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蒙河水庫占承包林地 山東一村委截留賠償款

圖為蒙河邊抽砂船在抽沙。(知情者提供)

山東省蒙河雙堠水庫工程佔用大量河灘林地,施工方大舉抽河沙販賣。近日,河灘上東師古村農民承包地栽的楊樹被伐光,村委截留林地賠償款,承包林地未獲賠償,由此引發村民抗議。

蒙河,屬淮河流域沂河水系,是沂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因源於蒙山,故名蒙河。蒙河上游在山東臨沂蒙陰縣東南部,東流自沂南縣雙堠鎮東師古村西北入境東南流,經雙堠、南石門、青駝等鄉鎮,至洙陽村南入沂河。

東師古村村民告訴大紀元記者,蒙河從在村東面的流域最長,河灘的面積二百畝,是村民個人的承包地,幾乎家家戶戶在河灘上栽種了楊樹(這兩年也有種桃樹的)。承包期未到,賠償款全部給村集體了,老百姓一分錢不給。

現在村民主動合夥去堵路,制止施工方毀害河灘、抽沙拉沙,要求均分賠償款。上個月,雙方發生肢體衝突,現場一個村民差點被推倒。

承包林地被占農民未獲賠償

村民陳先生說,「承包期三十年,現在只種了十七年,還有十三年。省里要建雙堠水庫,徵收我們的土地。承包費好像賠了一千多萬吧。兩百畝林地的賠償全部給村集體了,老百姓一分錢不給。用作什麼用途老百姓也不知道,所以老百姓意見特別大。

「而且他們私自拿其中的一百萬投資,鎮裏要求每個村子都要交一筆錢,建設手套廠。他們不經過百姓同意的情況下,就把錢私自挪做他用了。

「多少年了從來沒開過村民大會,所有的東西他們就是一言堂,老百姓起碼的知情權都沒有,根本就沒有什麼人權了。」

另一名村民表示,「河灘里農民承包地栽的楊樹,現在都伐了,砍得禿光,都被挖掘機推了。毀林一千多畝,光河灘就三百多畝。整個承包地都給砍了,老百姓苦不可言。

「老百姓都不同意,說賠償不合理。派出所來強制砍的,又鎮壓又威脅的。按理說派出所都不能參與徵收。現在都亂套了,老百姓唯一的辦法就是維權,堵住施工隊要個說法。」

陳先生介紹,施工方是臨沂水利集團,河上總共四條船,兩艘大的,兩艘小的。大約八分鐘就能抽滿一船沙,一船約四十噸,從天明干到天黑,量很大。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用車往外運沙,並現場設立河沙銷售部。

山東省蒙河雙堠水庫工程中,施工方大舉抽河沙販賣,並掛牌設立河沙銷售部。(知情人提供)

目前抽沙船還在強行施工、抽河沙。「村民去制止他們根本不聽,第一他們扯着網子,第二船在水裏,老百姓很難靠近。就是說,投標的老闆拿一部分提成,水利集團拿一部分,鎮政府拿一部分,縣政府拿一部分,就沒有老百姓的。」他說,「沙子60元一噸。老百姓傳言,整個雙堠水庫庫區的河沙,大約能賣到170億左右。建雙堠水庫都還用不了這麼多錢。」

村民:各項賠償按最低標準

公開資料顯示,蒙河雙堠水庫於2022年11月開工,是山東省重點水利工程。垻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雙堠鎮果莊村與朝山北頭村之間的蒙河幹流,涉及雙堠鎮23個村4562戶的搬遷。工程總投資116億元,總工期40個月。

陳先生說,「大多數老百姓不想搬遷,賠償方面太不合理、太欺負人了。宅基地、耕地都是按最低標準來賠償,現在很多老百姓都在維權,找北京的律師打官司。

「耕地的賠償標準一般是六萬到三十萬,現在只給了六萬一,還要扣百分之二十的稅,就成了四萬八千八了,律師也說這是違規違法,農民補償這塊是不准扣稅的。一戶宅基地二層小樓的賠償面積,可以掐下三十多平米少賠兩三萬塊錢。

「果樹的賠償也非常不合理。一棵盛果期的果樹賠一千以上,老百姓還可以接受。他們最高賠到四百元,大多數是賠三百元,再往下就是三十、五十、三塊、五塊這種。楊樹多桃樹少,楊樹一分錢沒賠。

「老百姓都在議論,國家項目大家越搬越窮。移民有安置房,但大多數老百姓需要添錢去住安置房,就是賠償款還不夠支付安置房的費用,特別是歲數大的他根本沒有能力去支付這筆錢的。」

補償款是村集體還是農戶的?

記者致電東師古村韓姓書記詢問情況,對方接聽電話後稱,河灘是村裏的承包地,所有的賠償款都打到村集體賬戶上來了。那是2006年承包的河灘,到2036年到期,遇到國家重大項目徵用了。這個錢是集體的,可以用於村裏的公益事業。比方說,一家四口人,賣了一頭羊,賣了400塊錢,還能兩口子一人一百,小孩一人一百嗎?

她稱,建水庫東師古村佔地的比例很少,一共佔了不到400畝地,耕地有200多畝,河灘才百十畝。洪水大的時候水進到村里,現在林地沖得200畝也不到。地上物都賠償了,第三方評估的,一分不少全部都到農戶手裏了。

關於召開村民大會的問題,她強調說,每月都有黨員、村民代表一起開會。

承包地被徵收,補償款是給村集體還是補償給失地農戶?記者查詢發現,在征遷過程中,陸媒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規定,在集體經濟組織收到款項後,應當組織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來決定土地補償款的分配方式。

各省對於土地補償款的分配比例有具體的規定。家庭方式承包土地被徵佔,征地補償款的總額不超過80%支付給農戶,其餘不超過20%由集體留存做為公積公益金。

著名維權律師:水庫勞民傷財良田被廢

東師古村也是著名維權律師陳光誠的家鄉。陳光誠表示,按照承包法的法律規定,每年都必須開村民大會決定重大事務,村委自己是沒有權力權利決定的。

在沒有跟老百姓達成賠償協議、沒有簽合同的情況下,地方官員強行把老百姓的林地賣給一些公司,讓他們開着船在那裏抽沙,把老百姓的地給抽走了,這本身無異於一種搶劫。

他回憶,「我小時候那片樹林樹很大,一抱都抱不過來,各種各樣的樹林,人進去一說話,回聲傳出多遠,根本就不見太陽……林地離河有一段距離,因為它靠河,是沉積下來最好的土地,產量是最高的土地。河沙就是靠河的林地,底下是沙子,上面是淤的土,像三角洲一樣,沉積下來,老百姓在上面種了樹。」

山東境內已有大量水庫。據新華網報導,蒙河是沂河較大支流中唯一一條沒有大型控制性工程(水庫)的支流。

「上游離東師古村差不多也就十幾公里,他們正在破壞我的村莊。」陳光誠說,「本身水庫就是勞民傷財的、地方官員為了撈油水向中央財政拿錢的項目。蒙河現在差不多變得連一條小溪都算不上了,在這樣一條河上修水庫,打着防止水患、收集水源的名義,這本身就是欺騙,而且還佔用大批周圍村子最好的良田,靠河的良田全部都被廢掉。」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5/206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