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要爭取第四任期 對賴清德不敢太過火

台灣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贏得2024台灣總統大選,抗中立場鮮明的民進黨繼續執政。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在5月20日賴清德正式就職總統前,勢必會延續甚至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威嚇與經濟脅迫,不過北京也要顧及正在回穩中的美中關係,對台灣施壓力道應不致於做得太過火。

台灣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贏得2024台灣總統大選,抗中立場鮮明的民進黨繼續執政。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在5月20日賴清德正式就職總統前,勢必會延續甚至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威嚇與經濟脅迫,不過北京也要顧及正在回穩中的美中關係,對台灣施壓力道應不致於做得太過火。

曾經自詡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雖然在競選過程中刻意淡化其台獨色彩,並且一再強調會維持現狀、繼續蔡英文路線,但是北京顯然並不滿意。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同樣被中共列為「頑固台獨分子」,「賴蕭配」的組合被北京稱為「獨」上加「獨」,「毒害台海和平穩定」。

在這屆的台灣大選,賴清德的民調大多時間保持穩定領先,這讓北京大感不快,因此一再向台灣人民喊話這是一場「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企圖以操弄戰爭恐懼的方式改變台灣選民的投票意向。

位於台南的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認為,除了常態化的中共軍機、軍艦穿越台海中線,空飄氣球穿越台灣本島,這些灰色地帶戰術的頻率會增加之外,中共航空母艦「遼寧艦」、「山東艦」可能也會分別繞行台灣海峽與台灣東部的西太平洋,以包圍之勢對台示威。

台國安官員:入春後中共恐加大對台軍事壓力

台灣一名國安官員1月11日在一場簡報會上表示,中共一定會針對賴清德進行施壓,確保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不會脫序,而且是中共可以接受的內容。

該名國安官員分析,從客觀條件來看,台灣海峽冬季海象惡劣,中共不至於在大選後立即對台灣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施壓,但是等到入春之後海象改善,約莫三月份,可能就會展開軍事行動。不過他又補充說,美中好不容易恢復了軍事對話,中共也不想把氣氛給搞壞,因此,可以想見對台灣的軍事施壓力道會有所節制。

位於高雄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陳至潔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表示,美國應該會與中共就賴清德就職前的情況進行討論,並要求中共不要針對台灣做出太過火的軍事動作。

陳至潔說:「在接下來這三個多月的(台灣)政權移轉期,美國一定會出手,希望中共不要把這個兩岸的緊張氣氛再度升高。因為它(中共)的經濟還是狀況還是很不好,所以它需要一個穩定的美中關係,所以我想它會多少會看美國的這個面子上面,看在美國的要求上面,它會做一點人情給美國。」

位於台北的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則認為,從大選後到賴清德就職前,中共不論對台灣祭出什麼軍事手段,依舊僅止於象徵性動作,這也是中共必須表達的態度與立場。北京要告訴台灣老百姓以及國際社會,即使選出了一個「務實台獨工作者」,中共依然不會放棄追求統一台灣的目標。

賴清德在選前召開的國際記者會上表示,自己若能當選,有助於印太創造新局面,也能讓中共有機會檢討對台政策。如果是在野黨在中共威脅介入下當選,中共就不可能改變對台或印太政策。

2016年民進黨政府取得政權,中共對台灣改採強硬立場,在軍事、經濟、外交上逐步施壓,但是依舊沒有能夠阻止民進黨邁向台灣總統直選以來史無前例的三連任。

陳世民說:「那當然他(賴清德)是打破了我們台灣的政治慣例,等於說是連續第三個任期,那這你當然可以說是中共對台政策的失敗。簡單講就是過去那種(對台灣)加大的一個軍事壓力,並沒有產生北京想要得到的一個成果嘛。」

陳世民指出,中共對台政策失敗是不爭的事實,可是要期盼北京放下身段做出改變,這樣的機會恐怕也不大。他認為,2027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要爭取第四任期,在當前中共經濟不見好轉、社會問題叢生的背景下,要能維持習政權正當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訴諸民族主義,而對台灣的強硬手段就是最好的催化劑。

台學者:處理好《台獨黨綱》有益兩岸關係

在中共不太可能對台灣主動示好的情況下,有學者建議賴清德可以藉由凍結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主動向中共遞出橄欖枝。

美國《外交事務》期刊11月底刊載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康奈爾大學政治學教授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和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的聯名文章。三人呼籲賴清德若當選台灣總統,應該考慮重新審視2014年提出的凍結台獨黨綱提案,為其維持現狀的承諾賦予更多分量和可信度。

台灣學者王宏仁認為,從這三名美國「中共通」聯名撰文的脈絡來看,美方應該是有透過不同管道要賴清德和民進黨處理《台獨黨綱》的問題。一旦處理得好,不僅兩岸關係有望緩和,對美中關係也好。

王宏仁向美國之音表示:「我覺得應該要處理(台獨黨綱),他(賴清德)的幕僚也應該要建議他,要往這個方向走,否則會很難看。難看是說你(賴清德)對美國無法交代,另外一個是你對中共的這個部分,你很容易會被繼續牽制。」

不過王宏仁也坦言,綜觀賴清德過去從政的歷程,他有其堅持與信仰,再加上民進黨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可能的反彈,身邊的人恐怕得花上九牛二虎之力才有可能說動賴清德處理《台獨黨綱》。

台大副教授陳世民則認為,葛來儀等三人的文章刊出後,賴清德和民進黨都對《台獨黨綱》的問題進行冷處理。既然今天賴清德選上了,那麼他當然會覺得擱置這個問題是台灣社會可以接受的,甚至美方也能接受,就更不可能去處理《台獨黨綱》。

其實不只是中共對賴清德有疑慮,從賴清德確定被民進黨提名參選總統那刻起,華府同時也流傳着所謂的「疑賴論」。

陳至潔說,美國應該還是會持續觀察賴清德,尤其是在國家安全的政策,不過賴清德的副手蕭美琴曾擔任過台灣駐美代表,是美國所熟悉的人,這一點至少可以讓美國放心不少。

賴清德雖然當選了總統,可是得票率並未超過五成,而且民進黨立委選情不佳,沒有辦法在國會單獨過半,這對於賴清德未來施政也將造成考驗。

民進黨國會未過半中共加劇操弄朝野對抗

台灣國安官員在選前的簡報會上指出,新一屆的立委在二月上任,在5月20日之前,蔡英文政府就要先面對新國會,北京也勢必會延續現在的做法,加劇台灣朝野之間的對立,立法院就是最好發揮的舞台。

他說,中共是聚焦操作台灣國內議題矛盾,讓蔡英文政府和接下來的賴清德政府都會面臨到國內激烈衝突的環境。北京也會持續邀訪他們所偏好的台灣政治人物,再伴隨經濟脅迫增加,擴大台灣工商團體的不安與不滿。

王宏仁則認為,其實民進黨在2000年到2008年就經歷過朝小野大的政局,並不是沒有所謂「跛腳執政」的經驗。執政黨可以理解在野黨有「作秀」的需求,適度給予一點讓步,也有助於促進朝野和諧。

王宏仁表示,民進黨政府未來在一些法案上的推行速度或許會比較慢,比如在能源政策上,藍白都不排除核電。但是攸關國家安全的部分,像是國民黨和民眾黨在選前就承諾會加強對美軍購,甚至也同意國防預算要提升到GDP的3%,到時候應沒有阻擋的道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14/200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