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邊玲玲:平安夜的沈思

作者:

年年聖誕,今又聖誕。

每當歲末,十一月進入十二月份的光景,悉尼的春天,便開始換季了。

藍楹楹的紫槐花、紫藤花渲染成藍紫色的廣場,街道,庭院,山丘,海灘……,靜謐的藍色漸退,變換成了松樹間的彩燈,唱詩班的合聲,家庭團聚,禮品採購,相互問候,氣氛繁忙中,是精神信仰的,也是人間世俗的,聖誕節的景象。

南半球的平安夜正當夏日。人們不去追究,悉尼並無冰雪,那位白鬍子老頭是怎麼乘着雪橇駕着馴鹿,從北極出發,越過赤道南太平洋,送禮物過來的呢?

最快樂的就是孩子們。最認真過節的,也是孩子們。

************************************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小外孫女,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小姑娘,滿臉嚴肅地來告狀,說他的哥哥是個壞孩子:哥哥說根本就沒有聖誕老人,都是大人們編出來,哄小孩子的童話。

該如何回答她呢?看着她渴望的童真的眼神,不難知道,她等待着怎樣的答覆,她希望他的哥哥說的是謊話。

他們,出生在這裏孩子們,從小就薰陶在一個童話世界裏,不僅有聖誕節,還有復活節,感恩節,萬聖節,許多的公共假日,紀念日,都含有特殊的意義,都有着各自的故事,都與宗教歷史文化傳統有關聯。伴隨他們長大的那些時刻,是幸福難忘的:

剛剛蹣跚學步,他們提着小籃子,在草坪上,花叢間,在犄角旮旯他們認為藏着神秘夢想的地方,尋找巧克力彩蛋;每發現一顆,他們小臉上的表情,驚異激動神往,不亞於NASA的大人們,以為自己發現了UFO和外星生命;平安夜之後一大早,他們衝出臥室,奔向聖誕樹下,分享着來自北極的祝福和關愛,還抱怨自己貪睡,在這麼一年一度不尋常的夜裏,與聖誕老爺爺失之交臂……當然,期盼着下一個聖誕節。

可是,我們這些來自東方大國的大人們,我們,是聽着謊言長大的。老一輩不說實話,或不敢說實話,他們說:你們是祖國的花朵。他們說教的主義里,那些烏托邦的神話里,那些用近乎愚昧的忠誠,迷信着的絕對真理里,掩藏着流血的事實,使我們一代人甚至幾代人,蹉跎晚熟,不會用腦子思考,許多人至今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而我們,之所以奔向新大陸,不就是為了我們的後代,不再像我們。願他們比我們幸運。願他們生活的真實。願他們能,生而享有一種自由:不輕信說教,不迷信權威和現成的理論,在自己的頭腦里多畫些問號,才有求真的動力,去尋找破解未知世界的密碼。

所以身為家長,我們回答小姑娘:哥哥沒有撒謊,聖誕老人是大人們裝扮的,為了使你們快樂。

她先是驚愕,然後失聲地哭了起來。童心的幻滅啊。

可是小哥哥,一個剛從學前班畢業的男孩兒,又是怎麼知道聖誕夜的真相的呢?

十分簡單。他說:我半夜醒來撒尿,看見樓下有燈光,以為是聖誕老人來了,躲在暗處一看,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是的,就在那一時刻,悉尼及地球上許許多多的家庭的家長們,大人們,都在忙碌着一件事:佈置一個聖誕老人拜訪過的現場。把禮品用彩紙包好,放在聖誕樹下,上面寫上小孩子的名字,落款處別忘了寫上聖誕老人的名字Santa Clause。還把餐桌弄的點心飲料殘杯狼藉的,像是真的有客人來過似的。

為了圓孩子們的童話夢想,大人們煞費了苦心。

妹妹傷心地哭過之後,她不再提起真假聖誕老人的事情,每個聖誕節的過法一如往年。哥哥和妹妹都快快樂樂地相信,他們得到的和他們送出去的問候與關愛,都是真實的。

************************************

而生活在成年人世界的我,三年前,過了這樣一個聖誕:

正是武漢封城的第一個新冠疫情年,通過微信,我向隔洋相望的大陸,送去了真誠的問候與祝福。一個從小的玩伴,同學,摯友,閨蜜,她回了我一句話:今年不過聖誕節。還發來了兩張電腦圖片,都是被關在牢房裏的聖誕老人。一張是老人家仰臥在囚床上,眼望天棚。一張是他隔着監牢的鐵柵欄,向外張望。

我感到了被冒犯,拉黑了幾乎維持了一生的友誼。近些年來,這樣的相互拉黑,反目,撕裂,退群,背叛,斷交……發生在故國故土故鄉故人的,形形色色的圈子裏,比比皆是。隔開彼此的是南太平洋?是赤道?是英語?是吃餃子還是吃熱狗?都不是。是思考問題的角度方法。是思想。

既然是思想,那麼,你對孩子們直言聖誕老人是虛構的,又容不得別人詆毀他,你是怎麼想的呢?你是基督徒?還是不是?

在平安夜裏靜靜沉思,審視人類歷史,思想史,宗教史,社會發展史……,也同時是在審視自己。經歷了那樣的年代:一個歐洲中世紀政教合一,在東方大國的現代翻版。一個領袖,一個思想,一個教派,絕對真理,對不同的聲音,比釘十字架,比宗教裁判所,火刑柱,還要冷酷無情。割張志新喉管的事件,就發生在我的故鄉瀋陽

還敢再信仰嗎?……也許因此,我發現了我由衷的信仰,我是基督徒。

************************************

耶穌基督,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位,創世紀的宗教改革家。

舊約時代的迦南,也許真的流着奶和蜜,僅從回歸應許之地的百姓們,有鐵匠,木匠,漁夫,農夫,生意人,手藝人……他們有結社的自由,有閒暇的時光,有餘裕有精力有興致聚在一起,談論生命的本質,生死的意義,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這些哲學問題,便可推測一斑。據說那時聚會辯論演說,在民間蔚成風氣,可見那時候,橄欖樹,石榴園,葡萄園,魚蝦肥美,水草豐盛,民眾的生活還是不錯的。大批的遊牧部落遷徙而來,植被草場沙漠化,那是之後若干年的事情了。

在演說者中,一個青年脫穎而出。他出生在馬廄里,卻心憂天下,他沒用一兵一卒,僅是一顆愛心,便征服了迦南和全世界。他用兩條腿遊走四方,去宣講着他的理念,跟隨他的除了他的學生弟子,只有一頭小毛驢。他的理念就是:博愛。他用行動告訴世人,那些乞丐、流浪漢、麻風病人、殘疾人、妓女、性出軌者……都不該受到歧視。他邀請他們一起進餐。

他的兩千多年前就具有的現代思維,批判意識,觸怒了當時猶太教的祭祀們長老們:這個木匠的兒子,挑戰了他們尊貴的地位和教規。借羅馬人之手,他們殺死了耶穌。他的信徒們,為躲避宗教迫害,在之後的兩千多年裏,走遍世界和平傳教。如今基督徒,是世界上擁有信徒數量最多的群體。新約,講的就是耶穌及其門徒們傳教的歷史故事。公元,以耶穌誕辰起始,開始了不僅是基督教的,也是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如今這個紀年法,可是全世界各國都認可通用的公曆。

************************************

第二個宗教改革家,授之無愧的應該是馬丁.路德。

在中世紀末期的十六世紀初,德國一個普普通通的神職人員,竟敢把大字報貼在教會的大門上,揭露羅馬天主教庭的腐敗,那些蠱惑信眾的騙局,靠販賣「贖罪卷」斂財。他認為在上帝和《聖經》面前,他和教皇是平等的,而且人人平等,如同當年獻身於耶路撒冷橄欖山上的耶穌。之後的文藝復興,狂飆運動,思想啟蒙運動,百科全書派,自由平等博愛……以及新教徒的五月花號,美利堅的獨立宣言,人權宣言,都可以在那裏,找到源頭。

所謂新教,是針對舊教而言的。創新精神的路德,他首先就把自己解放了。他和一位他的支持者,靈魂知音soulmate,也是一位修女,公開同居在一起,還生了許多孩子。一個教士一個修女,那可是大逆不道的。而他稱讚他的妻子:她是上帝賜給我的天使。

基督徒們歷經數百年的逃亡,冒死傳教,數量和影響力不減反增,這一史實,也讓一些野心家們受到了啟發,看到了精神信仰的力量,可以拿過來,為自己所利用。我不認為他們是基督徒。他們對耶穌信仰的精髓,不着要領,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

第一個重要的人物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

耶穌死後的第三百多年,他的一紙《米蘭詔書》為地下傳教的基督徒們平反昭雪,把基督教確立為羅馬帝國國教。宣稱自己是基督徒的君士坦丁大帝,從此就被稱為聖·君士坦丁。黨政軍合一的中世紀,天主教東正教,尤其是在梵蒂岡主教大人的府邸,你除了可以欣賞到,歐洲古典建築、古典藝術的恢宏壯美,你還能找到中東加利利那位步行傳教的年輕人耶穌的影子嗎?

皇冠權杖長袍,還有宮廷衛隊馬蹄刺刀之下,是扼殺人性的一千年的黑暗。對那段歷史,最天才的描述,當屬雨果的《巴黎聖母院》。

************************************

耶穌死後的第五百多年,一位富有的阿拉伯商人穆罕默德,被基督徒的精神震撼。他幾乎原封不動地轉述了《聖經》故事,改動的是些人名,如亞當為阿丹,諾亞為奴哈,亞伯拉罕為易卜拉辛,摩西為穆薩,耶穌為爾撒……,受此靈感啟發,他完成了一本新經《古蘭經》。古時候雖沒有版權一說,但依然紛爭四起,官司不斷,因為他改變的是耶穌信仰的精髓,他主張「槍桿子裏面出政權」。宗教學說,是一種精神信仰,一但和權勢財富「打天下」掛鈎,它就庸俗化了,利益集團化了。他認定自己是先知,而且是伊斯蘭教五個先知里的最後一個,就是說是頂峰,絕對權威,後無來者,最最偉大的,這些提法我們都很熟悉。他被稱為穆聖,同時組建一支軍隊用以傳教,自己為統帥總司令。他的《聖訓》對兩種人開殺戒:異教徒和自己教派內部的持不同意見者。這種「集中精力辦大事」的確是有效率的,他的聖戰,迅速地征服了阿拉伯半島,繼而耶路撒冷和世界各地。

穆罕默德的事業始於麥加。封麥加為聖城,合情合理。若耶路撒冷也為聖城,這下麻煩可就大了。猶太人被逼流亡後,聖殿山上建起了清真寺,這已寫進了歷史,神和人都難以裁決。十字軍東征就打了二百多年不止。

************************************

如何保護好這座古城古蹟古故事,這是對現代人類智慧的考驗。

我想人類進化到如今,應該能找到一種辦法,成立一個機構,管理好屬於全人類的文化歷史遺產的耶路撒冷城。但是它的人員組成,一定是要受過良好教育的,現代的,文明的,有理性的,有科學文化知識的,對的,不是哈馬斯之類的。

據說「以色列人」這一詞組,希伯萊語的意思是:河那邊來的人。河即美索不達米亞的兩河流域。那麼猶太人阿拉伯人,豈不是同祖同宗的兄弟?若人類祖先,都是從非洲或哪個地方走出來的,那麼全人類都是兄弟。可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在耶穌的信仰里,的確具有這種情懷。也有一說,根據聖經故事:在聖誕夜裏,來自東方的幾位智者,由星星的指引,在伯利恆的馬廄里,找到了新生兒耶穌。以此推測,耶穌曾受過佛教思想的啟蒙,這是很有可能的。高尚的人格如大海,海納百川。

************************************

我依然相信:大江大河不會倒流。伊斯蘭教的希望之路當然有:必須宗教改革。穆斯林世界應該湧現自己的,二十一世紀的馬丁•路德。

上個世紀歐亞大陸銜接地帶的土耳其,出現了一個傑出人物:凱末爾。

而阿拉伯文化給予我的好感,來自一位女性,《一千零一夜》裏,勇敢聰明美麗的山魯佐德。傳說中的國王有一個惡癖,一夜換一個女人,然後殺掉。輪到山魯佐德了,她施展了她的才華,編故事講故事,國王一夜聽不夠,就讓她講下去,到了第一千零一夜,國王被感化了,人性復歸了,宣佈給她和其他姐妹們自由。有文學史家分析,這個阿拉伯民間故事,傳到了西方之後,被加進了西方元素,才是現在的樣子。這不是很好嗎?這不就改革了,進步了,融入世界了嗎?她不僅成了世界文學的瑰寶,還被改編成電影,戲劇,芭蕾舞,交響樂,連環畫……。

穆斯林社會問題更多一些。一些極端的派別,女孩子不許上學念書;女人連如何戴頭巾的自由都沒有;一夫多妻,家暴成風,女人離婚不受法律保護。

我曾遊歷中國西北各省,親眼所見當地的婦女肢體殘疾,竟是被自己男人打的,她們對我說:我們這裏許多女人受不了了,就自殺了。

那裏是中國女性自殺率最高的地區。我也曾氣憤不過,當面質問那些做丈夫的:以後不許你再打她,知道嗎?你這是犯法行為。

那老農木訥着說:日子不好過,苦了累了就拿她出氣,過後也是後悔着吶……。

更有甚者,一些區域的穆斯林姐妹,被仇恨所煽動,成為自殺式恐怖襲擊的人肉炸彈。伊斯蘭國isis也曾揚言:我們的武器就是女人的子宮。就是說,利用高生育率控制選票,那將是一出,現代版的特洛伊的木馬。

在穆斯林世界,目前最有影響力的改革者也是女性,而且是一批人,她們的勇氣智慧,和對人類社會進步做出的貢獻,大大超越了山魯佐德。這是時代進步的標誌。巴基斯坦小姑娘馬拉拉Malala,為了能上學念書,面對塔利班不退縮,頭上還挨了一槍。十七歲時,她成為了諾貝爾和平獎年齡最小的得主。今年的和平獎得主又是一位阿拉伯女性,伊朗的維權人士,女記者納爾濟斯•穆罕默迪。她為正義發聲,多次入獄,至今仍被關在監獄裏。

************************************

平安夜裏,靜思默想。社區的教堂里,燈火通明,人們正在忙碌着,為沒有家人陪伴過節的孤獨者,準備一席免費的節日大餐。是不是基督徒都受邀請歡迎參加。

我是不是基督徒呢?在一件事情上,我始終規避着,那就是:要不要受洗。

精神信仰,可以引領人們的世俗生活和社會活動。但拘泥細節,禮儀,儀式,形式,就像宣誓「絕對忠誠」一樣,讓我有種受束縛的不適感。

所以,準確地說,我是民間的基督徒,不是教會的基督徒。

耶穌的一句名言,我一直未能理解:愛你的敵人吧。他打你的右臉,你把左臉給他打。

我想,我做不到。

美國大片《血戰鋼鋸嶺》感動得我淚流不止,但是,像那個大兵一樣地恪守信條,哪怕是耶穌說的,我也做不到。

我請教過一位向我佈道的教會工作人員:希特拉這樣的人,怎麼去愛?

她說:希特拉不是人,是魔鬼。

這就涉及到了人性「善」「惡」的問題。對「人類」「人性」怎麼去定義理解,一但彼此概念不同,論述交流就變得混亂難解溝通困難了。

人性的本質,不都是聖誕老人。有時候惡,更顯得強大而有效率。慈悲,善良,教養,民意,民主,選票,反而成了可被利用,易受攻擊傷害的軟肋!

如今在世界各地,恐怖的陰影並沒完全散去。在平安夜裏,如何提防着十月七日的恐怖事件不再發生,仍是大問題。

劉曉波先生為什麼也說「我沒有敵人」呢?

哲學難道是玄學?

就這樣吧,做一個真誠的,民間的,我行我素的基督徒吧。

************************************

孩子們一如往年快快樂樂地過節。他們都已是精英中學的學生了。

小外孫女也許福爾摩斯看多了,她宣稱,長大了要當偵探。也許是告別了聖誕老人之後,她長大了成熟了,考慮過了,如何在真實的世界裏,做一個主持公道的人。

外孫個子比我都高了。他的歷史課論文獲得全年級金獎,他的題目是關於上個世紀的納粹大屠殺。對於哈以衝突,他主張雙方都應該無條件停火。我不和他爭,只微笑地看着他,我理解,我也年青過,單純幼稚過。

他的名字Joshua,即中文約書亞。這得誇獎她的母親,我的女兒,這麼會起名字。

這是《聖經》舊約故事裏,一個英雄少年的名字。摩西死後,他接替了先人未竟的事業,帶領以色列人,歷經千難萬險,穿越西奈半島的荒野,回到自己理想的家園。

邊玲玲於悉尼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7/199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