭非裔的熱門選擇,而且,達頓是民權先驅的神話也被誇大。

比博特賴特晚兩年於1968年畢業的德懷特(Harold Dwight)說,非裔早期常去非裔老闆經營的餐廳以及南方最大連鎖自助餐廳莫里森自助餐廳(Morrison's Cafeteria),後來才喜歡去紅龍蝦。

傳說,達登的第一家餐廳Green Frog於1938年在喬治亞州開業,廢除種族隔離;在許多文章里,達登被譽為「社會鬥士」(social crusader);在達登公司官網上特別提到Green Frog,並提到其創辦人「歡迎所有客人來到他的餐桌」。

事實上,Green Frog最初也不歡迎非裔;韋克羅斯前市長福魯克(John Fluker)說,一開始,非裔在廚房工作,但Green Frog不歡迎非裔顧客,反映喬治亞州南部當時的種族態度,大家都未向非裔敞開大門。

曾經是非裔地位象徵

非裔顧客雖然沒有馬上追逐紅龍蝦,但隨着該連鎖店在南部和全美各地擴張,逐漸在非裔圈累積厚實基礎。

歷史學家和前高層表示,紅龍蝦對非裔顧客友好和開放而享有盛譽,部分原因是新店開業時有非裔員工,後來又制定行銷策略吸引非裔。

金(Walter King)1971年受聘管理一家紅龍蝦餐廳,他是最早的非裔員工之一,工作36年;紅龍蝦後來以金的名字為一道招牌菜命名。金去年過世。

曾參加靜坐示威的博特賴特說,紅龍蝦與非裔彼此忠誠。

食物鮮美也是紅龍蝦深受非裔食客歡迎的重要原因。

衛斯理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奧特里(Robyn Autry)說,紅龍蝦將「戶外炸魚體驗」帶到室內,對許多非裔來說,從戶外吃炸魚和薯條到坐下來享用美食並接受服務成了「地位的象徵」。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7/206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