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中國媒體人考察俄阿爾泰

亞洲的精華在阿爾泰,阿爾泰的精華在俄羅斯段。

很多讀者留言好奇俄羅斯阿爾泰山的景色和風土人情,本文把2018年秋的見聞分享一下。先上公眾號「地球知識局」製作的一個地形圖,這個圖比較全面展示了阿爾泰山在中俄兩國的分佈狀態,俄境內部分遠大於中國境內,並且植被比中國段茂密。本次自駕觀賞的景點主要在阿爾泰共和國境內。

我們的自駕從新西伯利亞開始,不過筆者這次不是從國內過來的,而是從更為偏遠的,接近北極圈的雅庫茨克而來,該城終年嚴寒,以前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最近的城市也有1900公里之遙,可謂世界上最孤獨的地方之一。因此,一到新西伯利亞覺得這裏如此繁華,氣候如此溫暖,宛若從外星球回到人間。

從新西伯利亞向南行駛不久就是鄂畢河,其上游在中國叫額爾齊斯河,河水清澈、河面寬闊,儼然是國際性大河的氣概。俄羅斯境內有很多紀念碑,記錄着邊疆不斷南進的過程,比如鄂畢河旁的這個寫的是1721年,即康熙六十年,這期間正是準噶爾帝國在清朝打擊以及持續的內訌中走向衰落的時候,沙俄帝國開始敢于越過鄂畢河。

新西伯利亞和阿爾泰山脈之間是肥沃的南西伯利亞平原,這裏是西伯利亞地區光熱條件最好的一塊,是俄羅斯的東部糧倉,我們從俄羅斯進口的很多糧食就是這裏生產的。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在阿爾泰邊疆區的比斯克,再次越過鄂畢河,就逐漸進入阿爾泰山區了。比斯克是中西伯利亞地帶的最後一個俄式文明的城市,俄國文化的「強弩之末」,猶如青藏高原上的格爾木。同時,比斯克距離哈薩克斯坦邊境不遠,這裏可以看到很多哈薩克斯坦牌照的汽車,不過這些車大概率是哈薩克斯坦國籍俄羅斯族人的,哈薩克北部人口俄族佔多數,所以,納扎爾巴耶夫力主遷都阿斯塔納,有天子守邊疆的意思,不然哈北部也有可能出現烏克蘭東部四州那種獨立公投的事件。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過了鄂畢河,我們沿着鄂畢河的支流卡屯河而上,沿岸開始看到一些阿爾泰人的村莊,村莊寧靜安詳,下午夕陽西下,炊煙裊裊,村口有很多古老的突厥文化標誌。這些阿爾泰人都是清朝烏梁海二部的後裔,他們在1920年代蘇聯民族識別中,被歸為一個新的民族「阿爾泰人」,現在人口約有7萬多人。還有相當多的烏梁海部落的人不願意接受沙俄統治,大量遷徙到中國統治境內,現在阿勒泰縣、布爾津縣、青河縣、富蘊縣的很多蒙古族人,其實都是阿爾泰烏梁海人的後代。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清朝時期把烏梁海分為三部,分別是阿爾泰烏梁海、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和唐努烏梁海,他們都是蒙古化的突厥人。他們的人種是原始突厥人的樣子,現在中亞和西亞的突厥語民族,其實是講突厥語、被突厥化的原伊朗語或芬蘭-烏拉爾語土著。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而留在本地的突厥人,由於從成吉思汗時代就反覆被蒙古族蹂躪統治,導致這些民族雖然還保持着突厥語,但是在社會組織、習俗、宗教(接受蒙古的喇嘛教,不過保留了濃重的薩滿成分)等各方面都蒙古化了,因此,中國在50年代的民族識別中,把境內殘存的少數阿爾泰烏梁海人和唐努烏梁海人都歸列到蒙古族。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哈屯河水湛藍清澈,與喀納斯湖的水一個顏色,非常漂亮,兩岸高山聳立,松林茂密,不時看到彪悍的駿馬在吃草飲水。古代天山、阿爾泰山一代就是產駿馬的地方,漢武帝為良馬不惜重兵伐大宛,今見阿爾泰駿馬,其容貌偉儀果然原勝蒙古草原馬,更是與中原馬不可同日而語。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傍晚時分,進入阿爾泰共和國首府戈爾諾阿爾泰斯克,進入城市的路口有一個巨大標誌,大致是突厥文明起源紀念碑,每個柱子代表當今的突厥語國家。旁邊又有一個立柱,柱頭是一個草原臥鹿,古代出土的草原青銅器也經常看到這圖案,這種造型一直東傳進入中國北部,先是在鄂爾多斯青銅器上可以看到,最東則至今天赤峰西拉木倫河一帶,是考察歐亞文明交流的一個重要線索。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戈爾諾阿爾泰斯克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它的城裏俄羅斯人和阿爾泰人大致比例相似,不過整個城市呈現阿爾泰文化色彩,這是對主體民族文化的一種承認和尊重,就像呼和浩特雖然漢族為主,但是文化特色上卻是凸顯蒙古文化。城郊有一個喇嘛廟,規模不大,信眾既有俄羅斯白人也有阿爾泰土著。最有趣的是,以前曾經在赤塔的布里亞特人藏傳佛教寺廟裏,看見過領頭誦經的喇嘛是一個俄羅斯人。

在這個寺廟遇見一位在讀大學的女孩,陪同父母來禮佛,她告訴我她的夢想是賺了錢去北京上海旅遊一次。在筆者與當地人接觸中,老年人肯定是心裏只有莫斯科,而這些亞洲族裔的年輕人,在逐步關心中日韓,因為在這裏他們能收到更多文化認同感。疫情前阿爾泰邊疆區的巴爾瑙爾甚至開通了去三亞的直達航班。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阿爾泰博物館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的地方,是全球最好的民族志和考古博物館之一,筆者上文提到阿爾泰山北麓是歐亞草原文明交匯地,所以這一帶考古遺址特豐富。最早期的是白種人遊牧民斯基泰人的考古遺存,最著名的是幾具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屍,以及大量青銅器。到4世紀之後則是各種突厥文明遺存。近古則以中國瓷器、絲織物、家具、官印、藏文佛經等為主,基本系通過清廷賞賜或晉商貿易來的,不過展示的並不多,因為俄羅斯官方一直故意隱晦這裏曾經屬於中國的歷史。在圖瓦共和國、烏蘭烏德、海參崴博物館情形也類似。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阿爾泰共和國的議會叫庫里勒台(Курултай),其實這個名字也非常傳統古老,是蒙古帝國早期貴族議事會議「忽里勒台」的轉譯,大家熟知的是1206年在斡難河畔召開的忽里勒台大會上,推舉鐵木真為大汗,1260年在開平,推舉忽必烈為大汗。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戈爾諾阿爾泰斯克東南走近200公里是捷列茨科耶湖(Телецкое озеро/Lake Teletskoye),也就是清朝文獻或蒙古人所自稱的阿爾泰淖爾,它的面積和深度都遠勝於喀納斯湖。喀納斯湖的面積45平方公里,而捷列茨科耶湖233平方公里;喀納斯湖最大深度188米,而捷列茨科耶湖為325米,系世界最深湖泊之一,有小貝加爾之稱。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臨湖觀極其秀麗開闊的景色,再次讓人感受到如果留在中國境內的話,一定是一個人氣特別高的旅遊目的地。捷列茨科耶湖也是阿爾泰諾爾烏梁海與唐努烏梁海的分水嶺,往東就是唐努烏梁海了。

回到戈爾諾阿爾泰斯克一路向南就進入阿爾泰山最精華的部分了。向南一百公里左右有兩個非常美麗的村鎮舍巴利諾(Шебалино/Shebalino)和翁古達伊(Онгудай/Ongudai),後者大概跟衛拉特蒙古語「洞穴、墓葬」(ongu)有關,內蒙古有很多地名為「翁跟/翁袞」,都是同詞源。翁古達伊是阿爾泰山區最後一個像樣的城鎮,公路便有個很大的餐廳,我們在這裏吃了一頓中秋飯繼續前行,餐廳提供麵條、包子、類似新疆拌菜式的沙拉,典型的東方食品譜系。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越向阿爾泰山腹地前行,風景越壯觀。開始有雪山浮現,並且氣候開始變得乾旱,大概是處於主峰背風坡,大西洋暖濕氣流難以達到。山勢上升開始由大片草原出現,這裏的居民逐漸以哈薩克人為主,村莊規模也越來越小。衛拉特蒙古與當地烏梁海部落持續數百年的戰爭,使得兩敗俱傷,哈薩克人趁機填補了過去衛拉特人和阿爾泰烏梁海人的故地——從蒙古西部,到整個阿爾泰山區,到天山西段。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夜宿小鎮阿克塔什(Акташ/Aktash),第二天一大早前行不久進入Kyzyl Chin(kyzyl即突厥語紅色的意思,新疆也有多處地名為克孜勒)谷地,高大山體呈現紅色,連綿一二十公里,宛如墜入火星地表。照片不用調色修圖,即是可以上旅遊雜誌的大片,比人人都打卡的阿勒泰五彩灘美十倍百倍。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向南走數十公里為俄蒙邊境小鎮Koah Agach(Кош-Агач),不過這裏既沒有俄羅斯人,也沒有蒙古人,主要居民是哈薩克人,鎮子旁邊有很多哈薩克牧民,他們馴養的獵鷹聞名於世界。這是從網絡上找到的一些圖片。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Koah Agach向西有一條路況很不好的公路,深入約兩百多公里為阿爾泰山最高峰Belukha(Белуха)峰,海拔4506米。這一路是阿爾泰山主峰所在,山南即新疆喀納斯地區,一路雪山碧湖讓人,讓人應接不暇,被譽為「亞洲瑞士」,阿爾泰山世界自然遺產的保護區也主要在這裏。鄂畢河也正發源於這些冰川之中。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大開眼界,心情複雜!俄羅斯阿爾泰山區考察記

以上為阿爾泰山俄羅斯段的旅行回顧。筆者去過歐亞非美洲二十餘國,不過覺得自然風景和人文風情最佳的當屬阿爾泰山脈地區,而阿爾泰山的景觀又以俄羅斯境內為最佳。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拿出一周自駕環遊,最佳賞景季節為9月中旬,俄羅斯租車費用比較貴,但是油價便宜,一路下來路費食宿頂多5000元/人,算是一場性價比非常划算的旅行,花了國內游的錢,但是欣賞了世界上最壯觀的景色。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阜成門六號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6/205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