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微博前台將實名?——勞東燕:茲事體大,不宜貿然推出

作者:

勞東燕,清華大學法學教授,本文整理自勞東燕教授新浪微博。

近日,網傳消息稱,超過一定粉絲數的微博大V將實行前台實名制,即在微博首頁展示其姓名、職業信息。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

「全網自媒體要實施前台實名制了,大V的真實姓名要在一級頁前端展示。」10月13日,微博財經大V洪榕發帖稱,超過一定粉絲數量的自媒體賬號,要在賬號前台展示真實姓名。

微博博主發佈相關消息

次日,洪榕補充道:「10月底之前,100萬粉絲的自媒體賬號前台展示真實姓名;12月份,50萬粉的自媒體賬號前台展示真實姓名;10萬粉的自媒體賬號,在後台完成身份證實名認證,且在前台展示職業信息。」

針對此事,10月16日,大V「來去之間」,即新浪微博CEO王高飛回復網友留言時表示,網傳消息有誤,實名針對的是100萬粉絲的自媒體賬號,未來最多降到50萬粉絲。

微博賬號「來去之間」回復網友

「來去之間」還表示,根據目前的說法,如果有「媒體影響力」,需要實名;如果是普通上網衝浪,還是沿用之前的後台實名。

勞東燕:微博前台是否顯示實名,茲事體大

微博前台是否顯示實名,不是一項孤立的舉措,本質上涉及對網絡空間的治理,茲事體大。所以,有必要做更為周詳的調研,多聽取各方的意見。在決策與推行之前,至少需要認真考量與回答如下問題:

線下社會與網絡空間具有明顯不同的特點,將線下社會以控制為主導的治理方式照搬到網絡空間,是否能夠起到預期的治理效果?尤其是,在實名制的各類風險日益凸顯的當下,對網絡空間的治理是否還要進一步往這個方面推進?

從風險預測與評估的角度來看,前台實名制不僅可能形成定點網暴的現象,還易於造成個人信息的進一步泄露,以及表達真實看法意願的大幅度降低等,在可預期的好處難以絕對地抵銷並超過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的情況下,決策時究竟是採取相對保守的態度還是冒進主義的立場?

是否應當尊重個人在公共領域匿名發言的權利?讓個人越來越多地暴露於公共的關注之下,使其更傾向於從眾而不敢表達內心真實的看法,勢必進一步減損其自主的空間,由此影響個人的創新精神,從長遠來看,這對於社會秩序的合理化建構是否真地有益?

儘管我自己是前台實名,也因此受到一些網暴,我還是認為,無論是立足於網絡空間治理的有效性與合理性,抑或着眼於對人們在公共領域匿名發言的權利的尊重,公共社交平台前台實名的舉措都不宜貿然地推出。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學人Scholar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9/196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