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努力了幾十年,國足終於快打不贏越南了

2013年6月15日,早已確定無緣第二年巴西世界盃的中國男足在合肥與泰國進行了一場友誼賽,結果被以青年隊球員(U23)為主的泰國隊,打了個5比1,這場「恥辱性」的大敗再次惹怒了廣大中國球迷,前國腳范志毅更是在接受採訪時,痛斥中國足球隊「臉都不要了」。

正是在這段著名採訪中,范志毅恨鐵不成鋼的「預言」到,「再下去要輸越南了,泰國隊輸完輸越南,再輸緬甸,接下來沒人輸了。」

范志毅當然不是真在「預言」中國足球有一天會輸給越南,他之所以要拿越南來舉例,無非是因為在中國球迷看來,輸給越南足球隊,對於中國隊來說是一種不可想像的事情,是中國足球不能接受的羞辱。

然而,在剛剛開打的卡塔爾亞洲杯小組賽上,中國隊和越南隊的表現分明是再一次在告訴我們,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足球終於和越南足球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雙方互有勝負已經成為常態。

13號晚,中國隊被初進亞洲杯、世界排名106名的塔吉克斯坦逼平,賽後韓國媒體嘲諷中國國足說,塔吉克斯坦用20次射門羞辱了中國隊,反觀越南,面對如今的亞洲霸主、已經躋身世界勁旅的日本隊,居然在上半場連入兩球一度領先,雖然因為較大的實力差距,最終越南隊還是以2:4落敗,但依然讓日本隊驚出了一身冷汗。

想當年,雖然面對韓國、伊朗這些硬朗的隊伍,中國隊總是顯得有些發怵,但憑藉優異的身體條件,在面對矮小瘦弱的東南亞球隊時,中國球員總是高舉高打,無論是心理上還是技戰術上,都顯得得心應手,取勝猶如探囊取物,可如今,戰勝越南隊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這個結果只能說明兩個結論:

1、越南足球在進步;

2、中國足球在退步。

這一點對手看的很清楚。

早在兩年前,越南前國腳武孟海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就表達了這樣的看法:以前中國隊在我們之上,但近年來中國足球在走下坡路。

我不同意的是,中國足球之是近年來在走下坡路嗎?不,中國足球從來就沒上過坡。

早在十幾年前,我就對中國足球有個診斷,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這個門外漢對這個診斷的信心倒是越來越足了,在說結論之前,我們不妨思考一下下面這些問題:

1、日本和中國幾乎同時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改革,為什麼結果大相逕庭?

2、是戰術打法不適合中國人?好象也換過幾次路線了,歐洲路線還是拉美路線?

3、是足協主席領導的問題?好象也換過不少人,都是庸才?我就不相信中國沒有好的人才。

4、是中國足球體制的問題?我們的足球職業聯賽不夠先進?

5、是沒有跟國際接軌?洋教練也請了不少,偶有曇花一現,水平卻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

改革、體制、人才、交流,中國足球的努力不要太多,努力的方面不可謂不全面,全社會提供的資源和全國人民的關注度,足球始終數一數二。

然而,中國足球的水平似乎從來就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升。

反觀和我們同時開啟改革的日本足球,一榮一衰,可謂鮮明的對比。

日本從1998年開始,連續六屆參加世界盃,且有三次晉級十六強,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世界二流強隊了;相比而言,中國隊只參加了2002年世界盃,在亞洲比賽中更是屢遭慘案,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亞洲二流球隊,如果再輸給越南,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亞洲三流了。

而在中日兩國足球隊直接交鋒中,中國隊自1998年以來,已經長達二十餘年沒有擊敗過日本隊。隨着日本球員不斷登陸歐洲頂級聯賽,紮根社區的業餘聯賽和青訓體系給日本足球源源不斷輸送人才,中日兩國在足球項目上的差距已經越拉越大。

中國足球難道是被下了詛咒?在中國競技體育突飛猛進的今天,為何唯獨中國足球停滯不前,是怎麼也扶不起的阿鬥,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也許答案並不在足球本身。

十幾年前,我就認定中國足球落後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思維方式的落後。

這種思維方式的落後在個人項目上可以通過專業體制和心理輔導、個人奮鬥得以掩蓋,而在集體項目中就暴露無遺,尤其是足球,更加悲催的是,基本沒有好的辦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實質性的改變。

集體類項目的提升,需要仰賴整個國民的理性程度,只有當整體的理性程度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足球競技的水平才會有機會水漲船高,否則都是瞎折騰。

就這一點,我可以再舉個例子——中國男隊為何容易潰敗?

從賽場上觀察,潰敗往往是源於情緒上的急躁和心態的失控,輸了一個球就開始急躁,包括贏球也會表現出急噪而導致技術動作變形、動作粗野,最終心理崩潰,從而大比分潰敗。

人越多這個問題就越嚴重,容易相互指責和埋怨,球隊如一團散沙,往往無法發揮出正常的水準來。

集體中的相互指責和抱怨,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當這種指責和抱怨是常態化的呈現,時常處於失控的狀態,那麼絕大多數情況,都是源於集體成員總體的理性程度不夠和思維方式的落後。

美國球員多有個性,但我們看美國運動員在打集體比賽時,卻異常團結,這種團結並不是虛偽的禮節要求,而是他們知道在場上比賽如果自己做不到團結和目標一致就贏不了比賽,所以需要團結一致,發揮集體配合的力量。

不但是體育比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而我們很多同胞做事情卻是各懷鬼胎,遇事互拖後退是常有的事,這種心態和行為模式要放在體育比賽中,那就是集體性項目的災難。

我們看得到問題,但我們就是解決不了問題,為什麼?因為要解決問題,需要參與其中的每個人的觀念和行為模式的統一。

足球是個大的系統工程,其正常運轉、修正和執行都需要各個環節的人來操作,沒有具備基本理性思維方式的國民基礎,其運轉必定是漏洞百出,在這個過程中必定伴隨着大量的國家資源浪費和投機取巧的個人鑽營,而其體制的漏洞大家看到也不會去補,因為大環境不是個人的力量能夠改變的,沒有人願意去碰這些雷區。

日本人在進行足球改革前考察了所有足球發達國家的足球體制,進行詳盡的分析和比對,並充分考慮日本人的體格、特點和日本的國情,拿出了長達幾十年的足球戰略規劃(據說就這個調查和規劃花的時間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並嚴格實施和執行,直到今天,結果就是日本足球的大幅度提升。

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是因為我們的職業聯賽不先進嗎?是因為我們中國沒有看不到問題的人才嗎?

作為被日本媒體稱為「精通日本足球的中國記者第一人」的應虹霞,研讀了數百萬資料,熬過了500個日夜,最終寫就了30多萬字的《日本足球的明治維新》,把日本足球崛起的全過程仔細的梳理了出來。

據應虹霞說,「當時中國足協頗為興致勃勃地團購了一批(數目不詳),指示各地足協展開學習。剛剛調離中國足協副主席崗的薛立女士閱罷此書,感慨一個孤立於體制外、林林總總國家級研究機構之外的女記者,卻做了相關人士想做,卻沒能做到的事。」

然而,後來呢?就沒有後來了。

我從來不相信中國沒人才,沒人知道做戰略規劃的重要性,沒有人知道中國足球體制的漏洞所在,但這麼多年的努力,為什麼依然無法撼動中國足球的根基?

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生活在空氣中,其行為是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的,看到問題不意味着個人的力量能解決問題,人民有人民的想法,領導有領導的打算,規劃書拿出來給人民看看、給領導看看,順帶再和自己的事業前途、老婆孩子的生活費結合下,出來的規劃和體制就只能是不倫不類了。

同樣的道理,在整個足球體制的建立和運行過程中,都是受各種客觀因素影響和制約的,你制約我、我制約你,而這中間大多數人都是感性思維方式,導致理性的方式總是不能體現,你能奢望一大堆感性思維的人相互制約的運動結果,還能是你當初預想的那樣嗎?

所以,我對中國男足的成績一直都抱有平常心,即不會奢望,也不會氣惱,因為我堅信,中國足球騰飛的那一天,就是中國人的理性程度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刻。

在這一刻到來之前,所有折騰,都不過是瞎折騰。

對於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而言,我們給足球創造的外部條件不會差於這個星球上的任何一個國家,當我們在創造了所有的外部條件,卻依然不能取得成功的時候,就要想想,問題也許並非源於外部,而是我們的腦子可能需要升級。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北游獨立評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16/200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