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一改舊日意氣風發!習國慶發言冒出一句話

—習近平國慶示警:前路非一馬平川 分析:中國內外挑戰嚴峻

今年的10月1日是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第三任期的首個國慶節,但他於9月28日的國慶會招待致詞時,卻一改先前的意氣風發,坦言中國「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這反映出習近平已體認識到,他的治理在外交、經濟跟政治等多個領域,已遭遇嚴峻的內外挑戰。

習近平9月28日親自主持中國國慶74周年招待會,一改過中共國家主席只有在「逢五逢十」的擴大慶祝會才發表講話的慣例。而且他在致詞時,除不忘細數中央政府在防疫防災、推動經濟復甦等施政成績外,也坦言中國「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引發國內外媒體關注。

習近平國慶講話坦言面臨風險挑戰

回顧他上任第一年,習近平於2014年的中國國慶65周年招待會上,也曾說過「我們前面的路還很長,不會那樣平坦。」但5年後的2019年,他的國慶講話已不見類似的悲觀表述,而是充滿鼓舞地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要高舉團結的旗幟,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尤其十一當日,他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校閱中國建國70周年的閱兵儀式時,還發下豪語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今昔對照,位於台北的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會主席曾建元認為,習近平今年氣勢偏弱的講稿反映出他在第3任期的第一年,就遭逢「內憂外患」的風險挑戰,包括國內經濟疲軟不振,及俄烏戰事引發西方國家對於獨裁國家陣營和中國威脅的反制。

曾建元告訴美國之音:「習近平這一番說話讓人感到,(他)對於前景有點四顧茫然,(但)他也越來越清楚,現在中國大陸所面對國際的形勢,就是之前他過度政治操作,搞到自己騎虎難下。」

盤點中國內憂外患學者經濟問題最嚴峻

在所有內憂外患中,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經濟復甦乏力是習近平政權眼前最大的難關。尤其9月28日同日,中國房企巨頭恆大集團發佈公告證實,該公司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捕入獄,消息一出,恆大旗下多間子公司股價應聲暴跌,被迫暫時停牌。

資料圖-北京街頭張貼的一條宣傳習近平新時代的標語。(2019年9月27日)

台灣非營利組織「華人民主協會」理事長曾建元(照片提供:曾建元)

據美媒《華爾街日報》9月29日報道,在中國監管機構介入之下,恆大恐面臨遭拆分或清算的命運,這對其他處在破產邊緣的房企和中國房市來說,都是「不祥之兆」,因為房地產業占中國經濟比重高達四分之一。

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無法達到預設的5%年度目標恐已是市場的共識。日本投行野村控股9月28日雖微幅將今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測由4.6%上調至4.8%,但2024年的增長預測仍維持在低檔的3.9%,野村認為,在樓市持續惡化、出口疲軟及民企信心減弱等衝擊下,中國經濟在未來數月將持續低迷、甚至惡化。

據台灣《中央社》9月13日的統計,至少76位國際財經專家和6家跨國投資機構的看法一致: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將低於預期。

戰狼外交重創中國國際聲望

位於台北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照片提供:張宏林)

位於台北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長期關注中國政治與公民參政議題。他表示,自1989年「六四」以來,多數中國民眾拱手讓出言論和參政自由權,以不挑戰中共的統治正當性,來換取經濟發展的回報。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中國人多年來過上了跟西方人一樣的好日子,有房、有車,還可以出國旅遊,但在近幾年經濟疲軟和「錢變少」的窘境下,習近平竟變本加厲緊縮社會管控,這恐迫使中國民眾反思,在失去經濟糖果的誘因後,是否該挺身找回應有的政治參與和民主言論權,甚至挑戰習近平的治理正當性。

張宏林說,對於中國內部的抗爭,中共或可采數字極權工具等科技、高壓手段壓制,但這種脅迫手段搬到外交場合,往往適得其反,無論是咄咄逼人的戰狼外交,還是各式文化及政治的軟實力滲透,都讓民主國家的選民對中國更反感,反而投票支持對中國強硬的候選人或政黨。

張宏林告訴美國之音:「重要的關鍵是,中共無法理解民主政治的樣態,戰狼的外交手段基本上惹怒了(各國的)平民百姓,(他們)會決定選票的走向,這會決定他們(支持)政治人物、各政黨未來的走向,這個是定錨,不會改變。」

對於習近平所面臨的內外挑戰,位於台灣新北市的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也說,從習近平7月24日親自主持聚焦當前經濟情勢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來看,他顯然視經濟問題為重中之重,但即將登場的三中全會將是另一個觀察重點。

台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張五嶽提供)

張五嶽表示,中共歷屆「三中」原聚焦經濟議題,直到習近平任內,才有所調整,尤其他在「二十大」工作報告中多達91次提及「安全」,被外界解讀為,他將不再高舉經濟建設、改革開放的旗幟。但習近平若於10-11月召開的三中全會,恢復慣例討論經濟議題,這或代表他仍力圖穩住中國經濟。

美中交鋒習近平恐如履薄冰

此外,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0月召開,這是習近平高度重視的「主場外交」,緊接着今年的APEC峰會11月中旬將於美國召開,並可望迎來美中兩國元首的拜習會,張五嶽認為,這是近期觀察中國經濟與外交發展的兩大看點。

張五嶽告訴美國之音:「未來11月份的APEC會議,習近平如果參加,不僅是APEC會議,我相信,他也希望能夠進行國是會議層級的赴美訪問,主要看(美國總統)拜登跟習近平之間,美中大國的博弈。」

張五嶽分析,隨着美國明年進入總統大選年,美中議題勢必再成為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攻防焦點,因此,習近平應會小心處理美中關係。他說,從雙方近期互動來看,「鬥而不破」未來仍將是美中博弈的基調。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01/1960314.html