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南歐企去年收入跌4成 歐企在華信心減弱

2023年在中國華南地區經營的歐洲企業收入下降近4成,有超過半數歐洲企業對未來2年的盈利前景感到悲觀。

中國歐盟商會華南分會星期三(6月5日)在深圳發佈歐洲企業在華南商業信心的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華南歐洲企業在去年營收和利潤按年分別下降38%和32%,其中,營收跌幅超過20%的企業佔比達17%,為所有地區比率最高。與中國其它地區相比,歐企在華南的盈利能力更疲軟,有意在當地拓展業務的企業從一年前的77%跌至73%,同時有7%的企業計劃轉往華東地區,9%選擇其它亞洲國家。

對未來兩年的前景,55%的歐企對取得盈利感到悲觀,僅26%認為業務能實現增長。中國經濟放緩、全球經濟趨軟,以及中美競爭是影響其業務的三大主要因素。

中歐商會副主席高志豪表示,在中國的疫情封控政策結束後,歐洲企業都期待重新開展業務及迎來豐收,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房地產持續低迷導致消費者信心下降,這是我們意料之外的事」。

高志豪還提到,有許多歐企在華南地區投資製造業,而最近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戰正削弱企業信心。

早在2024年5月10日,歐盟中國商會總會發佈了2024年歐洲中國商業信心調查(BCS)。這項年度調查顯示,儘管2023年初中國邊境重新開放,但是,在華歐企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持續下降。歐企在華營商更困難,除中國內需疲弱之外,有關優先本土企業或者不清晰的規定,也增加了不確定性。半數受訪企業計劃削減成本,其中包括裁員。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7/206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