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恆大地產再被強制執行 民間:無刑事追究?

2024年1月,中國北京,人們走過恆大集團的一片住宅小區。(Pedro Pardo/AFP)

恆大集團創辦人許家印被抓以來,其和恆大地產多次被罰。日前,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再新增25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合計33億(人民幣,下同)多元。這些案件涉及票據追索權糾紛、借款合同糾紛等。恆大地產集團累計被強制執行769億。中共證監會已對恆大地產的處罰定性,未涉及刑事追究,引起民間質疑。

恆大地產累計被執行769億

天眼查法律訴訟信息顯示,6月4日,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新增25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合計33億多元,涉及票據追索權糾紛、借款合同糾紛等案件,部分案件被執行人還包括烏魯木齊恆昌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深圳恆大材料設備有限公司、長春信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

天眼風險信息顯示,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現存830餘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769億元,此外該公司還存在多條限制消費令、失信被執行人(老賴)和終本案件信息。

「恆大地產被強制執行33億」再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

有網友表示,這讓恆大地產的投資者和債權人感到擔憂,也讓整個房地產市場感到了寒意。恆大地產作為曾經的房地產巨頭,在擴張過程中,過度依賴高槓桿和大規模融資,導致資金鍊條緊張,最終陷入了困境。

中共證監會對恆大地產三項處罰定性未涉及刑事

5月31日,中共證監會發文,對恆大地產債券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案作出處罰決定。

對恆大地產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罰款41.75億元,對恆大地產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許家印處以頂格罰款4700萬元並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通過證監會5月21日發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來看,恆大地產存在三項違法事實:

一、恆大地產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恆大地產通過提前確認收入方式實施財務造假,2019年虛增收入2,139.8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0.14%,對應虛增成本1,732.67億元,虛增利潤407.22億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63.31%;2020年虛增收入3,501.5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8.54%,對應虛增成本2,988.68億元,虛增利潤512.89億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86.88%。

二、恆大地產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存在欺詐發行。

恆大地產2020年5月26日發行20恆大02債券,發行規模40億元;2020年6月5日發行20恆大03債券,發行規模25億元;2020年9月23日發行20恆大04債券,發行規模40億元;2020年10月19日發行20恆大05債券,發行規模21億元;2021年4月27日發行21恆大01債券,發行規模82億元。

恆大地產在發行上述債券過程中公告的發行文件中分別引用了存在虛假記載的2019年、2020年年度報告的相關數據,存在欺詐發行。

三、恆大地產未按規定披露相關信息。其中包括未按規定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2022年中期報告及2022年年度報告;重大訴訟仲裁、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情況。

上述消息引起網友質疑,自媒體人「宏哥談商論道」表示,從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可以看到,官方只罰恆大地產而非整個恆大集團(恆大集團業務還涉及汽車等),而且只是行政處罰不涉及刑事。

他說,許家印留下162萬套爛尾樓,導致幾百萬人無家可歸。相比之下,對他的罰款是九牛一毛。目前公眾最關心的是對其刑事責任如何追究。證監會並沒有給大眾和受害者滿意的決定。

普華永道深陷恆大造假風波

在這起令市場震驚的欺詐案中,一同陷入「醜聞」的還有一家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

據悉,英國普華永道由會計師事務所Price Waterhouse(普華)及Coopers Lybrand(永道)於1998年7月1日合併而成。在152個國家中設有860多家分公司和辦事處,主要服務包括戰略變革,流程優化和技術解決方案,是發展最快的諮詢公司之一。

自中國恆大2009年上市以來,普華永道就一直擔任其審計機構,二者合作時間長達14年,直至2023年1月才解除合作。在此期間,普華永道為中國恆大出具的都是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由於深陷恆大造假風波,近日普華永道的相關合作方紛紛解約。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6/206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